張梅
自學生進行線上學習以來,我校數學課題組也積極參與到網絡教學中來。經過與學生共同學習,我校課題組對于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線上學習教學的有效性也進行了思考和總結,作為老師我們深知線上教學和課堂教學的區別,為了讓學生們能更好地掌握此部分知識,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借用“小管家”加強作業管理
線上學習后,師生無法做到真實的面對面,布置數學作業、收發作業、批改作業和反饋作業都無法像課堂教學那么便利,找到一個合適的作業管理方法就十分重要。經過嘗試,我們選用了“班級小管家”這個小程序,它是一款集文字、圖片、視頻等于一體的能比較系統地管理作業的小程序,借用它老師能布置形式多樣的“圖形與幾何”的作業,同時使得學生上交的作業反饋形式也十分豐富。學生提交作業后,教師批改完小管家也會通知學生和家長,這樣作業能及時訂正。學生不僅能看到老師上傳的正確答案解析和視頻講解,還能瀏覽其他同學的作業情況,找到彼此的差距。
書面作業的批改能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當天作業的完成情況和書本知識的真實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便于老師課后補充講解和一對一點評輔導,班級小管家無疑給老師帶來了福音。其中的涂鴉功能也便于老師批改。還能個別點評,同時可以給學生的作業點贊和獎勵,小紅花能讓完成較好的同學及時得到鼓勵完成的不夠好的同學得到及時的輔導和點撥。
二、通過“班級群”,加強溝通
有了小管家并不意味著解決了一切學習的問題,畢竟要使用小管家要間接啟動程序。對于家長和學生而言,還是更習慣在班級群中收看重要的消息,所以對于全班性的數學方面的通知,還得輔以班級群來管理,每當在小管家中布置完數學作業,老師便分享到班級群,家長和學生能便捷的獲取作業信息,有時候對于“圖形與幾何”中一個重要的知識點,老師發現小管家中觀看的人減少,而且知識點學生還沒有掌握好時,就會通過發送知識點微視頻到班級群中,以便家長和孩子都能看到。老師還可以將上交作業情況、作業完成好壞情況通過海報的形式,或者@全班或部分家長的形式,表揚和鼓勵完成得較好的同學,督促對應家長監管好未完成作業的孩子。學生遇到難題時,還可以打視頻電話請教老師,做到知識點堂堂清。
三、巧用“短視頻”突破重難點
贛教云線上教學的數學專家老師們對“圖形與幾何”內容講解得非常精彩、清晰易懂,但是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這部分抽象的知識還是需要更多地時間來慢慢消化和理解,所以聽課后有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還需要再次鞏固。這時我們課題組的老師們利用課本配套Flash動畫,通過“抖音”搜索一些補充資源,通過找尋資料書上的好題,出示二維碼讓學生“掃碼看視頻”,以及根據本班學生情況錄制“微視頻”等短視頻發送到班級小管家或班級群中,給學生們以補充講解。生動有趣的短視頻,學生們可以反復觀看和思考,以此來幫助在“圖形與幾何”部分學生鞏固重點、突破難點。
四、借助“家訪”,加強指導
線上學習期間,師生不能像學校課堂教學那樣天天面對面交流,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對“圖形與幾何”知識的掌握情況,進一步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我校課題組利用線下“家訪”,走近學生的身邊,對他們進行了“圖形與幾何”知識線上學習的個別督促和個別指導。
五、利用“集體備課”查漏補缺
學校可以有效地利用集體備課教研活動,各輔區各科任老師聚集在一起,利用集體的智慧,對本學期教學內容進行單元分析,對線上教學已授知識進行回顧,對接下來的課堂教學知識進行預設,為接下來課堂教學與以往線上教學做好有效銜接。我們課題組也以此為契機,利用全鎮的資源分享,對“圖形與幾何”的教學工作作了一次深入地分析和整理。
線上教學與課堂教學有聯系,更有區別,老師要充分利用線上學習的教學資源,采取多種手段和教學策略,由此幫助學生形成和發展空間觀念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麗麗.建構有形探究有聲——圖形與幾何教學策略建議[J].小學數學參考.2019
[2]鐘明揚.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研究[J].數學大世界.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