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盛喆
摘要:財務內部控制作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證了各項資產的有效使用和事業單位職能的正常發揮。本文首先概述了內控制度相關理論,并分析了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最后對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改進提出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問題;對策
事業單位是指不以盈利為目的,帶有社會性和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于政府機構。按照國家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的程度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作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證了各項資產的有效使用和事業單位職能的正常發揮。因此,事業單位需要結合其公益性的特征,找出適合單位自身的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把合理保證作為所有目標實現的基礎,不斷對制度進行完善,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1.內控制度相關理論概述
1.1內部控制概念
這里所講的內控制度主要是指各級管理部門為了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協調各經濟活動和流程,利用企業內部因分工而產生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對各個流程設定控制點作業,并形成一系列具有方法、措施、制度和程序的職能分管和監督,并予以規范化、系統化,使之成為一個嚴密的、完整的體系。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主要從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兩個方面進行研究設計,對事業單位的資產進行保護。
1.2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特殊性
事業單位體制的特殊性,決定其在接收、使用、管理和處置由財政資金或上級主管部門下撥資金形成的資產時,不僅要遵循一般的資產管理流程,還要嚴格按照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的相關規定進行辦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特殊性。按照相關的流程或規定進行管理都需要制定出一套適合本單位的財務內控制度,在各個作業點進行管理監督,真正做“把權利關進制度的籠子”,“讓權利在陽光下運行”,真正實現內控的目標,提高單位財務內控的水平。
1.3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設計和實施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單位經濟活動的健康發展。首先能夠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對相關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和記錄,可以有效的根據信息進行分析匯總,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加快相關法律制度的落實,國家相繼出臺的一些指導意見和建議,需要各個事業單位對現有的內控制度進行梳理總結,查缺補漏,加快制度的落地實施,保證各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提升;最后能夠提高事業單位的服務質量,對于公益性的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的有效執行,可以減少其運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漏洞,為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保障。
2.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各事業單位的財務內控制度取得了一些長足的進步,逐步形成了適合其的財務內控制度,但由于各種歷史遺留原因,使得其在財務內控制度上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財務內控意識不強
目前大部分事業單位都存在財務內控意識不強的情況,它產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事業單位“鐵飯碗”的約束,沒有危機意識和向前發展的動力。財務內控意識的不強,主要表現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內控意識淡薄。在預算方面,很多事業單位僅僅局限于上級管理部門的要求,沒有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自己的預算管理制度;在票據和印鑒的管理上也只是流于形式,應付對外審計的檢查,甚至為了省去麻煩并沒有按照相關的規定實施;在資金支付方面,存在不使用公務卡消費報銷的現象;上級撥付的專項結余資金,項目結束后不能及時上繳,做到專款專用;財務輪崗的現象幾乎不存在,有的會計或者出納在同一崗位從來就沒輪過崗。二是財務內控制度不完善。事業單位存在用一般的規章制度代替內控制度的現象,業務流程粗略簡單,缺乏風險評估機制及科學合理的風險預警機制;財務內控制度在制定時沒有進行充分的調研,深入了解各環節實際操作中存在的漏洞,因而不能很好的進行有機統一和銜接,使財務內控制度形同虛設。
2.2財務人員素質偏低,財務基礎工作相對薄弱
眾所周知,財務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這就決定了其對所從事這一職業的人員有著相當高的要求,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水平儲量,還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能力。很多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都是半路出家,對財務知識的更新和接受能力嚴重不足,因而導致財務人員整體水平不高,進而影響財務內控管理的質量與效果。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偏低,就使得在具體的業務處理方面存在瑕疵。比如分不清其他業務收入和營業外收入,在軟件操作中無法體會借貸方不用紅字沖銷對報表數據的影響。
2.3崗位設置不合理,機構臃腫,分工不合理
一般情況下,事業單位由于編制有限或者人員緊張等問題,無論規模大小財務室一般就設2-3人運作整個單位的財務工作,存在一人多崗、不兼容崗位同操作等現象。還有的財務室機構龐大,冗員居多,分工不合理。
2.4內控制度組織落實不到位
由于事業單位對財務內控制度的認識不到位,財務內控制度僅僅只是停留在規章制度和內控文件規定的字面上,并不能真正落到實際的工作中,即使在工作中執行了相關的財務內控制度,但由于財務人員的能力水平有限也只能是按經驗辦事。使內控制度的組織落實處在一個相對弱勢的狀態,這種來源于內部的限制,導致財務內控制度的組織落實得不到有效的推行。很多內控措施僅僅只是滿足于規章制度的要求,無法真正實現財務內控制度所要達到的效果。
3.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改進建議
3.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財務內控意識
一是加強對財務內控制度的深入認識。首先要從行政事業單位單位層面進行宣傳,形成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思想意識;其次要從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層面進行宣傳,達到與其自身職位相統一的關聯意識。明確劃分財務內控制度和規章制度的區別及作用。二是在實際工作中按相關的規定強化內控意識。在預算方面,經過調查和研究分析再推進實施;在票據和印鑒的管理方面,嚴格遵循《票據管理辦法》和《印鑒管理辦法》;在資金支付方面,建立《公務卡管理辦法》并遵循;專項資金嚴格按照《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定實施;建立并推行輪崗制度,對輪崗后發現的問題要做出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及時整改。三是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制定財務內控制度時加大工作人員的參與度,盡量做到聯系實際。
3.2加強會計人員的培訓,提高財務人員整體素質
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關鍵靠人,加強會計人員的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每年應系統性的組織1-2財務內控制度專業知識的培訓和內部交流學習,提出存在的內控風險,并及時進行整改。同時還可以參加上級相關部門組織的內控專題講座,或者聘請資深的財務公司到單位進行內控、財務管理、審計方面的咨詢輔導,由分管領導組織并積極參與,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做好財務基礎工作。積極建立和完善專業技術人員的晉升和激勵機制,并通過評估,防止財務人員濫用公款和權利,進一步增強員工的熱情和動力。
3.3合理設置財務崗位,依崗定責
財務機構是企業組織機構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基礎組成部分,是擔負著反映和監督企業經濟運作、進行財務分析、控制、信息管理的關鍵職能部門,在企業的經濟活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必須要設置好其內部的各個崗位,依崗定責。不同情況的事業單位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根據單位發展需要而不斷完善崗位設置,依崗定責,并在實施過程中注意落實責任的考核。
3.4創造良好的內控環境,實現制度執行情況和個人績效考核的掛鉤
財務內控制度的實施需要良好的內部環境作為依托,單位負責人要做好引領和帶頭作用,以不同的方式對制度的推進落實進行強有力的支持。同時建立全面的聯動機制,把單位內部各個部門以及各個崗位之間協調和聯動起來,把財務內控制度的實施落實與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相掛鉤,真正實現財務內控的作用。
4.總結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財務內控制度對于事業單位的發展越來越重要,我們要結合深化改革的各項目標,站在國家經濟建設的層面,提前謀劃,主動出擊。把不斷完善財務內控制度作為下一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強專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合理設置職能機構的崗位,優化資源配置,把不斷提升經濟質量和促進事業單位持續健康發展作為我們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顧中梅.淺談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建設[J].成功營銷,2018(10):57
[2]毛欣.淺析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7(20):93
[3]李斐.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納稅,2019.13(06):90-91+96
[4]何慧君.如何規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財務管理[J].中國集體經濟,2018(3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