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的媒體發展始終呈現出“短、新、實”的文風特點,這使集體說話的方式和內容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尤其是在目前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下,從中央到地方的黨報內容應該與時俱進,主動創新文風。本文結合《新華日報》改文風的實踐活動,明確了“真、新、實”文風的發展內涵,探究具體的文本改革意義,并針對黨報文風改革提出具體的實踐措施。希望通過本文論述,有利于黨報文風的改革,可以更好地實現底氣和銳氣的文風改變。
關鍵詞:黨報文風;《新華日報》;創新;重大主題報道
中圖分類號:G21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2-0149-01
現階段,從中央到地方,媒體文風無不呈現出短暫、新潮的特點。《新華日報》持續推進文風改革活動,主張記者下基層,聯系群眾。需要充分發揮重大主題報道的創新與弘揚精神,堅持一種“走轉改”的變革。[1]20世紀40年代的延安整風活動已經系統性地強調了黨風、文風、學風的關系,并且通過具體內涵的探討完成了一種理論上的探究,延安整風活動在我黨建設歷史上極具深遠意義,而如今的媒體結合背景下創新黨報文風改革也是一種同樣的發展變化,是主張與時代發展腳步、精神內涵相契合的改革運動。
一、媒體融合下文風新內涵
媒體融合下文風新內涵:新時代的黨報文風發展,需要大力倡導“短、新、實”的文風特點,需要對宣傳力度和宣傳方式進行創新,進而使黨報宣傳內容達到一種引人深思和令人振奮的效果,從而使社會精神面貌煥然一新。[2]毫無疑問,現階段正是我國黨報文風發展的新機遇,我們應該借助發展新時期,乘勢而上。通過文風改革呼應中央八項規定,塑造黨務新面貌。現階段,媒體融合下文風新內涵的標準主要可以概括為3個方面:首先是一種真實真正的宣傳,杜絕虛假活動,尤其需要在黨報過程中深刻顯現媒體的力量和優勢,使新聞傳播更具生命力和活力。其次,是倡導一種創新發展的思維形式,它是對傳統惰性思維的批判和否定,使黨務話語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最后,是一種真實的態度,黨報宣傳內容杜絕浮夸和避重就輕,體現出真正真實的人民所需。宣傳內容需要據實以答,深刻反映民生民意。[3]
二、以重大主題報道改進文風的樣本意義
自從黨的十八大和黨的十九大召開后,我國新聞戰線發展體現出一定的創新需求,尤其是針對黨風工作建設而言,相關主題設置是必然體現的首要發展的任務。需要將一種靈活動態的發展內容體現在一系列的專欄和報刊當中。這種形式的轉變,既是對傳統重大主題報道的突破,也彌補了“走轉改”常態下的發展不足,真真正正形成一種黨報文風的創新舉措。[4]首先,黨報文風改革可以充分強調宏觀把控的發展,當下體現出重大主題的關聯性和貼近性,這是一種由遠及近的說法。其次,黨報文風改革可以把大的說成小的,黨報工作內容是對相關政策的解讀,有利于群眾更好地了解相關政策內容,從一種微觀視角構建一個了解的意義,是讓人民群眾更好地了解各項相關政策的深度意義。同時,可以把硬的說成軟的,黨報宣傳內容可以將剛性政策內容進行人性化的解讀,使最終的政策導向更加貼近民意、符合民情,是一種潛移默化地將剛性需求化解在群眾共鳴之中的表現。
三、媒體融合下創新黨報文風的建議
(一)要善于向基層找尋源頭活水,發掘前行的動力源泉
新聞工作內容需要體現出一種基層鮮明的發展態度和發展方向。也就是說,基層才是新聞的來源,才是黨報文風的基礎。任何民間理論和道理的發展以及闡釋,都屬于一種經過實踐探討的存在,它們本身的實踐就屬于一種真理性的認識。鄧林曾說,父親始終堅信一種基層出活水的發展態度,父親認為文風改變必須從思想和感情的角度闡釋人民群眾的所需和所想。這也充分證明了黨報文風改革創新必須落實基層發展,每一個記者都要擁有扎根基層的思想意識,只有如此,所做報道才能更好地符合人民群眾,更加接地氣。
(二)注重立意深度,杜絕平庸媚俗
黨報文風的發展需要注重利益深度,杜絕平庸媚俗的現象和特征。這種媒體融合下的黨報文風創新更多的是一種思想觀念領域的變革,它需要記者和其他工作者不斷更新自己基于淺層次的認知,杜絕存在認識誤區的現象,體現出一種發展的觀念和標準。
首先,需要徹底改變將基層作為社會末梢的錯誤印象。很多新聞工作者天生存在著一種基層不具備重要新聞價值的觀念,這就在認知發展中走上了錯路。無論是時代的發展還是社會的變革,基層都是新聞的來源和主體,基層是各項措施落實的實踐層面,是人民群眾生活的現實空間,基層生活的千姿百態正是對國家發展的映射。[5]所以,對于基層新聞價值的挖掘,可以從生活層面和生活細節出發,去探尋其中原本極具表現張力的內容和節奏。也只有如此,才能不斷提高新聞報道的高度,深化利益表現。
其次,尤其需要杜絕媚俗的內容,不要成為負向價值觀的傳播者和媒介。在基層挖掘新人價值,也不是緊緊盯著雞毛蒜皮的小事,這不全是對百姓生活的報道和百姓說話的記錄,而是通過一種平凡生活的理念,探尋和挖掘其中有價值的內容。注重每篇內容代表的深度和利益,需要真正達到走得正、走得穩、走得遠的價值標準。
(三)以攻堅克難的勇氣毅力,永葆朝氣和銳氣
黨報文風的創新發展對于新聞戰線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和影響,我們在落實和改革黨報文風發展的各項措施中需要深入基層,通過敏銳的視野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還要具有攻堅克難的勇氣和毅力,永葆朝氣和銳氣。只有一往無前,我們才能始終保持黨報文風發展的蓬勃趨勢,才能具有文風轉變和創新的深刻內涵。《新華日報》在黨報文風創新發展過程中,不斷增強輿論監督的影響,這體現了黨風文風制度發展的借鑒和趨勢。可以說,現階段的輿論力量至關重要,將它引入黨報文風發展過程中,不僅可以體現出一種銳氣,還可以為黨報工作發展作出表率,這將是一種厲兵秣馬、攻堅克難的表現。
除此之外,《新華日報》率先主張明確創新需求,從自身發展明確各種創新措施,為其他地區黨報文風創新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經驗。尤其是在《新華日報》推出《生態補償“不發展”》《堅守生態紅線,讓發展更理性更科學》的一系列報道中,這一系列的內容都具備一種制度層面創新,是從深刻角度探究發展內涵的前沿課題。這種報道深刻體現了勇往直前的銳氣和發展的永恒毅力,從而為我國黨報文風創新變革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支持。[6]
四、結語
從根本上講,黨報文風的創新改革屬于我國社會精神面貌變化的重要內容,它將直接影響我國人民群眾日益改變的精神價值觀念。但在媒體融合下,黨報文風創新發展過程需要始終謹記“離大地更近,離天空更遠”的理念。我們的各項創新措施與發展始終需要以實踐為基礎,避免成為空中樓閣,遙不可及。未來的發展,我們仍需百倍努力,未來的中國社會將萬象更新。
參考文獻:
[1] 馬麗.在“淺閱讀”時代賦予新聞厚重感——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報紙版面創新的思考[J].新聞戰線,2019(10):42-43.
[2] 何雯.媒介融合時代地方黨報版面設計的創新[J].明日風尚,2018(4):16.
[3] 蘇少珍.媒介新格局下黨報與新媒體融合策略探析[J].中國報業,2017(11):72-73.
[4] 代志武.感受來自地方媒體“廚房”的聲音——《荊州日報》“黨報云中央廚房”建設一年來的思考[J].中國記者,2018(1):49-51.
[5] 齊甜甜.困境與突圍:新媒體環境下黨報群工部的研究[D].安徽大學,2017.
[6] 薛麗.關于地市級媒體創新融合發展的思考[J].新聞知識,2019(5):95-96.
作者簡介:龍舟(1983—),男,云南石屏人,本科,記者,主要從事采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