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習興趣構建是小學計算機課堂教學的難點。本文在分析趣味性教學內涵的基礎上,提出趣味性教學改進小學計算機教學的可行性,在研究小學生感知有趣,產生興趣,形成志趣的三個階段的基礎上,提出了借助趣味游戲,優化教學內容,挖掘學科特性,使用趣味性語言四條措施,在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實踐趣味性教學。
關鍵詞:小學生;計算機課堂;趣味性教學
引言
小學計算機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是提升小學生信息素養的重要手段,需要以靈活的教學方法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增加課程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學習。然而,由于受學校信息化硬件條件限制和課程安排等諸多因素制約,許多學校的計算機課程教學仍然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授課方法以理論講授為主,課堂較為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個別學生甚至產生厭課情緒,嚴重影響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效果。因此,亟待通過趣味性教學,改進計算機課程教學方法,提升小學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效果。
一、趣味性教學的內涵
趣味性教學,就是以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切入點,以激發學習熱情、鍛煉心理素質為終極目標,以學生整體的個性心理特征為基礎,使學生接受針對性地啟發與指導,從而達到有規律地自主學習、自主創造、自主摸索,從而掌握真理、完成對新知識的探究。
趣味性教學適合于教學目標多樣化,知識結構復雜,學習者學習難度較大的復雜知識的學習。與其他學科課程相比,小學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從意識、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提升學生信息素養,課程內容包括計算機基本組成,計算機軟件的使用方法和編程實驗,內容不但復雜,知識點瑣碎,而且還具有典型的實踐性特征,具備開展趣味性教學的條件。
二、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過程
趣味性教學的關鍵是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習者在知識構建時表現出的認知傾向和情緒狀態。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結構,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的過程一般包括三個階段:即感知有趣,產生興趣,形成志趣。
感知有趣階段就是讓小學生對事物產生吸引力,引發思考和好奇,進而形成一種愉悅心理。由于小學生認知事物有限,因此,對于大部分沒有聽說或見到的事物都會產生好奇心理,如果在學習者好奇的情況下與小學生原有知識結構建立聯系,產生知識共鳴,形成“從沒見過”、“這是怎么回事”、“太新奇了”等的主觀感受,具體來說,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拋出具有一定難度,體現新而有趣和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就可以讓小學生產生有趣的心理狀態。
產生興趣階段,需要對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多樣化的刺激,使小學生從有趣的感受轉變為一種持久性的興奮狀態,就會產生專一性和堅持性的興趣,這種興趣可以是直接興趣,也就是由學習的課程內容所引起的興趣,也可以是間接興趣,也就是個人受到群體影響,具備了自我意識,由此產生的興趣。
形成志趣階段,就是在興趣的基礎上形成了具有個性特征的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志趣的形成難度較大,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配合才能促進小學生實現學習志趣的目的。
三、小學計算機課堂中開展趣味性教學的方法
根據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過程,筆者以學習者為中心,提出了幾種開展趣味性教學的方法:
1.借助趣味游戲激發小學生的參與熱情
以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為教學道具,使興趣成為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可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使課堂教學能夠順利、有序地開展。只有充滿積極情緒,學生才會主動完成學習任務,學習也不再是被動接受的過程,逐漸向自主探究靠攏。小學生的年齡相對較小,自控能力也較為薄弱,學科教學很難保證有效性,針對此種情況,任課教師可開展趣味游戲,吸引小學生的目光,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任課教師在設計趣味游戲時應以教學內容為根基,由學科知識引入游戲活動,將游戲作為重要教學手段,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以此滿足小學生的游戲心理需求,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成效。在舉辦趣味游戲過程中,學生對計算機知識點更加深刻地理解,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計算機學科獨特的魅力,從而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思想。比如在講解鼠標地操作這一內容時,學生對單純的單擊、拖動等知識點沒有興趣,教師可選擇相適宜的小游戲,使小學生積極主動地操作鼠標。
2.保證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多元化、新穎性
小學計算機任課教師應注意創新教學內容,除教科書之外,還要增加科普類書籍、計算機報刊等,在新媒體中整合有利信息,保證教學內容的多樣性、新穎性,避免課堂安排過于單一、老套等,為開展趣味性教學做好基礎。任課教師也可摸索教材中的內容,立于多種角度挖掘其中的新信息,使學生在獲取新鮮元素,保證趣味教學在課堂中充分發揮作用。任課教師也可采取創設趣味情景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放松、愉悅的氣氛中展開學科學習,在貼合實際生活的情境中提升學以致用的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初識因特網》這一章節時,教師可通過創設生活情境,比如利用網絡購物、查閱資料等,引入學生較為熟悉的活動內容,從而對因特網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從而更加熟練地利用互聯網,保證課堂教學充分起到作用。
小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計算機課堂中運用趣味性教學,有助于小學生對計算機學習充滿興趣,有助于小學生提升計算機操作能力,為保證課堂教學高質量、高成效,需要任課教師準確掌握趣味教學的精髓,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正確運用。
參考文獻:
[1]雷青青. 寓教于樂 寓教于趣——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英語趣味性教學初探[J]. 求知導刊, 2020, 206(06):64-65.
[2]趙金星.探討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如何實踐趣味性教學[J].家長,2020,(20):48-49.
[3]周海龍. 小學計算機教學中趣味性教學策略研究[A].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七)[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2.
[4]王珊. 新課改下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的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 2016, (6):99-99.
[5]田良臣, 楊巍, 張劍心. 小學生家長教育認知現狀研究——以江蘇省20所小學為例[J]. 全球教育展望, 2019, 48(11):28-41.
作者簡介:郭佳,1987年5月出生,陜西省西安市鳳景小學,二級教師,信息技術學科,7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