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棟 陳芳明
摘 要:利用課前三五分鐘,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有計劃創造性地開展各種語文知識的積累或能力訓練活動,如非常星發布、詩酒趁年華、今日說法、我是演說家、開心麻花等活動形式,方式新穎,為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豐富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散思維,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和心理素質等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語文課前;積累新形式
語文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某種意義上說,積累的多少關系到語文學習的成敗。那么,在教學中,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積累呢?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利用上正課前的三五分鐘(多則影響正課)時間,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有計劃創造性地開展各種語文知識的積累或能力訓練活動,如非常星發布、詩酒趁年華、今日說法、我是演說家、開心麻花等,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知識,開闊眼界,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和心理素質等綜合素質,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下面,我就如何創造性地開展課前積累活動談幾種具體的做法,以和同仁們交流。
一、非常星發布——欣賞習作
為了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寫作的能力,可以在課前幾分鐘組織學生做一些寫作思維訓練活動。每天提供一個社會熱點話題,讓學生在幾分鐘之內寫二三百字的文字,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老師課后瀏覽學生的習作,選出一兩篇相對優秀的短文,在下節課課前開展“非常星發布”活動,先讓作者朗讀文章,全班學生欣賞,然后師生評價,指出優點。課后,由各小組長給“今日之星”打分,語文科代表做好記錄,每學期評選出“非常之星”,給予表彰鼓勵。無疑,朗讀的同學很有成就感,會激發他寫作的熱情,寫出更好的文章。我常常為同學們寫的《放開二胎后的思考》《范冰冰逃稅,明星不“名”》等一篇篇“非常星發布”的短文的文采和觀點而驚羨。
二、詩酒趁年華——演繹詩詞大會
高考語文題中,名篇名句默寫是必考點。為了調動學生背誦詩詞名篇的積極性,可以創新課前積累活動形式,組織開展課前簡短的中國詩詞大會或成語大會活動,如詩詞接龍、九宮格、飛花令的競答或成語接龍、釋義競猜、猜詞游戲等,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重溫曾經學過的古典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汲取營養,涵養心靈,愛上詩詞。有一次,主持積累的學生說要開展“月”字飛花令活動,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都搶著脫口而出“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全班同學一時激情高漲,課堂充滿了生命活力。
三、今日說法——主持新聞發布會
當前社會日新月異,每天發生著許多新鮮事,我們的學生不能成為井底之蛙,孤陋寡聞,要引導學生樹立大語文觀,平時關注新聞聯播、焦點訪談、今日說法等欄目的報道,關注生活,與時俱進,從生活中學習語文,積累寫作素材,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為此,可讓學生在課前登臺主持一周“新聞發布會”,縱論天下事,瀟灑走一回;或主持“今日說法”,分享有價值的新聞事件,發表觀點,也可生生互動,評說時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后的第二天語文課上,王麗麗同學就向全班同學發布了這則新聞,談了她的感想,全班學生為這一世界奇跡震撼、自豪,一時群情激昂,暢談自己的感受。有些學生為自己的孤陋寡聞感嘆不已。像全國兩會熱點、華為遭遇美國封殺、改革開放40周年等新聞事件,都牽動著同學們的心靈,在課前的幾分鐘里,他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表現出敏銳的眼光、睿智的思想。
四、我是演說家——激情演講
一首優美的樂曲少不了引人入境的前奏曲,一堂精彩的語文課也需要幾分鐘激情澎湃地演講。因此,可開展課前幾分鐘主題演講活動,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使課堂活起來,亮起來。先要求學生按學號順序做好準備,上課后登臺進行主題演講,結束后,請其他學生發表看法,老師點評鼓勵。可以按照介紹自己、朗讀詩文、持稿演講、非即興演講、即興演講等步驟,循序漸進,分層推進,還可以跟進評比,評選出學年總冠軍,適時地開展全班或全年級的演講比賽。教師可向報刊雜志推薦優秀稿件發表,并且匯編成冊,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課前激情演講,爭做“我是演說家”,寓教于樂,打破了“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方式,充分展現自我,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很好的訓練方式,也是落實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課程目標”——“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文明得體地進行表達與交流”的體現,更是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踐行新課改理念的好舉措。小演講,大收獲,例如長春狂犬疫苗造假、黨的十九大熱點等新聞事件,文理選科、精準扶貧及校園欺凌等中學生實際面對的問題都可作為演講的話題,學生的《精準扶貧扶什么》《校園欺凌何時休》等主題演講激情四射,言辭犀利,至今記憶猶新。
五、開心麻花——表演課本劇
班里總有不少學生身懷說學逗唱的小絕技,因此,把課前五分鐘變成“開心麻花”,組織才藝表演活動,給學生搭建一個發揮特長、展示才藝、表現個性的平臺,不失為一種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辦法。時機成熟時可組織簡單的課本劇或小品表演,既是對所學課文的融會貫通、延伸和再創造,又可以挖掘學生的表演天賦,激活課堂,讓學生在燃燒的激情中進入新課的學習,豈不美哉!在學習了《孔雀東南飛》后,我讓一男兩女學生在課前表演“蘭芝被遣”的場面,焦母的蠻橫無理、劉蘭芝的柔中帶剛、焦仲卿的拘謹軟弱,被三位同學演繹的淋漓盡致,從而加深了學生對人物形象鮮明個性的理解。課本劇走進課堂,定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學生也會因此愛上語文。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中語文課前積累活動的實施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2813)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