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代的進步推動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在校園中、課堂上實現了普遍的應用, 信息技術手段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了新時代的教學改革,在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同時,也幫助學生提高了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轉變了課堂的教學氛圍。本文就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及價值進行分析探討,對二者融合帶來的全新的教學理念進行展望。
關鍵詞:語文教學;信息技術;整合對策
引言:隨著教學不斷向現代化的方向靠攏,教育改革已經成為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當今的語文教學已經與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實現了全新的教學方式。信息技術的介入徹底改變了傳統單一、枯燥的授課方式,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技術手段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當下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教師運用多媒體實現視頻、音頻與教學內容的融合,有效的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實現了高校課堂的構建。
一、信息技術與中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優勢
傳統的語文教學主要依靠于課本及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進行教學實踐,很多情況下,在面對教學內容時,學生很難展開對教學內容的想象,導致了教學質量無法有效提升。現如今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語文教學,明顯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愛好
興趣是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的不竭動力,信息技術手段的介入能夠明顯改善課堂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發自內心的愛上語文,主動學習,最終提高語文能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最大限度的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應用價值,幫助學生以一個最佳的狀態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
例如,在學習《變色龍》這篇文章時,由于很多學生沒有見過、了解過變色龍,因此,很難靠教師講解及文章內容產生具象的、清晰的認知。這時候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有關變色龍的影視片段和相關介紹。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將提前準備好的變色龍相關片段進行播放,幫助學生了解變色龍在不同環境下所形成的色彩變化,以此激發學生對接下來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接下來,教師可以“趁熱打鐵”,根據多媒體播放的片段引發學生的探討,對學生進行提問,如:“變色龍名字的依據是什么?為什么變色龍的身體可以根據環境的變化而產生變化?它變色背后的目的和意義又是什么?”以提問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探討,調動學生對未知理解的渴望,幫助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以便更好的進行后面的學習環節,最終實現了對語文知識的有效掌握。
(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都與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掛鉤,這也直接關系著我國教育事業進步、發展的速度。信息技術手段的融入有效的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成為了輔助教學的最佳手段。但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不斷融入,教師也要加強自身對信息技術運用的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加強、完善信息化教學制作,實現教育資源優化,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將教學資源與信息化教學實現完美的結合。教師在日常整合教育資源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一種學習,語文教師在進行互聯網資源搜索及觀察其他教師的優質課程時,也是對自身教學能力升華的過程,在這個階段進行信息提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最好的教學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
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中學生語文知識思維能力
在新課標的推動下,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發展目標,新時代的教育理念更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幫助學生培養思維能力。在教學實踐中,以語文教材為基礎,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在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要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文素養。
例如,在學習《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這篇文章時,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聞一多先生的日常言行以及相關語錄,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聞一多先生,并引發學生對聞一多先生言行的思考,對其行為特點進行總結。通過這種方式來鍛煉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培養學生捕捉人物言行特點完成對人物的初步刻畫能力。另外,在學習文章前,教師可以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通過網絡及相關書籍資料搜索提前對聞一多先生有初步了解。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中進行信息化教學,同時也要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利用信息化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對資料的搜集整理及對人物特點的總結歸納,來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
三、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培養中學生語文審美意識
運用語文來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也是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審美意識與思想道德是學生成長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發育特點進行教學設計,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以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信息技術與情景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實現語文素養的不斷提升。
例如,在學習《紫藤蘿瀑布》一課時,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紫藤蘿瀑布的視頻,幫助學生對瀑布的具體形象有一個直觀的認識。信息技術的最大優勢是能夠以學生的視角出發去看待和解決問題,通過多媒體能夠幫助學生更直觀的了解生活、感知自然,從而完善學生對美的認識。
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中學生語文學習想象力培養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需要具備的重要素養便是想象力。想象力和想象空間能夠調動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更好的投入到語文學習之中。而信息技術的優勢便是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學習《黃河頌》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黃河的壯觀景象,為學生帶來視覺沖擊感,加深學生大腦對黃河畫面的印象,幫助學生建立與黃河的情感聯系。然后通過文章描述,逐步引導學生對黃河沿岸百姓的生活進行想象,實現學生對文章的深入了解,建立情感共鳴,最終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將信息技術與語文相結合是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以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來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實現綜合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潘艷明,李大孟.關于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實踐探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2).
[2]張國華,趙志峰.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6(35):28-29.
作者簡介:劉春影,女,吉林榆樹,吉林省長春市榆樹市第二實驗中學西校,中學二級,本科,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