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新
摘要:大豆是我國東北主要農作物之一,其種植產量受到廣大人民的關注。近些年來,由于全球的氣候在不斷地變化,我國東北地區的大豆的產量總體下降并且大豆的品質還不是很好,病蟲害就是導致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由此可見,要想提升東北地區大豆的產量,就要從實際出發,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防治病蟲害。本文將分析大豆病蟲害的原因,以及相關的防治技術。
關鍵詞:大豆;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目前,我國很看重大豆的種植質量,其中黑龍江等東北地區種植的大豆是品質較為優質的,但是由于近些年來在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下,大豆種植中出現病蟲害現象十分的嚴重,這就使大豆的產量直線下降,讓相關種植大豆的農民面臨著很大壓力。針對于這一現象的出現,就要科學合理地分析其出現病蟲害的原因有哪些,并且提出相關的解決建議,能夠做到有效防治,使得我國大豆增產,促進農業的發展。
1.目前大豆種植的現狀,以及出現病蟲害的原因
由于大豆生長時枝葉相對比較旺盛,所以比較容易受到病蟲害的襲擊,在遭受病蟲害壓迫下,毋庸置疑大豆的產量就會直接下降,而且還綜合性的壓迫了大豆的生長。大豆作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它的生產對人們的生活來說十分重要,所以我們要認真分析大豆生長的每一個階段,找到具體病蟲害的原因,并開展相關有效的防治工作。從目前的調查分析得知,大豆的病蟲害發生時期多為生長的中、后時期,所以要做好這時期的防治工作。要想防治大豆病蟲害,就要充分地了解大豆病害的種類,以及病害所遇的害蟲有哪些,根據這些不同的病癥,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使大豆產量提高。常見的病害有大豆灰斑病和大豆菌核病。第一種病害主要發生在7月中旬,始自嫩芽時期,發病盛期是在鼓粒時期,如果七八月份氣溫過高而且還多雨水的話,就會使發病率增加。受害表現主要有葉子長滿病斑,還有過早脫落,嚴重時減產約五分之二。再來看第二種病害,發病始于7月下旬,具體的表現為桿部出現很多深色的病斑,經過一段時間后,病斑上面還會有棉絮狀淺色線狀菌體還有部分是白色顆粒,隨后再變成黑色圓柱狀菌核,大豆病死后再變為淺灰色。大豆害蟲主要有蚜蟲、紅蜘蛛、食心蟲等。第一種通過分泌透明而又粘稠的排泄物經常導致葉片背面進行不規律的收縮,還會使花蕊變形,最后整顆病死,危害能力極強。第二種從幼蟲時期就開始危害大豆的正常生長,主要是利用刺吸口器使大豆生長緩慢,長成嬌小,嚴重時還會導致整顆大豆枯萎而死亡。第三種是一種常見的害蟲,從幼蟲時期就開始破壞豆莢,大部分都是通過豆莢縫隙處進入,將豆粒咬的不成樣子。
2.大豆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2.1 合理進行輪作換茬
對于傳統的土壤病害以及依靠病殘體病害大豆的均可采用三年輪作的方式降低其危害,使大豆的產量能夠有所提升。比如說,采用較為傳統的米、米、大豆,米、大豆、馬鈴薯等三年一輪作的方式,都可以降低病蟲的發生。再比如說針對一些危害力度較大的病蟲害疾病,還可以采用五年一輪作的方式,降低發病率。或是種植大豆每年所采用的地塊都不一樣,上一年距離今年的大豆地塊至少要相距一千米左右,這樣的話也能夠有效的降低大豆病蟲害的發病率。
2.2清除病株殘體
針對經過病蟲害所殘害的大豆在收割時應該徹底性的清除病株殘體,通過進行翻地將殘體深深地埋在地下,加快病原菌消亡的速度。對于比較頑固的害蟲,可以將它們翻在土面上,讓它們經過高溫日曬、大風吹拂、雨水淹沒、天敵食取等,這樣做可以使害蟲盡早死亡,大豆的產量有所提高。
2.3嚴格調種檢驗,選用抗病蟲品種
現在的生物科技技術發展的非常迅速,可以針對不同地域所存在的問題,適當地改變大豆的基因序列,使大豆表現出高產抗蟲的性狀,在經過一系列的雜交,得到更為優秀的品種,并將這種優秀的品種保留下來,此后就種植這些優秀的品種即可。
2.4加強栽培管理
我們要注重栽培的管理,這是防治蟲害的首要之戰。比如說,在播種時要選擇合適的時期、合適的深度、適當的溫度,如果做不到這些的話就會增加病蟲害的發生幾率。所以要注重播種時期的栽培管理,注重那些自然因素的影響,盡可能的為大豆創造更好的栽培條件。而在施肥階段,應采取有機肥料,科學合理地配置各種肥料,避免出現單獨使用一種肥料導致不正常生長的現象發生。如果要使用化肥的話,要仔細認真地考慮化肥對土壤的危害,以及對大豆的不良之處,還有一些害蟲的防治可以適當的采用一些生物藥劑。在進行種植時,至少應中耕2次,使土壤的通透性變得更強,地溫有所提高,這樣做的話能夠讓新生的根部健康成長,進而提高大豆的存活率以及抗蟲抗害的能力。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讓大豆高量生產,就要分析現在大豆種植的現狀,以及經常所遇到的病蟲害問題,針對大豆病蟲害的現象要進行綜合性的防治。防治這些問題時要了解并遵從已有的規律,明確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并對栽培的每一步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像輪作、清除病殘體之類的。同時,也用認真地觀察大豆種植中所發生的不良現象,及時地解決這些問題,進而使得大豆產量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張伯巖,王芳.大豆主要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及防治方法[J].現代農業科技,2019(9):88.
[2]趙小銘,宋玉發.寧海龍黑龍江省無公害大豆生產中的病蟲害防治技術[J].大豆通報,2016(3):169.
[3]李曉紅.做好病蟲害防治是高油大豆生的重要措施.農民致富之友,2017(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