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摘 要】構建新農人電子商務培訓模式,是有效培育農村電商人才,促進農民創業就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戰略選擇與當務之急。政府、社會和學術界都在關注電商新農人培育。電商新農人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本文主要研究新媒體時代下電商新農人如何培養及對培訓模式進行探討研究。
【關鍵詞】新農人;電商;培訓模式
研究發現,傳統培訓存在“人才定位不準、方案不接地氣、課程單薄乏力、產教融合錯位、培訓過程低效、配套支撐缺失、創業孵化難為”等問題。各項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是農村本土化電子商務人才缺口嚴重,必將阻礙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長遠發展,針對當下我國農村本土化電商人才緊缺的嚴峻問題,探討如何對電商新農人進行培訓培養。
一、電商新農人人口缺失問題成因
(一)農民自身電商意識薄弱,成長空間有限。農民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弱,發展農村電商的意識和積極性較低,地方政府開展的各項培訓不夠系統和深入,農民普遍存在一種“物質化”固定思維模式,執著于“看得見”的好處,對“看不見”的不確定性東西都比較排斥,例如學習、培訓等,學習的意識比較落后,沒有長遠規劃。
(二)農村人才外流嚴重,導致人才缺口巨大。調查發現還有很多農村還在脫貧線上掙扎,在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上與城市有很大差距。例如: 通訊通暢性差,交通不便利,醫療衛生落后、無體育鍛煉和休閑娛樂配套設施等,造成有技能有思想的農村人才都逐漸向城市遷移,寧愿在設施條件良好的城市中打工生活,也不愿回農村發展,造成大量農村人才外流,農村本身發展受限。
(三)電商新農人的定位模糊,培訓效果欠佳。電商企業都紛紛在農村電商這個大市場中進行圈地,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易購、一號店等電商巨頭都轉戰農村,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開發農村電商培訓項目,把農村電商人才培養作為戰略發展的目標,各類型的培訓魚龍混雜,也逐漸暴露出很多問題,如對電商新農人的人才定位不清晰,培養目標不明確;培訓對象與培訓內容不匹配;培訓走形式走過場,不深入不持久等。
(四)電商人才缺乏返鄉創業的積極性。當今的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激情抵不過城市就業的熱情,電商人才返鄉意愿不足,即使具備豐富的理論水平和實戰經驗,優先考慮的還是城市擇業。
二、電商新農人模式可行性分析
(一)政府帶頭,政策引導,推進平臺建設。政府主抓,以脫貧致富為目標,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抓手,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物流快遞服務網點、金融服務網點、電商培訓網點等基礎設施建設,濃化電子商務氛圍。
(二)扶貧產業園由專業運作團隊運營。具有“市場運作、資源整合、規避風險”等專長,構建集愛心扶貧、縣域經濟信息交流、農產品銷售、電子商務、學生創業、咨詢培訓、金融、倉儲、運輸、配送、流通加工以及物聯網于一身的綜合性平臺,以專業扶貧和精準扶貧為宗旨,以市場化運作,可以幫助和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三)樹立典范,激發新農人電商創業積極性。對于農村電商發展,第一書記起模范帶頭引領作用,積極帶領村民進行電商創業,打造一鄉一品、一村一品,做精做細做強。首先,鼓勵有創業熱情的村民積極參加電商培訓,提升村民利用互聯網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當地農村電商創業帶頭人。其次,當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出臺激勵政策,對于愿干、肯干、實干、見成效的樹立典范,引領村民大力發展農村電商。
三、電商新農人培養模式探索
(一)多方聯動調研,制定高標準方案(表一)
(二)平臺協調共建,打造立體化服務平臺(表二)
(三)專業團隊構建電商實戰新模式
堅持以“實戰、經驗、分享、創業”為導向,整合轄區企業、培訓機構、高職院校、行業協會等優質資源網絡,打造由“電商實戰經營者、行業資深經驗者、高校專業教師”共同組成的農村電商導師團隊。鄉鎮成校嚴把師資質量關,所有講師均必須擁有3年以上電商行業或相關實戰經驗,并擁有高級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認證,導師團采取動態考核流動機制,以保障培訓教學的質量。植入“實景化”運營項目。依托農村電商服務平臺運營服務商、產品供應商等資源優勢,將企業真實產品運營項目植入平臺,設計聚焦工作過程的“真實任務”,將企業完整的崗位群、業務流、任務鏈引入農村電商實踐教學,通過校企協同、課程統整、項目研發、教學實驗,形成一套真實完整的“實訓教學”任務鏈條,從而全面助推學員“在線分模塊技能實操、全程模擬仿真實訓、實戰化自主開店運營”。
四、總結
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在互聯網賦能“三農”的過程中催生了一個充滿朝氣和活力的新群體——“電商新農人”。他們是互聯網與“三農”有機融合的產物,是農民的新群體、農業的新業態、農村的新細胞,是農民群體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與中國傳統農民、新型職業農民不同。他們擁有互聯網思維,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生產經營水平,以互聯網為工具,從事基于“農業+互聯網”的產品生產、經營、流通、服務活動。電商新農人包括農村個體戶、電商企業骨干員工、返鄉大學生、農業經理人、成功經商人士和回鄉的青年農民等重點群體。作為在互聯網和電商時代崛起的新農民創業群體,他們擁有互聯網、創新、文化、自組織等四大基因特征。本文就新農人的發展模式針對性做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