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時代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視域下,傳統出版行業的發展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出版工作的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是未來的大趨勢。面對這種形勢,出版人、媒體人應當抓住機遇,在新媒體時代找尋新的出版工作發展契機。以此為基礎,本文從新媒體時代的發展現狀著手,簡要探討促進出版工作在新媒體背景下融合發展的具體策略,以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出版工作;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G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9-0195-02
一、引言
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傳統出版行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其市場價值和經濟效益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一方面,互聯網的普及使得當今時代人們瀏覽信息的方式不斷發生變革,朝著越來越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持續繁榮使得數字出版蓬勃發展起來,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這就要求出版人、媒體人不斷提升內容質量,積極學習先進技術,在變革和創新中推動出版行業的融合發展。
二、出版人向產品經理人角色轉變
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視域下,出版工作的轉型發展應以數字化為方向,出版人在工作過程中,應當充分、明確地認識到自己的職能,了解新媒體時代的發展給出版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出版人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不僅要保證選題策劃、編輯加工等傳統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的執行和落實,同時還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根據出版工作在新媒體時代的融合發展需要,積極提升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質量意識。針對出版產品的內容,出版人應當及時轉變自身的角色觀念,站在產品經理人的角度上對產品的用戶群體進行分析,精準把握讀者的實際需求,在把握產品內容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和優化產品的設計,促進產品的更新[1]。與此同時,出版人還應充分發揮產品經理人的職能作用,積極進行產品運維以及市場分析工作,靈活把控出版市場的需求,更好地促進出版工作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融合發展。
三、保持出版內容的高質量
出版工作的發展,歸根結底拼的是內容質量。如果出版社的供應內容質量不高,那么再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營銷手段都是徒勞的,出版工作將無法達到預期的理想成效。即使靠著嘩眾取寵的手段博得讀者一時的眼球,也無法保證出版工作的長期發展。因此,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出版工作的融合發展需要出版人嚴格把關內容質量,避免低質量的出版內容流入市場,破壞出版業的品牌形象。出版行業的發展,高質量的內容是保證行業發展生命力的第一要義。只有做好內容,才能贏得大眾的青睞,打造行業內的良好口碑,從而提升出版行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實際的出版工作過程中,出版人要在設計出版內容時,精心策劃和布局,根據本社的目標用戶群體的實際需求和興趣愛好,進行出版內容的編輯。同時,在內容的設計上,出版人要注重豐富性和多樣性,迎合市場發展趨勢,更好地滿足用戶的精神消費需求。除此之外,出版人對于出版內容的深度也要格外重視。蓬勃發展的互聯網使得人們每天都能夠主動或被動地接收很多數據信息,高速的信息獲取速度使得淺閱讀、泛閱讀成為主流,大大影響了人們的思考能力。出版社應當更加注重出版內容的深度把控,升華主題,從而讓讀者在閱讀之后能夠引發深度的思考[2]。
四、整合資源打造IP效應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新媒體的發展浪潮十分迅猛,有些出版社善于抓住機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對于一個成功的項目進行不斷的整合和擴展,逐漸發展“IP資源”,即產業鏈。從不同的角度對某一套書中的資源內核進行探索和挖掘,并且不斷創新價值表現形式,在一個項目的基礎上發展出一系列衍生資源,使資源與資源之間進行滲透和融合,為讀者提供多樣化、高質量的閱讀體驗。同時,整合資源打造IP效應有利于打造出版社的特色品牌形象,促進出版工作的長遠發展。例如,出版社可以在一本書成功打入市場,獲得火爆反響之后,對書中的角色形象進行深入挖掘,發展周邊產品,改編動漫、影視劇等,構建科學的復合出版模式,反哺書本的營銷。同時,在基礎的IP結構建設起來之后,出版方可以發展多品種、多形式的系列產品,讓IP形象深入人心。IP效應的發展需要出版人精準把握市場發展趨勢,了解讀者多樣化的精神消費需求,從而挖掘出更有價值的IP資源,促進出版工作效益的進一步提高[3]。
五、挖掘出版資源的互聯網價值
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使得社會各行各業的生產方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變革,出版工作的融合發展要想取得更好的成效,就需要充分發揮現代互聯網的作用,挖掘互聯網在出版工作中的價值。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打造出版行業的自有互聯網平臺
在傳統的出版工作中,出版社與讀者之間的關系是輸出者和輸入者的關系,二者之間的距離非常遠,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這就導致出版社對于讀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不能有很好的了解。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越來越便捷、高效,同時,多樣化的信息傳播渠道的發展促使出版社開始建設自己的互聯網平臺。出版人應當利用自己的互聯網平臺與讀者之間加強溝通和交流,通過自有平臺向讀者推薦書單、電子書資源、有聲書資源等,這樣不僅能夠為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能夠引導和驅動讀者選擇更多的產品,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二)加強與社群電商的合作
當前階段,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使得線上平臺的價值越來越多地被發掘出來,具有自媒體屬性的社群電商開始蓬勃發展起來,例如各種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以及短視頻賬號等,高質量的內容能夠精準切入用戶興趣點,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與讀者建立信任,這是巨大的發展商機[4]。因此,新媒體時代出版業的發展,出版人應當積極加強與社群電商之間的合作,利用社群電商的客戶資源來推進自己品牌內容的發展,同時通過高質量的內容幫助社群電商積累更多的用戶資源,合作實現雙方共贏。
(三)聚焦服務平臺,實現內容變現
利用互聯網技術促進出版工作的融合發展,出版人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內容優勢、用戶資源優勢等,根據消費市場的發展需求,將優質的出版內容延展到線上平臺,通過知識付費等形式來實現知識的變現。
六、跨界合作實現營銷升級
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跨界營銷,行業之間發展合作、滲透、融合,通過聯合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
(一)出版與明星合作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明星效應在用戶群中的價值越來越大,利用明星效應開展營銷活動成為越來越多行業的發展新模式。在這種形勢下,出版工作的融合發展也應當挖掘明星效應的作用和價值,自帶流量、話題和巨大影響力的明星具有先天優勢,可以幫助出版社提升知名度、擴大影響力。在傳統的出版工作中,出版社已經開始與明星合作,如通過采用明星照片作雜志封面來提高雜志銷量等。隨著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出版社與明星之間的合作模式也應當開拓創新[5],例如,出版社可以與藝人工作室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發線上出版平臺,然后邀請明星作為代言人,吸引用戶為線上平臺增添活力。
(二)出版與餐飲行業合作
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帶來了信息傳播方式、傳播渠道的變革和拓展,發展跨界營銷的行業越來越多。出版社在這種發展形勢下,不能局限于傳統的發展模式,可以將眼光放到發展越來越繁榮的餐飲行業,與餐飲行業建立合作關系擴大品牌效應。例如,2015年肯德基與童趣出版社開展合作,將其出版的《奇先生妙小姐》作為兒童套餐的贈送禮物,開展跨界營銷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對于出版工作的融合發展是一個很好的啟示。出版人應當以發展的眼光來分析餐飲市場與出版行業之間的聯系,通過多種形式與餐飲行業建立合作關系,實現營銷效果的進一步提升。
(三)出版與娛樂行業合作
出版行業的發展,由于內容的多樣化,注定與社會各行各業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今天,要促進出版工作的融合發展,出版社應當加強自身與不同行業領域的融合,實現品牌效益的疊加[6]。出版工作的融合發展,與娛樂行業息息相關,出版社應當和娛樂行業建立合作關系,針對具有巨大市場價值和發展空間的圖書進行資源挖掘,發展系列綜藝節目、娛樂活動等,從而擴大出版內容的影響力。
七、結語
對于當今新媒體發展視域下的出版人來說,為了更好地促進出版工作的融合發展,出版人、媒體人應當積極關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挖掘先進的數字出版技術在出版工作中的應用價值,為出版工作找尋新的發展機會。因此,一方面,出版人要站在新媒體時代的角度上,不斷提升出版內容質量,給讀者提供良好的閱讀體驗;另一方面,出版人應當以積極、開放的心態學習和了解新媒體技術與新的信息傳播模式,跨界合作實現營銷升級,通過出版與明星合作、出版與餐飲行業合作、出版與娛樂行業合作等多種方式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并且讓出版工作在融合發展中煥發新的生機。
參考文獻:
[1] 唐旭.媒體融合發展背景下報社財務管理轉型的思考[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8(43):306.
[2] 李濤.省級黨報媒體融合的問題與思考——以安徽日報出版部新媒體欄目為例[J].采寫編,2018(04):17-19.
[3] 王燕.新媒體時代圖書編輯的傳承、轉變和提升[J].科技傳播,2018,10(22):177-178.
[4] 趙永紅.新媒體時代出版業融合發展的實踐途徑闡釋[J].中國傳媒科技,2018(04):45-46.
[5] 彭種玉.新媒體背景下出版工作融合發展的創新與探索[J].采寫編,2019(05):18-19.
[6] 萬玉云.淺談傳統出版社的全媒體數字出版[J].中國編輯,2012(02):20-21.
作者簡介:米軍陽(1973—),女,河南南陽人,本科,編輯,研究方向:期刊的傳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