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短視頻已成為人們最重要的社交表達方式,深刻地影響著當前快速消費時代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短視頻短小精悍、碎片化、吸引眼球的特性,使其成為了深化媒體融合的關鍵要素。本文從短視頻平臺新的結構機制、功能機制、互動機制、創新機制等內部層面入手,研究短視頻在媒體深度融合中的重要性,嘗試確定融合出版的視頻戰略新思路。如果在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只了解短視頻在時長上的行業優勢、制作上的專業差異、渠道上的便捷優勢,可能會導致短視頻的融合在實際操作中效果不佳。因此,本文探討短視頻的深度融合機制,抓住深度融合的具體關鍵,以期為相關從業人員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短視頻;媒體融合;機制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8-0122-02
一、引言
當前媒體行業在深度融合的過程中,短視頻平臺作為最活躍的移動平臺之一,是現階段各大媒體機構發展的標配。隨著5G時代的到來,短視頻應用將在移動社交媒體中得到進一步普及和豐富。據艾瑞數據調查顯示,基于短視頻的生存、自我表達和轉化是多媒體表達和融合生態發生質變的關鍵。本文基于短視頻的特點,對媒體融合進行深入的分析,并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解決。
二、短視頻助力深度融合的現實機制
(一)以結構機制促進短視頻實現融合價值
在談及短視頻在媒體融合中的重要性時,往往會用“全媒體表達”一詞來描述短視頻在深度融合中的特點和優勢,即體現了從靜態融合到動態融合、從再現性融合到可視化融合、從一維融合到多維融合的轉變[1]。短視頻是集圖、文、聲、像于一體的視聽資料,它將所有媒體的表現元素集合在一起,形成面對觀眾直觀生動的強烈吸引力。因此,短視頻內容與社交媒體平臺上的文字內容相比,更具有吸引力,能有效提高用戶的參與度與黏性。
短視頻的出現以及病毒式傳播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流”形式的內容結構,打破了時間的限制,短視頻可以在多地對同一內容進行闡述。短視頻可以由用戶隨意編輯,無論時長是短還是長、內容包含的信息是簡單還是復雜,都可以方便地與任何場景或媒體進行整合和連接。對用戶來說,上傳自己制作的短視頻幾乎沒有任何技術障礙,創造了新的非線性媒介意義流。在短視頻的運作機制下,越來越多的關聯因素滲透到人們的傳播體系中,短視頻也得以發展成為連接人與人、人與社會的新溝通方式。短視頻不僅可以滿足用戶在閱讀上的碎片化、移動化、社交化等需求,還可以被文本機制截取、整合、重構,深度影響社會表達,創造新的敘事價值。
(二)以功能機制強化短視頻的口語化屬性
短視頻在形態上,對用戶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和隨意性,因為它不像電視節目那樣復雜和高度組織化,短視頻的內容由用戶上傳,直接取材于生活,表現出直接的口語化屬性,與觀眾的互動性強,內容不拘一格,結構上沒有限制[2]。
電視語言是規范的、專業的,強調節目內容的連續性、完整性、嚴謹性和價值性,相比短視頻是作為書面語言視頻而存在的。而口語化的短視頻,在視頻內容方面沒有復雜的東西,就像是與觀眾用口語進行一場你問我答的對話互動。這些看似沒有內容的短視頻之所以在短視頻平臺上如此受歡迎,并不是因為它們表達了一些內容,而是因為它們具有情感連接功能,隨著短視頻與其他媒體形式的不斷深度融合,這一功能將不斷強化。
在很多情況下,短視頻的力量不在于它的信息價值,而在于它的情感共鳴或保持溝通的能力。如果不了解這種新的表達形式及其包含的社會邏輯,就必然會對這種新的文化形式及其傳播效果失去控制。短視頻內容通俗,但并不意味著短視頻的內容質量應該很差,事實上,有創意的高質量短視頻同樣容易獲得用戶的喜歡。短視頻的傳播滿足了用戶人際交往、自我表達、情感依戀的需要,并在交際環境中創造一種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了解短視頻的價值和功能,可以找到了解新的社會需求的新方法,實現有效的社會溝通。
(三)以交流機制促進用戶互動
傳媒技術的發展,歸根結底是在促進和加深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傳播的最開始是以面對面的人際交流為傳播手段的,隨著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交流互動范圍逐漸擴大,交流形式逐漸還原了人從聲音、圖像、動態影像到生活情境的傳播形式,最后由于互聯網特別是短視頻的出現,人們可以在遠距離上回到面對面的交流情境,對深度融合傳播有很大幫助[3]。
首先,短視頻在視覺上將知識等抽象對象轉化為有形的具體空間形式。在這種形式下,網絡與現實是相互聯系的,內容生產者、傳播者、內容接受者和視頻形式所代表的信息環境共同構成了一個傳播體系。生產者本身也成為內容的一部分,使其具有個人和情境的吸引力。這種傳播內容不再是平面的、抽象的、難懂的,而是立體的、直觀的、活生生的。短視頻所具有的內容信息和口述屬性,使人們日常的溝通、交流和學習變得絲毫不費力。
其次,短視頻中所展現的傳播情境不再只是一個人的動作,而是幾個人、幾個場景、多任務、開放性、協作性的實踐。因此,內容生產者與用戶之間的互動,成為價值創造的重要中心。除了作為媒體的技術創新外,媒體深度融合的問題依然存在,即如何深入理解、把握視頻消費者對內容的使用和他們的情感預期,并與之保持一致,這決定了傳播的效果和效率。
(四)以創新機制促進開放交流
短視頻對社會和社會創新的最大價值和重要性在于,其對人們生活的空間進行了延伸和技術更新。短視頻連接了現實空間和網絡空間,將廣義上的所有人的活動,包括之前被忽略的活動全部都匯集在一起;深度上,短視頻將所有活動的細節和差異以更詳細、更可視的方式展現出來,在描述人類活動和服務生活需求、表達社會觀念的深度、廣度和速度方面,都比以前好很多[4]。
可以說,視頻交流的出現是新舊視聽傳播的一個轉折點。能否理解新媒體社會化的本質,能否使公眾參與到內容的生產和轉載中來,將決定用戶的接受程度。這種參與、交流和使用方式對社會態度和生活需求有深刻的影響,其主要含義是面向全社會的公開競爭。這就對媒體提出了深刻的問題,即如何在完全開放的環境下創造內容,如何激發用戶參與的積極性,如何將用戶的生產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深度融合媒體來說,聯合創作、聯合編輯、聯合出版是短視頻時代下的趨勢。這意味著一種新的價值共創理念,旨在通過引導公眾參與價值共創,提升用戶體驗價值和認可度。在這種情況下,媒體的定位可能會發生變化,可能從內容生產者變成價值創造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從駕馭自身資源到充分利用互聯網的開放性和互動性,通過多方協作,集中資源,創造價值。
三、短視頻助力深度融合的關鍵作用
(一)觀念層次的關鍵作用
短視頻會導致傳播渠道和方法發生變化,但這本質上是傳播關系的變化,是一個方法論和觀念問題。從分享到共享,這些都是社交網絡的特點和好處。短視頻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視覺行為,而是多人、多場景、多任務、開放協作的過程。因此,媒體在深度融合時只有與受眾進行密切的互動,才能產生廣泛而有效的影響。對這種新機制及其深刻變化的認識和理解,將決定媒體在深度融合中能否更自覺、更有效地把握這一變化的潮流。
(二)語態層面的關鍵作用
短視頻中存在很多看起來沒有任何內容價值的視頻,但是對用戶來說卻具有非同一般的吸引力與感染力。這是因為這些短視頻的價值不是有價值的信息,而是用戶之間的相互交流,重點不在于問答之間是否有有用的信息,而是如何與對方交流。短視頻創造了真實的交流情境,其魅力不僅在于獲取有價值的內容,更在于參與到相互交融、情感連接的情境中。如果繼續忽視這些新的表達方式和文化形式背后的邏輯,不重視和不理解這些元素,就必然無法控制這些新的形式和傳播效果。
(三)技術層面的關鍵作用
短視頻的深度融合發展是一個不斷結合新技術、不斷消除技術門檻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不斷塑造新應用的過程。深度融合的關鍵一步是除了技術進步外,還需要了解、捕捉視頻消費者對場景的使用深度及其情感預期,這決定了短視頻的傳播效果。從理論上講,通過短視頻的創作和傳播,傳統媒體可以更好地了解受眾和互聯網時代的傳播規律,更快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以應對媒體融合,但在實踐中對人才的挑戰特別大。鑒于新技術和新思想的影響,挑戰始終是觀念創新和人們塑造觀念的動力。因此,技術賦能就是更好地利用技術。
(四)內容層面的關鍵技術
在短視頻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具有專業能力的主流媒體從業者始終是優質短視頻內容的創作者,由專業人士創作的短視頻內容始終對當前的社會負責。因此,可以看出短視頻的產生有助于媒體的深度融合,根本途徑就是對視頻的內容進行根本性創新,需要從業者們以質量勝過流量,以流量撬動人心。
四、結語
對媒體融合的探索已經從新舊媒體的“互不相容”過渡到“不分彼此”的階段,但離實現真正的融合,還有一段路程。而在此過程中,短視頻的興起和發展,對于促進媒體融合、加快新舊媒體“合而為一”有重要作用,在媒體融合的生產方式、內容定位、傳播方法、技術突破等方面有積極意義,因此需要相關從業人員加強對短視頻的深度解讀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曉紅.短視頻助力深度融合的關鍵機制——以融合出版為視角[J].現代出版,2020(01):54-58.
[2] 王曉紅.短視頻助力深度融合的四個關鍵[J].青年記者,2019(36):5.
[3] 王莉.政務新媒體與抖音短視頻的融合方式及價值探討——以“人民網”為例[J].藝苑,2019(03):92-94.
[4] 歐陽暉,鮑新文.短視頻助力電視媒體提升新聞影響力[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9(03):41-43.
作者簡介:郭卿宇(1989—),女,江蘇徐州人,碩士,編輯,研究方向:新聞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