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生
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性,導致學習情況不同,分層教學可以增進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能夠把學生分成幾種組別,同時給他們設立不同的目標,讓學生可以得到更好的鍛煉,增強體質,樹立信心,為接下來的基礎知識學習奠定堅實基礎。這種情況下需要老師能足夠了解學生,由于每個學生的愛好、能力、體質不同,因此可以把性質相同的學生分成一組,這樣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互相鼓勵。
1 小學體育教學的不足
1.1老師盲目注重學生潛能開發
現在一些學校還在用最傳統的體育測試方法來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過于重視自己的教師作用,沒有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發揮。雖然現在社會當中都在提倡,讓學校進行素質教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觀念,讓學生擁有自己的個性,使學生主動地進行體育學習,但是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少有老師能夠滿足以上要求,傳統上課方式沒有辦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1.2上課內容過于單一
當前,課堂內容大部分都比較枯燥、單一,教學內容例如跑步、體操等運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操場上進行,經常累的同學們興趣低下,這些運動都比較無聊枯燥乏味,沒有辦法調動學生的熱情,導致學生每一次上體育課都沒有辦法主動的積極參與活動。
1.3不夠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當前,老師對于學生的體育動作進行評價時太過于簡單,只是單純的點評長此以往會對學生的信心產生影響。在此同時,老師給的評價成果也直接影響了老師未來的教育方案設定,不科學的教育方案能直接影響到老師的教學水平。
2 分層教學存在的意義
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及缺點,有的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會顯得格外的突出,對老師教的動作都能合格的做出來,輕而易舉的得到了表揚,而有的學生則不能按照老師教的動作來完成。例如:在乒乓球的教學中,有的學生動作就很不標準然而有的學生動作就很完美。對于分層教學來說,老師可以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輔導,有欠缺的加以表揚鼓勵,能讓學生找到自信,突破自我。
對于小學生來說這一階段正是培養興趣和愛好的最佳時期,為以后更好的學習體育知識打下基礎,同時也能通過體育教學過程中的訓練,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我們都知道有很多的運動員都是在很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和有專業的訓練。同時科學也有證明,只有從小培養才能更好的進行體育運動,激發體育細胞,勇敢的嘗試認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這對小學生以后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有的學生由于先天的身體缺陷或者是遺傳問題,會出現身高高矮不一,體重胖瘦不等等情況,再加上家庭條件和營養條件的不同,學生的身體發展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每一個學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受家庭氛圍和父母愛好的影響,會產生對不同運動的興趣,老師在上課期間要多了解學生的狀態,關注學生對哪一個運動感興趣,從而進行分組培養,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細心地觀察學生也是對老師自己的一種工作上的認知,從而能將體育教學變得豐富多彩,同時也增強了老師的事業心。
3 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合分層教學的策略
3.1了解興趣,激發體能
體育教學和其他的學科一樣,老師也要提前備課,了解學生的興趣和學生體能,做好分析很重要。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的身體差異大,所以在課堂上的表現也會出現不同,體質好的學生對所有的項目活動都會表現積極主動,相對于體質不好的學生在任何的活動上都比較消極,不敢嘗試。而對于這些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需要老師從最基礎的教育內容進行訓練,一點一點的進行輔導學生,讓學生可以自己獨立的去思考,主動的進行鍛煉,提高自己的體育能力。至于學習能力和運動能力較高的學生,可以進行單獨的輔導,讓學生能夠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潛力。老師作為課堂上的主導因素,要將學生的體育性能和心理承受能力提升一個檔次。在這之前老師要制定一個合理的能提高學生體育能力的方案,劃分體育小組,劃分前要多方面的考慮學生興趣點和體能因素,仔細觀察同學之間的親密度,產生過矛盾的學生不要放在一個組,否則會產生缺少默契的現象。有的學生體能好、動作快、動作標準可以放在一個組,有些動作不標準的可以放在另一組,也可以讓同學們自由分組,這樣在分組上首先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鍛煉的同時同學們也能互相幫助,即讓大家都有興趣學習也增進了大家之間的交流,使得學生們可以團結一致,增強集體榮譽感。
3.2制作符合實際的分層教學方向
每一位學生的身體、心理和運動能力存在個體差異,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特點的分層教學方向。可以按照課堂上對每一位學生性格特點、身體健康程度,以及學生最近一段時間的發展情況來進行課前準備,做到盡量滿足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實際要求,做出合理的分析,為分層教學提供良好的參照。在體育課中,老師教學方法要保證每一位同學體育素質都能涉及到,同時也要將學生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分層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使用頻率很高,老師要確保在教學中對學生運動情況以及喜好充分了解,激發學生運動積極性,提高分層體育教學活動。比如:老師若想要加強學生的自信,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利用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分組方法教學,可以分成三個組,可塑性組、實力組以及潛力組。老師確定對應的教學目標,對于可塑性組來說老師要給予可塑性組非常大的支持,可以加大動作難度,激發學生挑戰欲,加強學生自信。實力組和潛力組的學生則不一樣,老師要對他們的學習能力清晰掌握,可以要按照實際情況來確定教學目標及內容,把學生的學習體育積極性調動出來,激發出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3.3實施分層上課
對于分層教學應用到小學體育教學當中,首先要看體育課的困難程度,以便更好地實施教學。體育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動作指導,在分解動作時,對層次高、理解能力強、身體素質好、運動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嘗試進行高難度的動作練習。對于層次相對不高的學生,可以降低一下動作難度,練習一些基礎動作。老師用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可以保證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小學體育教師要重視多元化的授課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教學方案,來增強學生的體質與運動能力。
3.4不吝嗇表揚
在正確的體育教學中,老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所在,立即進行調整。在學生心中,老師只是簡單的教了這一種或者是幾種動作,并沒有看出學生的動作不規范,沒有及時進行調整;或者只是單純的關注學生體育成績,忽略了學生的其他優勢,直接打擊了學生的自信,所以老師要多觀察自己的學生并加以表揚,增加學生們的自信心。比如學生在跳操的過程中,老師只教了跳操的動作,剩下的要學生自主來進行練習,這個時候老師可以在旁邊進行指導、夸獎以及評價,如果學生的動作要領已經成熟的掌握,加上老師的鼓勵,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沒有白白浪費,此外也激發了學習體育的熱情。
3.5進行單獨輔導
現在的世界是五顏六色、豐富多彩的,小學體育學習同時也可以保證多樣性。老師可以利用課外的一些活動,比如課外體育社團或者是興趣組等方式來豐富體育的課程教學,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輔導不是說要收取額外的費用,也不需要全班同學全部參加,是以一種自愿的形式來和學生進行輔導,這樣既可以有明顯的效果也可以了解學生們的興趣愛好。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分層教育就是在上體育課的過程中,老師對學生進行分組,對組內的學生進行適度的調整,對每一個小組都要有一套不同的方案。制定的方案要根據對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長進行調整,要讓學生容易接受,有實踐性較強的分層目標。如果有個別天賦較高的同學提出高要求,也可以適當給學生提高,如果發現有完成不了的學生可以降低對學生的要求,有助于學生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標,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千林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