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國彬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評價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下的教育環境,需要學校提高重視程度,創新評價手段,豐富評價內容。在體育教學方面,一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推動教學的改革創新,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校應當注重分析傳統教學評價體系中存在的弊端,構建高效完善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對體育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逐步推動素質教育的落實。本文主要研究高中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的路徑,分析其可操作性,以期為學校的教改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有效的體育教學評價對于教學改革創新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學校應當注重分析傳統教學評價體系中存在的弊端,引進一些新的教學理論,創新教學評價體系的評價內容、方式、內容,注重素質教育的落實。同時還應當研究體育教學體系的可操作性,便于在實際的工作中落實,充分發揮教學體系的價值。
1 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1.1評價內容并不全面
體育在高中教學中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程度,在教學評價體系建設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在傳統的評價體系中,學校更加關注教師課堂整體的教學效率,因此在評價內容制定方面,主要包括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教學計劃、學生的回應率、學生的學習效果等等,但是這一評價內容并不全面,只是注重靜態評價,忽略了學生學習方式學習態度,教師教學觀念教學創新等各方面的評價,影響了實際的評價結果,也難以為學生提供全面科學的指導,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優勢和不足,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1.2評價方式不科學
評價方式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進步情況作為主要的判斷依據和標準,但是這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使得這一評價方式并不科學,評價出的結果并不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階段性評價落實效果也并不理想,難以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方式等的轉變與發展情況。
1.3評價缺乏客觀性
在高中體育教學評價中大多數由教師進行,評價主體的單一性,決定了評價的片面性和主觀性,教師無法注意到學生的全面情況,評價的結果缺乏客觀性。例如在體育課堂中,學生們大多數時間都在進行基礎項目的測試,教師的評價也圍繞這幾個方面進行,但是忽略了學生本身身體素質等的差異性,從而影響了評價結果。
2 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的措施
2.1轉變學校傳統認知
在新課改背景下實現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創新,首先需要轉變學校傳統的認知更新教學評價的思想觀念。教學評價不僅僅是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發展情況,還需要考核教師的教學水平,創新能力。因此學校應當提高體育教學在高中教學中的地位,提高教師和學生等的重視程度。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明確體育教育的教學目標,注重體現評價的豐富性和多元化,消除傳統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新評價體系的價值。同時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教學評價體系,積極配合教師,保障評價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2.2引導學生參與到評價活動中
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一直占據了課堂的主體地位,決定學生所學的各項體育項目,教學評價體系主要圍繞教師的意愿來構建。而且由于學生們更加注重文化課程的學習,一些體育課被占用,學生體育方面學習的效果并不理想,久而久之,評價活動便流于形式。因此學校在構建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時,應當引導學生參與到評價活動中,突出學生評價主體的地位,豐富評價方式。可以開展教師評價,師生互評,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4種評價方式。也可以劃分評價階段開展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通過開展過程性評價,能夠了解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的轉變。開展終結性評價,將學生這一學期的過程性評價情況、發展結果等綜合分析,能夠掌握學生一學期來的各方面的變化,從而便于教師判斷教學方法計劃等應用的效率和質量。這一評價方式的改變對教師的傳統認知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對于素質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全面滲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3豐富評價內容
高中的學生在體育課堂中主要開展800米/1000米、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立定跳遠、肺活量等項目的教學測試,教學評價主要圍繞這幾項內容展開。評價的內容主要是評價學生的實踐技能,具有一定的單一性。在構建嶄新的教學評價體系時,不僅要注重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發展情況,還需要教師從參與程度,身體機能、運動技能和心理素質的多個方面制定豐富的評價內容,注重靜態評價與動態評價的有效結合,充分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明確學生在每個方面的發展情況,分析學生學習的弱勢,以提高學生對于評價工作的重視程度,學生們積極參與,便于教師工作的有效開展,建立一個良好的反饋機制,將各項評價內容和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引導學生掌握自己的發展情況,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
3 體育教學評價可操作性研究
3.1信息反饋機制的構建
嶄新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包含了信息反饋機制,教師需要評價考核的各項內容、評價方式與評價結果,都可以通過這一反饋機制反饋給學生。而學生的意見要求問題,都可以通過這一機制反饋給教師,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便于教師各項教學方案教學評價的高效落實,引導學生積極配合教師調整自身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因此信息反饋機制的構建,有利于保障體育教學評價價值的充分發揮。
3.2科學評價制度的完善
科學的評價制度主要是針對教師日常的評價工作進行管理和完善,確保各項內容的有效落實。科學的評價制度,主要是針對教師日常的評價工作進行管理和完善,確保各項內容的有效落實。在評價制度中,詳細地規定了教師開展教學評價的主要方式內容途徑,對教師形成了一定的約束力,引導教師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管理工作,逐步解決體育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3.3 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效果
分析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一個與實踐結合效果主要從可靠性,有效性,規范性三個方面出發,分析考慮應用的實際情況。可靠性指的是體育教學評價和學校的發展目標是否相契合,是否滿足學生的發展要求。有效性指的是在構建體育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是否融入了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和評價內容,是否通過改革創新改善了存在的問題。規范性指的是在構建的過程中是否考慮到體系實施的規范性。此外,還需要充分考慮在教學過程中評價方案制定所遭遇到的各項阻力,分析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效果,明確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可操作性。
4 結語
總而言之,體育教學注重學生實踐技能、身體素質、體育精神等各方面的發展,因此在構建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時,這些方面的要求內容目標等都需要體現出來,以此實現評價的多元化和客觀性,在教學創新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做好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可操作性研究,分析信息反饋機制的構建、科學評價制度完善、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效果,從而判斷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的應用價值和合理性,進行不斷完善,提高素質教育的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單縣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