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平
從新課程體育教學理念的轉變角度出發,詳細闡述了新課程教學模式下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對新課程教育模式下的體育教學方法創新進行了分析,從而為新課程教學模式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創新提供參考。
在新時期的環境下,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人們對體育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實施有效的體育教學,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可以幫助其培養一個健康的體魄,同時可以促進學生養成一個終身鍛煉的習慣。因此,要深入的探究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從而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1 新時期下的新課程體育教學理念的轉變探究
在教育觀念上教師應該根據新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政策,從實際的教育工作出發,轉變教育理念,從而促進體育教學模式、組織形式以及教學方法的轉變和創新,在積極倡導新課程改革的道路上,首先要積極的轉變教育觀念,通過觀念帶動其他教學工作的進一步轉化,在教學方法上對體育教學中的不同教學內容進行深化和創新,不斷探究運動技能的細節,從學生的興趣角度出發。從師生關系上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擔當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構建一種民主合作的新型關系,創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注重學生的身心協調發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從教育標準和內容方面要關注學生的感受。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和渠道深度開發教育資源,實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2 新課程教學模式下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分析
2.1 體育教學組織形式的特征分析
第一,新課程教學模式下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存在多維性特點,從教學組織形式的本質角度來說,教學組織形式是在相應的空間中,在一段時間內對教學活動不同元素的組織和安排,而教學組織形式的多維性指的是在實際的教育活動總,教學組織形式是不同元素之間的深入融合和開發的結果。第二,新課程教育模式下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存在多樣性特點,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同組成形式可以同時存在并應用,以教學目標為前提,全面了解和認識教學目標,從整體的教學結構和內容上不斷進行研究,依據體育教學本身的特點,科學化的認識體育教學,從而帶動新的教育組織形式的出現,進而豐富教育組織形式,促進教育組織形式的多樣化。
2.2 體育教學基本組織形式分析
第一,通過個別指導的形式來落實和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依照每個學生的特點和能力來實施單獨化的教學指導,從而深度開發學生的體育潛能。第二,利用分組的方式來進行指導,分組教學不僅繼承了班級授課制的優勢,同時可以發揮個別化教育的長處,在實施過程中依照學生的興趣、體能、性別等不同要素進行分組教學。第三,班級授課制是最為基本的教學組織形式,利用同一個教師和同一個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與個別教學相比,在教學效率上比較有優勢,但是不利于因材施教的實施。第四,友伴群體教學是以小群體的形式實施教學,通過友伴群體的方式讓學生自由的根據教師的指導來進行創造性的學習。通過友伴之間的相互幫助和指導來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從而發揮每個學生的優點,讓其體驗學習過程中的快樂。第五,分層教學是依照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從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入手,以分層指導和分層評價的方式來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
3 新課程教育模式下的體育教學方法探究
3.1 體育教學方法創新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實施體育教學是一個動態化的教學過程,是依照學生自身的規律來實施的,因此要依照相關的注意事項來實施教學創新。第一要遵循簡約型原則,在體育教學過程過程中,教師通過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將教材內容轉化為學生個人的知識,通過教師的指導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第二,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的原則,通過對體育課程的學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身體的協調能力,同時可以轉化為一種能力,尤其是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創新思維能力,所以在實施體育教學過程中,除了保障學生能有一個健康體魄,還要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鍛煉方法。
3.2 體育教學過程的優化和創新探究
在實施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深入的探究體育教學的各個組成元素,樹立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從而將不同元素和相關的教學環節進行多角度的融合,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和組織學生的學習,通過體育的基本概念和內容的多方向轉化,從不同的角度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體育技能,同時促進學生將體育的理論內容和體育技能進行不斷的轉化和應用,從而從整體的角度來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依照每節體育課內容的不同,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充滿興趣和激情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3.3 依照體育課程特點的教學創新探究
在實際的體育課程教學當中,體育教師要依照課程內容,教授學生利用身體來做各種練習,讓思維和體能進行深度的融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生產生學習反饋也會存在差異,例如學習興趣的波動,學習動力的減弱等,對此,教師要靈活性的實施教學,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能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先緊后松的情況,避免出現虎頭蛇尾的教學現象,從而保障體育教學質量。例如在教授籃球課上,可以通過籃球比賽當中變幻莫測的戰術來吸引學生,籃球作為一項體育運動,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要通過團隊的配合以及多變的戰術來提高籃球團體比賽的實力,在籃球比賽當中,不同隊員之間的技能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而且比賽過程中所處的位置也不一樣,需要進行有效的配合,才能將所有隊員的實力和優勢發揮出來,對于籃球課的教授也一樣,在體育課中舉辦籃球比賽,從而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得到鍛煉,通過對一些基本配合方案的介紹,提高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情,讓學生從身體和精神上融入到籃球運動當中,享受體育帶給人的快樂。
3.4 依照體育教材和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創新探究
針對不同的體育教材,應用不同的組織方式和教學方法,體育課包括球類、體操、田徑等課程,每種教材在特征上區別很大,因此要依照教材的特點來把握教學方法,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其次要依照學生的身心特點來組織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情緒、意志以及注意力的變化,例如在籃球課上,運球技術對于女生來說有一些難度,因此,要依照女生的特點,保障其能夠學習到一些重點的運球技能,尤其是在運球急停技巧上和運球過程中的體變化手球等,這些都是女生應該學習籃球的重點,對于一些其他比較難度比較大的運球技能可以作為介紹內容來進行教授,比如運球后轉身、胯下運球以及背后運球等運球技術,對于一些重點的運球內容,要要求學生進行反復的聯系,并能夠熟練掌握,從而促進學生對運球技能的掌握。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和道德意識培養有重要作用和影響,因此,要積極探索有效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將體育教學進行有效的創新,從而激發和引導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寨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