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貴強 林松
通過對少年敏感時期短跑能力的探究,了解少年敏感時期的短跑能力的發展,為少年的訓練提供有益的幫助。本文通過文獻法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對青少年敏感時期的短跑發展發展方向的研究。結果表明:少年專項身體素質尤其速度素質隨著年齡的不同會有明顯增長,速度素質主要表現有位移速度、動作速度和反應速度三個方面。速度訓練主要包括速度素質的訓練和力量素質的訓練,速度素質與力量素質的提高過程會有一個最敏感的時期,男女孩在7~13歲速度力量增長都很快,但是在13歲以后男女孩就會出現差別,男孩增長速度大于女孩,到16~17歲增長速度下降。
1 選題依據
少年時期是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身體各項機能指標逐漸完善的時期,在這一時期身體的各項素質也會處于發展的最敏感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的身體可塑性是最完美的,只有抓住這一重要敏感時期,對少年進行全面的、合理的、科學的、系統的訓練,才能夠讓其機體發揮最好的身體素質,才會為將來的成為優秀運動員打下堅實的基礎,才會創造出更好的運動成績,可見少年各項素質發展的敏感時期的訓練有多么的重要。
2 文獻綜述
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趙學軍在《淺談少年兒童短跑的初期訓練》一文中說到:“在全面發展身體素質的同時,著重發展短跑有效的基本素質。如力量是短跑的基礎。它包括最大力量、相對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而快速力量則是少兒短跑力量素質的靈魂。”
王渭農在《當前少年兒童短跑的幾點看法》一文中說到:“少年兒童短跑運動員的訓練指導思想應該是:已基本技術為中心,抓好有專項特點的全面身體訓練。具體來講,就是圍繞基本技術、短跑項目特點以及少年的生理特點進行技術和身體素質(特別是一般耐力、速率、關節力量、協調、柔韌)的訓練。”
3 結果與分析
3.1 對20名體育生的年齡分布狀況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到蘇家屯中心小學的20名體育生的年齡狀況如表1。
這20名體育生年齡分布在10-16歲之間,其中12歲和14歲人數最多,男生和女生加起來總共有十人。在這個年齡段人符合少年兒童的標準,而且這20名中學體育生都處于身體素質發展的敏感時期。對與對于短跑的訓練正是出于上升最快速的時期,能夠為論文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基礎保障。
3.2 分析20名中小學體育生的速度發展情況
通過從教練員那里筆者了解到這20名體育生在開始訓練時的短跑測試成績,其中百米最快的是15秒56,最慢的是20秒31。教練員對通過他們進行相應的速度力量素質練習,教練員通過:接力跑,結合球類進行游戲,還有體操技巧等練習,在經過相應速度力量素練習半年時間之后,得到表2數據。
通過教練員的速度力量素質的訓練,各位中學生體育運動員的短跑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速度力量素質發展的敏感時期是7~13歲,顯然20名中小學運動員一半以上都在這個范圍之內,通過教練員的速度力量的素質在敏感時期的發展練習,所有體育生的運動成績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其中最快成績已經達到13秒20的水平,這在同齡少年中算是非常突出的成績。最慢成績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從20秒31提高到16秒91的水平。
4 結論與建議
(1)在少年兒童時期加強短跑的專門化、科學化訓練,能夠延長少年兒童的體育壽命,同時也能夠減少運動損傷,為今后的體育生涯打好基礎。
(2)在少年兒童敏感期進行相應的短跑專項的訓練,以及加強心理素質訓練和放松訓練,能夠更好的達到短跑能力提升的效果,并且很容易提高運動成績。
(3)兒童少年敏感期的短跑訓練應該結合其他的素質進行練習,敏感期運用合理的方法能夠快速的提高運動成績。
(作者單位:沈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