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毅
本文通過針對游泳初學者在進行蛙泳腿技術教學中出現的困難因素,淺析相對應的教學方法。在國內,游泳初學者通常先學習蛙泳技術。每個人在學習蛙泳腿技術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困難,游泳教師需運用具有針對性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和引導學生們克服這些困難,掌握蛙泳腿技術。
1 引言
游泳運動除了是一項鍛煉身體的體育項目,它還是一項生存技能。隨著游泳運動項目的發展,游泳項目正式進入小學課堂、初中課堂以及中考中,甚至很多知名大學里也設立了游泳課程,并成為一門必修課程。在游泳運動中最有效、最能幫助自救的屬蛙泳技術了。本文就游泳教學的經驗和科學的理論依據,淺談蛙泳腿技術教學中的行之有效的手段,豐富教學方法。
2 蛙泳腿技術教學分析
蛙泳腿技術是由收腿、外翻、蹬夾腿等三個主要動作組成。而滑行是每完成一次蛙泳腿動作之后與下次蛙泳腿動作開始之前的間隔動作,就如梭子一樣在水中盡量減少阻力,利用蛙泳腿技術的推進力快速前進。
2.1 水環境的基本特征
水是可以產生力的一種流體。水的密度約為空氣密度的844倍,水環境中不受地心引力的影響,盡管人體的平均密度值接近于水的密度,但是通過吸氣和呼氣的變化,通常直接影響人體在水中的浮沉。在水中吸氣屏氣,身體會自然浮起,氣呼出后,人體會自然沉入水中。人在水中得不到固定支撐,只有通過掌握水的流動性,從而達到人體在水中的相對平衡姿勢。
2.2 蛙泳腿技術教學目的
為什么先學蛙泳腿技術而不是蛙泳手臂技術等?主要因為下肢力量大于上肢力量,能更好的通過下肢動作來達到更快的推動力。因此游泳教學中各單項都是先學下肢技術,后學上肢技術。
蛙泳腿技術,是雙腿向左右進行對稱動作,不僅起到保持身體平衡得作用,還可以產生較大的推進力。從動作節奏上來說又是變速節奏,是最省力的一種游泳姿勢,無論在任何水域都非常適合在水中自救。這也是為什么大多初學者的游泳教學課程都是先學蛙泳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導致水中蛙泳腿技術教學困難的影響因素
3.1 水中漂浮技術不過關使得不敢動
由于蛙泳腿技術是初學者在水中懸浮在水面上完成的,身體沒有任何支撐,為了保持平衡,身體各部位都會不自覺的繃緊來保持一個相對平衡得狀態,由于過于緊張,使得初學者注意力重心都放在保持身體平衡上,而無法做出除伸直以外的多余動作。因此,連蛙泳腿技術動作中收腿動作都沒辦法完成。
3.2.錯誤的發力
蛙泳腿技術中,發力處應該是蹬夾的一個連貫發力動作,幫助前進。但是在初學者中時長會出現快速有力的收翻,而蹬夾卻無力。或者由于沒有外翻腳,蹬夾過程中由腳尖戳水,出現踩空感。還有些由于找不到蹬夾的動作感覺,卻做成了用小腿外踢至膝蓋伸直再直腿并攏的動作。也有蹬夾這個連貫動作做成了用力蹬,緩慢夾等。
3.2.2錯誤的陸地模仿練習
蛙泳腿陸地上的模仿動作方式很多,有平躺在陸地上、俯臥在陸地上、半趴在臺階上、坐在臺階上等等方法,很多教練會選擇單一的一種進行蛙泳腿陸地模仿練習,實際上,每種陸地模仿方式都有各自的功能和練習目的。例如俯臥在陸地上進行蛙泳腿模仿練習,練習久了會使學員在水中不會收大腿;而半在臺階上進行蛙泳腿模仿練習,練習久了有時候會導致初學者過渡收大腿。
3.2.3錯誤的動作節奏
蛙泳腿技術由4個動作組成,即“收、翻、蹬、夾”,很多學員無法正確掌握這4個動作的正確節奏。比如,過快的收和翻,而重要的蹬夾卻無力;或者這4個動作都分開做了,沒有連貫性;或者收和翻是正確的,可是蹬完后沒有夾就直接又收和翻了。
3.2.4錯誤的蛙泳腿技術
很多教練都喜歡拿青蛙來形容蛙泳動作,實際上,人與青蛙的身體結構以及動作都有非常大的區別。青蛙的腿部動作是大腿外翻收登,并沒有夾的動作,而我們人沒有那么大的腳蹼,往往變成了用小腿外踢如劈腿或者直接下蹬踩空。正確的蛙泳腿動作是大腿內收小腿略外翻,然后雙腿向外側蹬再夾回。因此用青蛙來形容蛙泳腿是一種錯誤的形容。還有一種就是蹬的時候控制不好幅度出現雙腿分開過大或過窄等。
4 解決蛙泳腿技術教學方法
4.1 陸地模仿練習教學法
4.1.1選擇正確的陸地模仿練習
陸地模仿練習的方法很多,目的是幫助初學者能形成具體的技術動作概念和掌握動作形態,從而在水中能更好的運用。教練員在選擇陸地模仿的方法上更應該多樣化和針對化,比如初步可以使用半趴在臺階上,髖關節以上的身體趴在臺階上,髖關節以下的懸空進行蛙泳腿模仿練習;或者是坐在臺階上,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臀部坐于池邊,身體后仰雙手臂后支撐,腿部完全懸空于水面進行蛙泳腿模仿練習。這兩種方式都適合初學者進行蛙泳腿的學習和練習。
當初學者出現大腿收的過多,可以選擇俯臥在陸地上,進行蛙泳腿技術模仿練習,限制大腿收。
當初學者出現不收大腿的情況時,可以選擇半趴在臺階上進行蛙泳腿模仿練習,并強調收腿的時候大腿貼池壁,這樣來幫助初學者感受收大腿的動作。
4.1.2掌握正確的動作節奏
通過陸地模仿練習,掌握蛙泳腿技術正確的動作節奏。陸地上初學者可以清晰的聽到教練員的口令,能更準確去掌握動作節奏及發力方法。蛙泳腿技術節奏通常是“慢收、翻-快蹬、夾-并腿滑行”或者是“慢收-慢翻-快蹬、夾-并腿滑行”,教練員可以通過節拍口令進行聽口令練習“1(收、翻)、2(蹬、夾)、3(并腿滑行)”、“1(收)、2(翻)、3(蹬、夾)、4(并腿滑行)”等,特別要強調“并腿滑行”,并腿滑行是考驗一個完整蛙泳腿動作后的前進效果,以及為下一次動作前的準備時間的。
4.1.3 陸地上的踝關節動作練習
蛙泳腿技術中踝關節至腳部的外翻動作最容易被忽略。可以通過陸地上的“鉤腳-鉤腳外翻-繃直腳背”的踝關節和腳部動作練習,來強調動作。
4.2 水中教學方法
4.2.1 正確的示范以及錯誤的示范
教練員應在初學者進行水中練習前進行正確和錯誤的示范動作,讓初學者形成初步的水中動作概念。并在水中練習過程中學員進行一個一個的排隊練習,可以將動作好的學員與動作不正確的學員交叉安排,這樣動作不正確的學員可以看著前面正確動作進行動作鞏固。
4.2.2通過教師的幫助,進行縱向水中練習
人體比較習慣縱向體位,實際上在蛙泳腿教學上也可以利用這點,在池壁邊,由教練員在岸上將初學者提拉至雙腳離開池底,背部貼于池壁,縱向的進行蛙泳腿練習,教練員可以通過口令讓初學者跟著口令節奏進行動作。這種方法可以使初學者不用保持平衡,也可以更清晰的聽教練的口令,并且還能低頭看自己的腿部動作,而腿部也能更多的感受到蹬夾帶來的動力感。
4.2.3 反復進行水中漂浮練習和屏氣練習
在蛙泳腿技術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漂浮滑行練習,來提高水感,讓身體在漂浮滑行中盡量放松,熟練的掌握了漂浮滑行技術后,在學習其他具體動作的時候可以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肢體上而不是平衡上了。
增長水中屏氣時間也是非常重要一項基本功練習。通常初學者學習蛙泳腿技術的時候都是屏氣在水中進行專門蛙泳腿練習。學員屏氣的時間越長,單趟的蛙泳腿練習次數就會越多,也能更多的去感受在水中動作的感覺。如果每次只游1-2次蛙泳腿就站起來了,初學者都還沒有感受到動作就停止,這樣并不能達到練習的效果。
4.2.4 利用固定支撐和非固定支撐的練習方法
初學者可以通過雙手輕扶池壁自然漂浮后進行蛙泳腿技術練習;或者教練雙手托于初學者胸腹處,使初學者上身平衡,并將注意力放在腿部進行蛙泳腿技術練習,同時教練還可以大聲喊動作口令讓初學者跟著口令節奏進行動作;初學者還可以雙手扶浮板幫助上身浮起,將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腿部的動作練習上。
5 小結
蛙泳腿技術是初學者將來學習蛙泳的關鍵基石,也是最簡單最省力的水中推進方法之一。教練員通過掌握初學者心理活和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合理引導學生進行練習,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使之掌握蛙泳腿技術,為學習蛙泳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武漢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