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
一直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體系實施的都是素質教育,而后在實踐研究教育教學領域中,又提出了新的教育概念問題:如何有效的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教育部近日指出,根據現如今社會的發展法則與學生的成長規律,要求當代學生必須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從而也制定出了最適合高中生的發展核心素養制度。核心素養是一個具體化的概念,學科教學與學生的發展核心素養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可具體怎么才能掌握在體育教育學科中對高中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怎么對學生在體育教育學科中發展核心素養,繼而進行對體育教育教學的深化改革,是我們目前面臨的棘手問題,本文就核心素養下的高中體育有效教學策略進行簡單探究。
當前,對于體育學科的教育教學狀況不能盲目樂觀。具體體現在:一、目前的體育教師對體育教育教學主要側重于教導體育技術動作,忽略了體育教育教學的真正鍛煉強身意義與對體育運動能力的培養。二、如今的體育教育教學課程目的性太強,完全是為了完成體育考試達標的目的而教學。三、當下的體育教學方式相對乏味死板,對于體育教育這門學科高中生具有消極性,被動性與模擬性。四、現在的體育教育教學師資團隊對體育教學的平均水平與自身體育素質太低,從而導致體育教學效果差強人意。隨著體育教育教學制度的改變,不從高中生自身發展規律與自身獨特性格特點著手,不注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就難以轉變此時體育教育教學的尷尬處境。
1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內容
學科核心素養是我國在新課標執行中指出的一個新的教育意識形態,是學生在學科學習課程中產生的擁有基礎性、重要性的素養,是學生在學科學習與日常生活中培養的擁有該學科特點的基礎知識、能力、品行的結合。學科核心素養也為此擁有著清晰的學科特征。因此,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就是具有終身、自主的體育習慣與意識的特點。而想要高中生對其身體素質進行提高、對運動技能進行增強,體育教育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對高中生的全方位能力發展有著深遠影響。體育訓練的基礎也在于高中生的合作團結能力、競爭意識、規則意識等。
對于如何培養高中生的合作、集體意識,在高中的體育教學課堂,體育教師可以采用分小組的方式進行引導,以此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素養。如籃球這一體育運動項目,就可以將合作性、集體性、規則性等融為一體,此時體育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并且每個小組的學生人數、技術水平都要相等,以保證其公平性。籃球隊員的位置不同功能意義也不同,如控球后衛的職位要求就是負責籃球的運營,給隊友爭取得分機會,一般由動作相對靈活的學生擔任。控球后衛是籃球場上拿球機會相對較多的人,他需要將球盡可能安全的帶到前場,再將球順利的傳給其他隊員,這樣一來,盡可能多的將球運營給隊友讓隊友得分,最終就會帶領隊伍走向勝利。再如大前鋒,這個位置就需要身體比較強壯的學生來擔當,因為他要幫助隊友阻擋對手的進攻,以便隊友有機會更多的投籃得分等。籃球這個運動項目單打獨斗無法完成,要想獲得最終勝利,就需要高中生隊友之間的默契配合與緊密合作。再如足球運動、排球運動等也是如此,只有擁有團結合作意識,才可以獲得勝利。因此每一位團隊運動員都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團隊精神。體育教師可以多次進行需高中生團隊配合的體育項目,就會逐漸培養高中生的團結合作精神,也會對學生們的未來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2 高中體育課程教學改革
高中這一學習階段,學生學習壓力日益增加,體育課相對排課較少,這時的體育課程教學就應以輕松有趣為主題幫助學生釋放壓力,因此可以開展趣味體育課堂。體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些簡單方便的小游戲,如高中生小學時就會做的游戲《丟手絹》,體育老師這時可以要求學生們坐成一圈,叫出體育委員拿著手絹圍著外圈或走或跑,扔到誰身后誰就去抓體育委員,誰抓不到就輪到誰繼續在外圈選擇其他人,其他同學可以唱著“丟啊丟啊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熟悉的歌聲瞬間就可以把學習任務繁重的高中生們帶回童年,童年那段無憂無慮、歡樂愉快的回憶足以讓學習壓力大的高中生釋放壓力。小學生游戲《老鷹抓小雞》也是,在高中生互相追逐中感受到童年的快樂氣息,可以使高中生減輕當下壓力,從而繼續投入到下一節學科的學習。在做小游戲過程中,高中生的思維意識都在靈活運作,且對游戲熟悉有愉快的記憶點,可以使學生專心致志的做游戲,暫時忘卻學習帶來的煩惱與憋悶,從而大大提升了體育課堂的效率。
3 增強體育教師的綜合實力
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有著核心領導與引導學生正確參與運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重新打造一支業務水平高、自身素質優秀的師資隊伍是體育教育教學中突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基礎保證。體育教育教學教師應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最終教學目的,把教授的體育知識滲透到學生未來發展中。在教學課程設計方面,首先體育教育教師應當精細挑選適合當下高中生的體育教材,其次制定出合理的體育教學內容與計劃,巧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完正確成體育教學,最后體育教育教師應安排擁有鍛煉價值高、高中生喜歡并且能終身受益的體育教學內容,擯棄傳統教學中側重運動動作技術而忽略體育能力的模式,把高中生核心素質發展當作體育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
4 合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
信息發展時代,體育教師也應該轉換教學觀念,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舍棄舊的體育教育教學方式。傳統體育課堂教學方式比較無趣乏味,從而導致高中生對體育課程消極、被動等。如今可以合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讓高中生對體育學科的產生興趣。
在面對簡單的體育運動動作時,體育教師可以直接對高中生呈現出來。而對于某些體育運動動作較難的體育項目時,體育教師若沒有相對的設備與資源,就無法在體育教學課堂上直觀的展示出來,這時體育教師就可以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手段。例如,體育教師在進行跳水運動動作技巧教學時,因為學校資源有限,體育教師無法滿足學生直觀的看到跳水運動的具體動作,這時就可以采用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的方法,帶領學生一同觀看視頻,講解具體動作操作,從而讓學生了解跳水運動動作技巧。而為了刺激高中生競爭力的核心素養,體育教師就可以將中國運動員取得來之不易的勝利時的比賽視頻播放給學生們看,以此為高中生樹立正確榜樣觀,激勵學生為國爭光精神,最終達到提高體育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育教學改革中,要以高中生正確發展核心素養為目標,采用適合當下高中生的體育教育教學方法,合理運用新時代現代化信息技術,及時增強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讓體育教育教學真正提高高中生對體育的積極性與參與性。體育教師要對高中生實施適合其身體成長的科學鍛煉方法教學,增強其體魄鍛煉其精神,最終為成為新時代全方位發展的高素質青年。
(作者單位:諸暨草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