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會清 王劍
在素質教育中體育教育占有很重要的部分,而且體育素質亦是人才素質的奠基石,“工學結合”模式可以更有利地促進學生的體育知識和體育鍛煉,加強學生的意志,完善學生的人格,便于引領高職學生走向社會、走向企業,活出自己的人生。
如今,時代人才輩出,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愈來愈高,高職學生所面臨的就業競爭也就愈漸激烈。“工學結合”這個模式可以說是現在教育方式的一種創新,它的意義在于提高高職學生的體育素質。但如何有效實施“工學結合”,使得學生能有更大收益,成為了高職教育的重要問題。本文將闡述實施“工學結合”模式的原因及相應的實踐措施。
1 拓展高職學生體育素質的必要性
1.1體育教育的重要性
舊的教育方式主要是知識教育,忽視了學生們對身體素質和體育水平的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身體的重要性愈加突出,現代人越來越認可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人與動物的差別在于,人不僅能學會知識,更加能運用到生活中來,學以致用,這些做法的前提就是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體育素質。
1.2高職學校體育環境的改變
高職學校區別于其他學校,就在于“職業”兩個字,從高職學校走出來的學生理應具備一技之長,以此來滿足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進而發展自我前途。隨著改革教育的創新,許多高職學校逐漸重視學生體育素質的發展,既創新管理學生的方式,又在環境上做了改變。例如,許多高職學校建設了足球場、籃球場、體育館等提供體育活動的場地,為學生的體育教育提供幫助。環境的改變勢必改變學生的生活方式,學生們會更容易接觸管理和體育結合的教學方式,更能夠提高自身的體育素質和自我素養。這種具有多樣性和開放性的體育教育方式,不僅僅是對老師工作上的挑戰,也是學生的考驗。學生能適應學校教育方式的轉變,也就能適應從學校走出到社會的改變。
2 “工學結合”模式對拓展高職學生體育素質的重要性
2.1高職教育中運用“工學結合”模式的優勢
“工學結合”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式,它具備很強大的靈活性和實用性,它適用于每種專業和各種方向的學生,且產生的效果各不相同,非常適用于高職學生。高職學生在高職學校學習的技能是獨具特點的,一成不變的傳統授課方式是不可取的,應該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而“工學結合”正是想學生能夠施展自身才華,挖掘自身潛力。“工學結合”模式可以提供針對性的幫助,讓學生在學習到基本的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提升基本的體育知識和體能素養,知行合一往往可以帶來更大的收益,如此這樣,學生不僅強化自身實踐能力,更能游刃有余的應對社會和企業。
2.2“工學結合”模式對高職學生的要求
“工學結合”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相互配合,一方合理運用這種全新教育模式來傳授,另一方適應和配合接納知識。就高職學生而言,“工學結合”模式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學生自身嶄新的體驗和經歷,這對學生的幫助是不容忽視的。高等職業學校在將管理和體育結合的同時,也充分認識到教育的不足,并出現了“工學結合”這種解決方法,培養技能不忘提升體育素養,這種新的方式給學生創造更良好的學習環境,更易于學生接受。如今的時代物質很重要,學生也開始注重自己的身體素質,理論知識教育已經不足以滿足社會和企業的需求,故“工學結合”應運而生。該模式首先的目的是讓高職學生明白體育素質的培養對自身有哪些利處,同時也能讓學生對社會有清醒的認知,現在的社會需要的是知識與力量共有的全才,而不僅僅是知識性人才。唯有學生理解了“工學結合”模式的初衷,它才會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3 “工學結合”模式下拓展高職學生體育素質的實踐
3.1合理運用,模塊化教學
體育素質教育的內容包括基礎知識的教育、基本技術和技能的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學校理應針對不同年級設立對應的課程,循序漸進,以便于學生能跟隨腳步,扎實地全面發展自身。例如,于一二年級的時期,就開設體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術的授課,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運用相對應的技術,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學生不僅可以牢記知識,還學會了如何運用知識,能通過實際行動對剛剛學習的知識融會貫通,產生更深的了解。每個職業教育所開建的專業方向各不相同,未來就業的崗位需求也不盡相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從不同方向不同細節對不同學生進行特殊化的引導和培養,例如汽車營銷、物流管理、建筑裝飾等專業的學生就需要有不錯的溝通和交際能力,此時老師的作用就是在教授時加強對學生禮儀體態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使得學生就業時能舉止優雅,言行得體。
模塊化教學則是使教學變得更具有實效性和針對性,不局限于教學這墻角一隅。例如旅游管理專業的高職學生,他們看重的是自身的禮儀體態,能夠給予人們耳目一新的精神面貌,這就要求老師對禮儀方面的講解十分到位,教學多以“禮儀體態”為主題開展,使學生從聽到行有一個適應的階段,漸漸將從老師身上學習的禮儀知識轉化為自己生活習慣,提高內在良好的體育素質,實現質變。
3.2分段實施,點面結合
分段實施,分的是年齡階段。職業教育學校的在校學生年齡不等,但幾乎處于剛剛成年左右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心理發育還尚未成熟,自尊心極強,都有很獨特的個性,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性別年齡、性格特點的有的放矢,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方式。在校的學生并沒有接觸過社會,所以在教學時老師也可以穿插一些從校園禮儀到社會禮儀的階段性過渡變化教學,用最人性化的教育來改正學生自身存在的缺點,完善自身優勢,彰顯自身魅力。
如今高職學生既要有技能上的優越性,也要有全面的體育素質訓練,這對于他們以后的就業是有利無害的。因此在課堂上,老師教學就應該做到點面結合,以點帶面,以面促點,多多將教學內容與其他活動相穿插結合,從實踐活動這個點發展到教育活動的面中,兩者相得益彰,在有效地提升高職學生的體育素質意識的同時,進而推動學生積極弘揚有序得體的言行舉止,表現出高職學生的水平與能力。例如,在晚上舉辦一場以班級為單位的個人才藝展示晚會,從各人帶動班級,從班級帶動年級,從點出發,概括到面,讓每位同學都能有機會展示自己。也可以舉辦一次演講賽事,鼓勵學生積極投放優秀稿件,選取才華橫溢的學生,讓學生體會到競爭的激烈。“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點面結合不再是一部分人的教育方式,而是所有人的創新,符合教學理念中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的原則。
3.3禮儀教育,提升體育素養
要想養成優良的禮儀素質,重要的步驟在于禮儀實踐。禮儀實踐是提高體育素質最快速也是最扎實的重要措施。教學過程中,老師應注重對高職學生禮儀教育的訓練,因為高職學生接受到的都是與未來就業方向相關的教育,學校有義務讓他們在學校里就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為以后步入社會、邁入企業的工作崗位打下基礎,提升自身修養,鍛煉自身禮儀能力。要想做到有許多辦法,例如開展禮儀班會、舉辦禮儀賽事、開辦禮儀活動等等,舉行有關禮儀的表演晚會,可以讓學生們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學習和掌握禮儀教育的理念。體育素質不僅只有知識和自身能力方面,禮儀體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高職學生應在具備有相關的禮儀知識的基礎上,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和提升,才能得到自我升華。
另外,教育工作者理應結合每個專業的特色對該專業的學生進行教學,同時自身也應該以職業禮儀的標準規范自己,這樣才有說服力去引導學生、教導學生。比如,某個專業需要經常與客戶溝通,老師就應該在教學課堂中多設置類似這樣的模擬情景,讓學生提前體會到工作時的氣氛,在一次次模擬中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后不斷改進,只有這樣,才會在真正工作中從容不迫。在具備專業技能又深諳禮儀體態的情況下,高職學生在就業時就有比其他人更突出的優勢,更有助于爭取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4 結語
總而言之,“工學結合”模式既可以培養高職學生的體育素質,又能幫助高職學生應對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如今社會和企業對就業人才的標準不同往日,高職學生面臨的要求日益增高,所以“工學結合”模式對高職學生體育素質的拓展是必然的發展方向。
(作者單位:1.湖北工程職業學院;2.潛江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