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進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結合自身的參訓與帶訓經歷對國內賽艇初學者的技術動作學習進行探索分析。發現賽艇項目是我國在民間新興起的運動項目之一;采用科學的賽艇教學方法,可以使初學者更高效快速地學會賽艇基本技術動作;本文主要講解一種對賽艇初學者從“賽艇小白”到“略有小成”的一種學習方法,介紹了賽艇的歷史、賽艇的分類、船艇的結構,也包括了賽艇運動的整個流程,從抬艇、下水、訓練、上岸等步驟做出了詳細的介紹。使愛好者們獲得更加專業有效的指導,可以更加自如的掌控賽艇,有更多的時間來體驗賽艇給人帶來的樂趣。
1研究方法
1.1文獻資料法
通過檢索,收集最新有關賽艇項目訓練方面的相關文獻,通過歸類分析與處理,掌握了我國賽艇運動相關的科研現狀與研究趨勢。同時,查閱大量運動訓練有關的資料和書籍,作為本研究的參考資料和研究基礎。
1.2專家訪談法
就所選取技術動作與技術理念的有效性及意義向12位國家隊和部分省隊優秀教練員(國家級教練9名,高級教練3名)進行了專家論證,以確保研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前言
系統的開展賽艇技能培訓,通過對專業賽艇運動員的技術動作簡化來指導初學者由抬艇下水至水上訓練再到抬艇上岸的一系列動作,對初學者給予具有與方向的指導,可以大幅度降低初學者對賽艇難度的認知和學習賽艇技術的難度。同時賽艇入門指導方法也可以有效地指導高校體育教師在高校賽艇教學中過程所應用的教學方法更加系統和專業。
3賽艇運動技術研究
3.1賽艇技術動作
3.1.1 回槳
回槳階段也是一個運動周期的開始,以雙槳為例。運動員坐于艇上,腿部完全伸直,手臂完全伸直,腰部呈前傾狀25-30度,手握槳柄垂直于小腿中上方,股后肌群和臀大肌發力,膝關節逐漸彎曲上升,滑座勻速向腳跟方向移動。期間手臂保持完全伸直,背闊肌成完全伸展狀。回槳期間屈膝45度時手臂向兩側沿槳拴柱轉動方向伸展,期間保持槳盤貼緊于槳拴,直至腳后跟從腳蹬板上抬起,小腿垂直于船體。
3.1.2 拋槳入水
拋槳入水階段是賽艇技術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以雙槳為例。運動員在回槳過程中在距離小腿垂直于船體20度時手指微轉槳柄,達到槳葉垂直于水面。在距離小腿垂直于船體10度時,由手腕微抬,手掌微握槳柄,讓槳葉自由落體于水中,水面剛淹沒槳葉上沿,此時槳柄是距離艇頭最遠的時刻,同時也是小腿垂直于船體的時刻。
3.1.3 拉槳
拉槳階段是決定船速快慢的關鍵階段,以雙槳為例。由股四頭肌發力傳到至腳尖部位把力作用在腳蹬板上,平行于船體向船頭方向用力。軀干保持抓水姿勢,背闊肌呈繃緊狀態,手臂保持伸直起到牽引作用,由于槳葉和腳尖的支撐力使運動員的臀部略微從滑座上抬起。滑座向船頭方向移動到滑軌的四分之三時,發力肌肉迅速從股四頭肌轉換到臀大肌和股后肌群,腰部、背部、手臂同時平行用力于船頭方向,給船于最大的加速度。直到腿部完全伸直腳掌支持于腳蹬板,腰背部稍向后傾,肘部向身體兩側支撐,小臂呈槳柄的延長線。達到腿、背、手三股力量同時結束,運動員的體重完全壓在滑座上,把反作用力傳導于槳葉,達到船速的最大值。
3.1.4 按槳出水
按槳出水的好壞影響到給船速帶來的多少減速,以雙槳為例。在拉槳結束階段腳掌支撐于腳蹬板上,此時槳柄是距離船尾最遠距離的時刻。槳柄位于胸部下方5厘米處,由小臂帶動手腕輕輕下按到槳葉下沿完全離開水面,手指微轉帶動槳柄轉動到槳葉橫于水面上方,由肩、上臂、前臂、同步均速伸展,把槳柄推向船尾方向,臀部和腰部開始繞骸關節軸轉動,腰部向船尾移動,直到回槳階段開始。此時一個劃槳周期結束。
3.2 賽艇運動入門教學
3.2.1 抬艇
抬艇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以八人艇為例,首先八個人要對等分別位在船體兩側,站在槳架和撐桿中間的位置,聽舵手指揮,聽到口令后雙手在龍骨處上抬,放于靠近船體一側的肩膀上,腳步跟其前面的隊友,步行至碼頭以后,聽舵手口令雙臂上舉把艇舉過頭頂,雙手抓住船舷從靠水一側慢慢下放直到船底接觸水面。
3.2.2 上艇
艇放于水面,然后脫掉自己的鞋子并擺齊。左右槳隊員各自拿好所對應位置的槳(右槳槳桿上貼有紅色標記,左槳標記為綠色)。把槳按照槳盤靠近船舷一側放入槳拴中,并擰緊槳拴帽。然后靠近碼頭一側槳位的隊員按住自己的槳柄以便幫助外側隊友上艇,舵手踩在船艙并坐在舵手位置即可。外側槳位隊員上艇時應用手把滑座后移,露出滑軌之間磨砂的位置,腳踩磨砂位置上船并快速坐到滑座上,然后把外側槳拴帽擰緊,單手握住槳柄,另一只手穿艇鞋。最后靠近碼頭一側隊友準備上艇,腳站在撐桿的外側重復之前隊員的動作上艇,并離開碼頭。
3.2.3 起水
艇靠于碼頭后,由貼近碼頭一側槳位的隊員單手握住槳柄后,彎腰起身單腿邁過槳架著力于碼頭后,另一只退跟上。然后蹲下雙手按住槳桿幫助另一側隊友上岸,另一側隊友先把槳拴帽擰開,按之前隊友所做動作流程上岸。最后所有隊員穿上自己的鞋子并把槳拆下整齊擺放于碼頭上。
3.2.4 放艇
所有隊員按照每個槳位的槳架和撐桿中間的位置站在碼頭一側,隊員雙手分別握在船舷兩側,聽舵手口令一起用力垂直用力把艇抬離水面至腰部,按舵手口令一起舉過頭頂后按照交叉順序各自放于靠近船舷一側的肩膀上,腳步跟齊至艇架后,放于艇架上并清洗船艇。
4 數字信號教學
4.1 口令的設置
在水上會把要做的四個階段分節為3個步驟,對應3個口令。
(1)口令設為數字“1”,技術動作為初始位,指運動員坐于艇上,腿部完全伸直,手臂完全伸直,腰部呈前傾狀25-30度,手握槳柄垂直于小腿中上方的位置,槳葉轉到垂直于水面的角度。
(2)口令設為數字“2”,技術動作為回槳階段,股后肌群和臀大肌發力,膝關節逐漸彎曲上升,滑座勻速向腳跟方向移動。期間手臂保持完全伸直,背闊肌成完全伸展狀。回槳期間屈膝45度時手臂向兩側沿槳拴柱轉動方向伸展,期間保持槳盤貼緊于槳拴,直至腳后跟從腳蹬板上抬起,小腿垂直于船體。
(3)口令設為數字“3”,技術動作為拋入水、拉槳、按槳出水三個步驟鏈接在一起的一個動作,動作完成后回到初始位口令“1”的位置。
4.2 口令的應用
對于新手而言坐在船上是會很緊張的,首先由隊員把槳平放于水面上(以下簡稱“平槳”),教練員左右輕晃船身,讓隊員知道船是不會翻的,消除內心顧慮。接下來教練員平槳,其他隊員定位到口令“1”的位置,所有隊員動作標準以后由教練員發出口令“2”,其中隊員可能有跟不上 或對不齊的情況,教練員待所有隊員到達指定動作位置后發出口令“3”,口令“3”做完以后賽艇的一個基本運動周期結束。教練員重復口令50次后,隊員會產生基本肌肉記憶,可以把口令“2”和“3”進行融合,統一為口令“3”,教練員繼續重復“1”“3”口令50次后,把“1”“3”口令合并為口令“1”,這樣做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隊員聽到“1”后就會做出一個完整的賽艇技術動作。
4.3 口令的幫助
對于賽艇運動而言,團結一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對于新手來說劃好一個完整的動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再和身邊的隊友保持一致是更困難的事,有一套完整的口令和指導模式可以幫助新手在同一時間里做相同的動作,可以大幅度的減少學習的時間,也能提高動作的統一性,隨之也會更容易的學會賽艇這項運動。現階段賽艇初學者訓練方式方法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如路上劃船器(測功儀)訓練法、拉槳池訓練法、多人艇訓練法、單人艇教訓法,其中民間多用方法為多人艇訓練和劃船器訓練,專業隊則都會使用。
5 結語
首先應該思考賽艇初學者技術動作訓練的探析的重要性,進而開展賽艇入門指導方法的研究。以便更加系統和專業的幫助初學者熟練地掌握賽艇技術中回槳、入水、拉槳、出水所組成的周期性循環動作,再到抬艇、上艇、起水、放艇這一系列操作都需要更加的完善。使愛好者們獲得更加專業有效的指導,也可以為我國高校賽艇和民間賽艇俱樂部的訓練及推廣提供技術支持,為我國賽艇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上海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