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艷
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開展這項教育,能夠讓學生注重生活和關愛生命,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享受生命。所以,為了更好的實現生命教育的目的,就要在生命教育課程中采取主題教育的方式,融入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可以體驗不同主題的生命教育。防溺水也是一個主題,預防和減少溺水事故是全社會的責任,通過教育和預防能夠有效的避免百分之八十事故的發生,基于此,本文就分析了防溺水生命教育體驗式教學的實踐。
廈門市是沿海城市,每年都有很多的溺水事故發生,要想避免和減少溺水事故的發生,就需要從小對學生進行防溺水意識的培養,讓他們能夠掌握水上自救技能,所以,給學生開展水上安全教育是實現預防溺水的關鍵。
1 實踐教學法
就是在生命體驗式教學中把學生的直接經驗作為切入點,讓學生親身體驗,通過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把抽象、概念性的知識變成科學的認識以及動手實踐能力。比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教授的內容,教師可以給學生穿上專業救援服,讓他們能夠體驗常用到的救援設備,讓他們在體驗互動中掌握救援的相關知識。
教師還可以把學生帶到學校的游泳池,將教學場地從課堂變成游泳池,讓學生實際體驗,學會自救以及施救的科學方法,讓他們能夠在水中利用漂浮物、應用水瓶以及衣服等東西實施自救。在學習心肺復蘇時,教師要先給學生講解心肺復蘇的整個流程,教師要親自給學生示范,讓所有學生都可以體驗一遍心肺復蘇,在實踐中總結操作過程,直到學生們都可以掌握正確的心肺復蘇操作。這樣的教學氛圍也比較活躍、有趣,學生也能夠積極的參與其中。
2 仿真模擬場景
為了促進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開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珍愛生命遠離溺水傷害的重要性,體育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防溺水體驗式教育活動。比如,游泳常識、溺水時的緊急救援教育、游泳時發生緊急情況的處理和自救、周邊溺水事故情況分析等等,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學習這些知識,提升他們的防溺水能力。通過體驗式教學,能夠讓學生深刻的認識到溺水的危害性,意識到要珍愛生命,還能夠學習防溺水的自救以及他救的正確方法,讓學生時刻謹記,遠離溺水的傷害。這樣學生不僅可以自己做到不私自游泳,遠離溺水傷害,還能夠勸阻身邊的伙伴不要自己游泳,學會合理救人。
3 互動交流,加強學生的認知
教師可以設計教學情境,啟發學生的感悟,或是基于開展活動引導學生進行體驗,這些都是開展生命教育的有效措施。還需要注重互動交流,讓教師和學生能夠實現共同發展,這才是生命教育的終極目的。體驗過程就是讓學生自己經歷和參與到過程中,進而引發他們的思考以及感悟。互動交流就是要讓學生積極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基于師生之間分享、討論以及探究,互相學習以及啟發,形成心靈上的共鳴,讓學生可以做到自我教育,將體驗獲得的理解認知進行內化,變成自己的思想,落實到行動上。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全面的總結,并進行點評,讓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防溺水和自救、他救的有關知識和技能,加強學生的認知。
4 升華認知,踐行體驗
體驗式生命教育的目標注重的并非是嘴上說說,或是知道某個道理,而是要讓學生在遇到事情時可以理性的進行對待。所以,學生在學習中要慢慢把體驗中獲得的感性知識,變成自己的認知,指導學生的行為。也就是基于設計情境或者是開展實踐體驗式活動,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感悟體驗,再利用課堂或是其他教學平臺,在師生間互動溝通,相互交流心得,促進知識和技能的內化,讓學生掌握防溺水知識以及技能,同時遠離溺水傷害。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學生的生命教育中滲透體驗式教學具有積極影響,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和生命場景體驗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教學中,鼓勵教師和學生間、學生和學生進行溝通,讓他們在學習以及體驗中感悟和思考,提升他們的信心;還能夠對學生的情操進行陶冶,讓他們對于生命中的情感能夠獲得升華以及凈化。基于體驗式課程教學,讓他們在體驗中學習生命成長規律,思考生命意義,進而樹立健康的人生理念,可以學會珍愛生命;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在教學中討論相關生命教育問題,營造良好的課題氛圍,讓學生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讓他們實現快樂學習。所以,教師在防溺水生命教育中就需要有效的運用體驗式教學,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充分實現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廈門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