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晨曦
《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提出了以“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構建體育教學單元的方法。即以技術教學為基本主線,貫穿以“用該技術發展體能的方法”作為教學內容的體能發展和“該技術的運用方法”作為教學內容的實踐運用。根據多種形式的折返跑練習方法的教學內容安排,思考從技術維度進行探索設計,通過精心設計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 教材分析
根據水平二四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及浙江省指導綱要的要求,關注“教材三個一”在課堂中的有效的落實。所謂“教材三個一”,即:有單一的身體練習和以此為核心的組合練習、游戲或比賽等。
多種形式的折返跑單元計劃為:第一課時折返跑的動作方法;第二課時折返跑的練習方法1;第三課時折返跑的練習方法2;第四課時折返跑的運用方法。
本課選擇折返跑的動作方法為教學內容,以菱形接力跑游戲為教材內容。本教材競爭性強、有一定的難度,是水平二學生非常喜歡的內容之一。本節課為第一課時,設計的重點是側身急停,降重心。難點是轉身蹬地,啟動快。
2 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肯動腦筋,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意識逐步增強,有較高的體育興趣和較強的模仿能力。班上有一批體育骨干,但也有少數同學由于身心上的差異,參與體育活動不積極。
3 自制器材及課的設計
3.1 自制體育器材
針對學生設計側重“技術”維度練習的自制體育器材,器材設計如圖:
自制器材組成部分:六邊形敏捷圈三個、夾子三個、皮筋一段、鈴鐺一個、15cm跨欄架一個。
3.2 課的設計思路
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本次課的教學過程分為開始部分(5-6分鐘),基本部分(28-30分鐘),放松部分(4-5分鐘)。
在準備部分進行熱身活動時結合小學四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將折返跑的降重心動作編進韻律操,配上節奏鮮明、動感十足的音樂,師生一起進行找節奏練習。結合音樂的練習既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又達到熱身的目的,為主教材的教學埋下伏筆,為下面的體育學習做好準備。
在設計教學方法上注重多樣性。根據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教學原則,首先設計的是折返跑的輔助練習,如原地左右腳弓步移重心、原地左右腳跨步移重心等;接著設計走三至五步觸碰鈴鐺的練習,利用圓圈、大腳印,強調“側身急停,降重心”;然后由走到跑,設計10米距離折返跑觸碰鈴鐺的練習。練習時將鈴鐺設置成不同位置,比如由高鈴鐺到低鈴鐺,由近鈴鐺到遠鈴鐺等通過設計合理又高效的練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邊體驗邊思考,逐漸形成正確的技術動作,具體練習方法設計如下。
4 練習方法列舉
4.1 原地左右腳跨步移重心練習
練習方法:配合音樂節奏,1-4拍原地小跑,5-8拍弓步移重心同時進行頭頂擊掌、雙手叉腰、手撐膝蓋、手觸地面等不由高到低的練習。
練習目的:跨步降重心。
練習要求:跨步動作快。
練習評價:該練習是技術維度練習。經過觀察,發現音樂能激發學生模仿興趣、節奏鮮明的音樂對學生的動作節奏也有益處、水平二的學生模仿能力較強。
4.2 三至五步跨過圓圈踩腳印練習
動作方法:將鈴鐺架擺放至鈴鐺在上方,聽哨聲出發,走三至五步,一腳跨過圓圈,踩準腳印,同側手輕觸鈴鐺后,起身返回。
練習目的:跨步側身降重心。
練習要求:踩上腳印,輕觸鈴鐺。
練習評價:該練習是技術維度練習。腳印對急停位置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圓圈對跨步動作起規范作用。
4.3 十米折返跑觸高鈴鐺練習
練習方法:將鈴鐺架設置成至鈴鐺在前上方位置,聽哨聲,快速啟動,在另一端跨過圓圈,踩準腳印,輕觸鈴鐺,快速返回。
練習目的:跨步側身急停。
練習要求:急停踩上腳印,輕觸鈴鐺。
練習評價:該練習是技術維度練習。通過10米折返跑實踐,看出圓圈、腳印的設計有效合理。
4.4 十米折返跑觸低鈴鐺練習
練習方法:將鈴鐺架擺放至鈴鐺在下方,聽哨聲,快速啟動,在另一端跨過圓圈,踩準腳印,輕觸鈴鐺,快速返回。
練習目的:降重心。
練習要求:踩準腳印,降重心輕觸鈴鐺。
練習評價:該練習是技術維度練習。利用輕觸低鈴鐺的練習手段設計,達到較好的降重心效果。
4.5 十米折返跑觸遠鈴鐺練習
練習方法:將鈴鐺架擺放至鈴鐺在遠方,聽哨聲,快速啟動,在另一端跨過圓圈,踩準腳印,輕觸鈴鐺,快速返回。
練習目的:降重心,轉身蹬地啟動快。
練習要求:轉身蹬地快速。
練習評價:設計增加跑距的練習,為學生設置瞬間加速空間,優化蹬地后快速啟動練習,學生實際練習情況較理想。
4.6 原地小步跑折返跑
練習方法:前面同學出發之后,后面的同學立刻在原地做小步跑,當前面的同學返回擊掌后方可出發。
練習目的:設計組合練習,增加學生運動量。
練習要求:先原地小步跑再擊掌出發,跑時需快速擺臂。
練習評價:該練習是體能維度練習。該組合練習提高練習密度,活躍課堂氣氛。
4.7 連續多次折返跑練習
練習方法:將鈴鐺架前的圓圈移動至起跑線之前,拿出撲克牌,準備時前腳踏進圈,后腳放后,哨聲向后向前跑,按照碰鈴鐺—放牌—碰鈴鐺—拿牌—碰鈴鐺—沖刺返回的順序進行折返跑練習。
練習目的:發展學生體能,鞏固主要教學內容。
練習要求:撲克牌必須放在圓圈內,不能隨意丟進圈,以擊掌/傳遞紙牌的形式將接力進行。
練習評價:該練習是體能維度練習。該方法的設計增加了練習趣味性,讓學生在玩中進行折返跑動作方法的鞏固練習。
4.8 菱形接力賽
練習方法:組織8路縱隊調動成4路縱隊,將場地器材設置成菱形,學生依次拿出套在標志桶中的圓環,分別觸碰兩次鈴鐺后套圈,之后返回接力區。
練習目的:側身急停,降重心;轉身蹬地,快啟動。
練習要求:每位同學必須遵守規則,要運用到所學折返跑知識,觸碰鈴鐺、拿取圓環均應體現折返跑動作方法,比比看哪一組跑得快,放得好。
練習評價:該練習是運用維度練習。學生能在游戲中運用到所學折返跑的動作方法。
5 教學結束階段
結束部分選用先放松后小結的形式。學生跟隨體育教師示范在舒緩的音樂伴奏下進行韻律操放松,通過放松部分使學生生理指標逐漸恢復到相對穩定的水平。最后小結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情況,指出閃光點與不足,關注學生身心放松。
(作者單位:浙江省衢州市實驗學校教育集團新湖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