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馨
隨著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各大高校也逐漸將體育融入到課程當中,散打作為我國傳統的武術項目,隨著武術散打課程在高校中不斷開展,相繼出現了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的運動損傷,本文通過散打在高校中的實際教學分析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并提出一系列預防運動損傷的辦法以供參考。
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使得體育融入到各大高校的課程當中,高校開設散打課程對學生身體各方面的素質都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是學生本身素質達不到練習散打的基本要求,不但使學生無法掌握散打技術動作,更有可能在訓練中出現受傷,因此尋求合理的方法,使學生從訓練中找到樂趣才能讓武術散打的作用最大化。
1 高校散打運動損傷的狀況
根據目前各所普通高校練習武術散打的狀況可以看到,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了運動損傷的出現。主要就是性別的差異導致的運動損傷,男生骨骼發育成熟之后比較健壯,與女生相比,男生身體素質較好,再加上男生比較好動,能夠很快的掌握散打動作。相較于男生而言,由于女生的骨骼和身體結構導致體質較為柔弱,在從事散打運動時更容易受傷。
學生在練習武術散打初期,由于對散打沒有足夠的認識,動作不規范和身體綜合素質較差,再加上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運動損傷。武術散打本身就是對抗性運動項目,學生沒有較好的抗擊打能力,在訓練時可能會對學生心理產生一定的壓力,大大增加了運動損傷的幾率,但并不會造成較大損傷,主要是學生本身并沒有很強的打擊力。
2 造成高校散打運動損傷的原因
2.1課程安排的不合理
從課程安排來看運動損傷的原因,主要就是教師過分看重整體,而忽視了個體差異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各不相同,對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不夠重視,在實際教學中會出現由跟不上課程或完成不了動作產生的心理壓力,同時增加了運動損傷的幾率,這種過于強調共性的觀念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和武術散打在高校的開展。目前大多數高校的武術散打課程對學生的基本功訓練安排較少,針對大學課程,教師也沒有突破性的意見和較為系統的課程,缺乏引導學生主觀能動性思維。因此,在這種散漫的氛圍中,不但達不到學習效果,而且還間接性的增加運動損傷的幾率。
2.2前期準備活動不充分
在做準備活動時沒有讓身體達到激活狀態,也是導致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數教師對于課前的準備活動不夠重視,學生在課程開始前沒有足夠的準備活動,身體各機能沒有處于興奮狀態,協調性以及思維無法及時調整,整體機動性不強,這時教師如果立即進行訓練活動,不僅會產生肌肉拉傷等運動損傷,而且還會出現機體損傷的現象。尤其在北方的冬天,身體各關節都處于低迷狀態,骨骼更加脆弱,如果準備活動不到位,無法使身體達到興奮狀態,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2.3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不高
較好的身體素質在武術散打運動中可以有效的降低運動損傷的出現。很多學生的身體素質不能夠滿足武術散打的項目要求,學習技術動作時,與其他學生相比較慢,而且在運動中對力量的把控不夠,肢體不協調和柔韌性較差,導致學生做出來的動作非常僵硬。學生身體素質差,在實踐訓練時很難完成各項動作,導致在訓練中由于身體素質的原因出現運動損傷。
除了身體素質之外,學生的心理素質較低也是導致運動損傷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實戰訓練時,如果學生沒有較好的心理素質,面對局面上的形式不能夠從容應對,就很容易亂出動作,這種漫無目的的出動作往往會與對手出現磕磕碰碰的現象,從而導致運動損傷問題的出現。
2.4缺乏安全意識和醫務監督
對學生沒有進行訓練安全教育就開展武術散打教學,使學生沒有形成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導致在訓練中出現受傷或是致使他人受傷的現象,特別是進行摔法動作練習時,沒有足夠的保護意識很容易出現受傷或者是骨折的情況,如果對運動損傷不加以處理或者是處理不及時,就會導致運動損傷的加重。
學生在進行運動訓練時出現的運動損傷,作為教師應該及時發現并對機體的運動損傷做出正確的判斷,由于部分教師的疏忽大意亦或是對學生不夠關心,使學生參加運動訓練。武術散打本身作為對抗性運動項目,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導致運動損傷的出現,學生發生運動損傷時沒能及時發現并接受治療,將會使學生的損傷進一步加重。
3 高校散打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3.1合理的散打課程安排
在課程安排時應注重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保證學生在訓練中能夠掌握散打技術,同時,根據整堂課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運動量,避免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過早出現體力透支的現象,使學生的身體始終保持興奮狀態,減少運動損傷的出現。在訓練時多與學生互動,通過了解學生的狀態調節課程內容強度,有利于促進課程的有效進行。學習課程結束時,學生身體的精神和肌肉都處于緊繃狀態,因此,做好學生的放松工作,有利于接下來課程的有序開展。
3.2重視課前準備活動
散打課程前充足的準備活動可以有效避免運動損傷,散打作為競技性對抗項目,對學生的身體有一定要求。在課程開始前,應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做一些針對性的準備活動,通過教師帶領學生做一些專業性熱身動作,一方面促進學生身體的預熱,使機體各方面達到最佳狀態;另一方面通過趣味性的熱身動作調動學生的情緒狀態。根據學生情緒和學習動作的難易程度來調節活動時間的長短,學生情緒大,如果學習動作簡單,可適當延長準備活動時間;反之則減少活動時間。對課前準備活動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針對所學內容采取針對性的活動計劃,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散打技術,而且還大大降低了學生出現運動損傷的幾率。
3.3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
由于學生素質較差,在實際的武術散打訓練中,很多動作都做不到位甚至無法完成,如果還一味的練習散打都將會是無用功。教師應把重點放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上,引導學生多從事體育活動,例如進行力量訓練或跑步等活動增強學生的力量和耐力,為后續的武術散打訓練奠定基礎。此外,在訓練中還要讓學生掌握散打知識,使學生更加了解武術散打,有利于在訓練中學生對動作的掌握,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到有些運動損傷是無法避免的,要用積極的態度對待運動損傷,不能因為受從而打消學習的念頭,培養學生不怕吃苦的精神。
3.4增強防范意識和完善醫務監督
在運動損傷的防范意識方面,教師與學生都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首先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并對學生身體狀態等方面深入了解,在發生運動損傷時及時進行有效處理,避免傷勢加重或是二次受傷的現象;其次,教師應增強對運動損傷的意識,對于散打技術動作進行規范性教學的同時,還要對學生科普散打運動中的安全知識以及出現運動損傷時的處理方法。
為確保學生進行散打訓練時的安全,除了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外,還要有相應醫務監督,監督主體不僅僅只有醫務人員和教師,學生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自身的機能等方面做出檢查,如身體出現狀況,應及時進行有效措施進行救治。教師要時常對訓練器材以及環境進行檢查,以保證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訓練。
4 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高校學生出現運動損傷往往是由于課程的不合理、準備活動不充分、自身素質不高、缺乏安全意識和醫務監督導致,對教學中出現的運動損傷不進行及時處理,很有可能造成傷勢加重或二次受傷的現象。因此,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重視課前準備活動、適當調整課程、增強防范意識和完善醫務監督五個方面進行預防,在提高學生散發技術的同時,有效降低運動損傷現象的出現。
(作者單位:北京體育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