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帥
足球運動是一項廣受歡迎的多人團體的運動項目,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廣受人民群眾的喜愛,但長期以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足球運動一直是我國的體育弱勢項目。隨著國家“足球強國”戰略目標的提出,如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對足球進行高效的教學訓練,成為了重要的研究課題。高校足球教學中針對教學和訓練方法進行研究,能夠有效提高足球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不僅能夠更好的普及足球運動,也能夠為國家提供更多的后備人才。
自宋朝開始,中國以“蹴鞠”為足球原型的運動已經廣受歡迎,因此,足球運動在我國有著深厚的發展歷史。作為一項多人團體的運動項目,足球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和競技性,深深的吸引著廣大的足球愛好者。大學生作為走在時代前沿的群體,擁有眾多的足球愛好者,如何在高校做好足球教學和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并且對于推廣足球項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在學習和訓練的過程中受到體育精神的熏陶,更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在走入社會后更加適應社會需求。
1 高校足球教學與訓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1 教學模式相對單一
當前大多高校都將足球教學科目作為選修項目進行教學,一般學生只接受一學期的教學,通過考試之后就不再學習,對于大學中的足球愛好者來說,選修課程學習結束之后,要想再接受訓練,就只能加入足球社團或者加入校足球隊。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校足球隊隊員的選拔強調專業,大多數足球愛好者由于沒有接觸過正規的足球訓練,難以達到校隊的標準。足球社團的訓練相對簡單,無法滿足球愛好者的訓練和學習需要。因此,由于學校教學模式的單一導致學生接受學習和訓練的途徑缺失,導致足球教學和訓練的有效性難以提高。
1.2 教學方式缺乏針對性
大多數高校足球教學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案和相應的訓練計劃,由于大多數學生只接受過基礎的足球教學和訓練,教師難以進行專業而深入的講解,但也有一些學生接受過相對專業的足球訓練,也有較強的足球訓練基礎,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缺乏針對性,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運用統一的標準進行教學。
1.3 考核評價不具備客觀性
在對學生的學習和訓練效果進行考核的過程中,主要依靠學生平時出勤和期末考試,并且期末考試的內容相對簡單,僅僅是針對一項基本的技術動作進行考核,這種考核方式缺乏全面性,難以客觀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教學和訓練方法的改革不具備指導作用,也無法鞏固學習和訓練的效果。
2 高校足球教學與訓練新方法的探析
2.1 將足球訓練和足球文化理論結合在一起
高校足球教學與訓練過程中,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術動作戰術技巧,除此之外,還要讓學生通過足球運動感受現代足球的魅力,并且受到體育精神的感染,樹立終身運動的理念。因此,在探究足球教學與訓練新方法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足球教學的兩個目標,教師才能更好的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足球教學的特點創新教學和訓練方法。在實際的教學與訓練過程中,教師將足球文化與足球教學訓練結合起來,能夠讓學生從文化的角度重新認識足球,深刻感受足球運動的魅力,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學生不斷的進行訓練和學習,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訓練和學習的效果。
2.2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校足球愛好者的群體分為兩種,一種是學生自身接受過較為專業的足球訓練,擁有較高的運動技巧和一定的戰術水平,對于這類學生而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沒有進行更加深入的教學和更加系統的訓練,則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效果和訓練質量不佳。另一種學生則與之相反,本身受足球文化的影響,但沒有接受過專業而系統的訓練,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過于深刻,訓練過于系統,會導致學生認為足球學習較難,因而失去興趣乃至放棄出去學習。針對這樣的群體特征,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吸引學生進行深入學習,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的進行深入學習。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清楚學生的足球運動基礎,然后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在課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場簡單的友誼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認真觀察學生的運動水平,將學生進行分組,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和訓練策略,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提高教學與訓練的針對性。
2.3 合理運用以賽代練的訓練形式
高校階段的學生在身心發展規律上趨于成熟,智力水平也處在發展巔峰,因此,教師教學的各項技術動作,學生很容易就能學會,并且能夠積極用于實踐中,但足球中的一些戰術和基本的技術動作要通過長期的訓練才能夠熟練運用,并且將其運用于實踐當中。因此,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訓練一直是教師深入研究的問題,結合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運用以賽代練的訓練模式,能夠有效提高訓練質量。通過以賽代練,學生在實際的比賽情境中,能夠加深對所學技術動作和戰術的運用,并且在競爭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足球運動的魅力。由于足球運動的競技性和競爭性,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面對真實的競爭和防守,能夠靈活運用所學戰術,并且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深刻感悟足球運動所包含的體育精神。值得注意的是以賽代練的訓練模式是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教學情境中,因此,教師在應用以賽代練訓練時,要結合足球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訓練,才能取得相應的效果。
2.4 創設良好的足球教學訓練氛圍
足球運動文化氛圍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足球教學與訓練的過程中,學校要營造濃厚的足球文化氛圍,通過外部環境的長期影響,使學生能夠積極投身到足球學習訓練活動中,從而提高學習和訓練的效果。例如學校可以定期舉辦足球比賽,或者以足球運動為主題進行校際交流,通過舉辦足球比賽,能夠更好的強化學生的訓練效果,在校際交流活動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夠使學生交換學習方法和訓練方法,提高學生的實際訓練效果,而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能夠交換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2.5 拓展足球教學與訓練的途徑
一方面,在課程設置上要給予足球運動更多的課時,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足球學習,另一方面,在校足球隊和校園足球社的基礎上,要增設校園足球俱樂部,通過舉辦校園足球俱樂部,讓更多的足球愛好者有學習和訓練的場地,獲得更多的學習與訓練指導。為此,學校還要組建專業的教師隊伍,做好足球俱樂部的建設,使之更好的促進教學與訓練的效果。
3 結語
在高校進行足球教學與訓練能夠更好的普及和推廣足球運動項目,在教學與訓練的過程中,要不斷拓展教學與訓練的途徑,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踐應用,使學生體會足球運動的魅力,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與訓練的效果。
(作者單位: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