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羅琴
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速度比較快的一個階段,適當的體育鍛煉對于其身體的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體育教學之時,教師可以采用一些簡單易學、趣味性較強的體育運動方式來增強小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為其身體發育提供良好的保障。而跳繩運動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很好的鍛煉身體,還具有一定的游戲性質,能夠充分喚起小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都非常有益。基于此,本文對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跳繩運動的方法進行了探索。
1 跳繩運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意義
1.1 跳繩有助于增強小學生的體質
跳繩運動本身屬于非常有益的一種健身運動,在跳繩之時可以起到鍛煉全身的重要作用。跳繩運動有助于改善小學生的心肺功能,提升其身體靈敏度、身體協調能力,還能增強其全身多個部位的肌肉力量。跳繩之時的搖繩能夠鍛煉小學生的臂力,跳繩則是能夠鍛煉其彈跳力,通過搖、跳之間的配合能夠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對小學生身體的調節支配功能,重復性的跳繩運動對于小學生的心血管、呼吸等系統,以及內臟器官發育都非常有益,堅持跳繩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體質的增強。
1.2 跳繩有利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跳繩不僅對小學生的體質發展有益,同時對其心理發展也十分有益,能夠調節和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展。堅持跳繩可以幫助小學生放松身心,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跳繩還能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以及團結合作的意識。跳繩并不只是一個人的運動,可以雙人、四人、多人共同合作進行跳繩,在此過程中小學生需要彼此互相配合,這對于小學生團隊協作、交流溝通等各項能力的培養有利,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幫助其形成終身鍛煉意識。而這些都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2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跳繩運動的方法
2.1 生動的導入
生動的課堂導入是獲得課堂教學成功的前提條件,在跳繩運動的開展同樣如此。小學生的大腦神經發展還不夠成熟,神經興奮和抑制能力的發展不均衡,因此其興奮點非常容易轉移,也就是說無意注意仍舊占據著主導地位,這也導致小學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這就要求教師在體育教學之時,采取較為生動的導入方式來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才能保證后續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些跳繩運動的視頻,特別是一些趣味性較強的花樣跳繩視頻,以此來激發出學生對跳繩運動的興趣,這樣學生就會將注意力轉移到跳繩學習當中,跳繩運動的教學也就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這種導入方法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親身示范的方式,通過一些花樣跳繩動作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也能獲得較好的課堂導入效果。
2.2 有趣的練習
課堂導入完成之后,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跳繩運動技巧,之后通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達到讓學生熟練跳繩運動技巧、鍛煉身體的目的。在跳繩練習之時,為了充分喚起學生參與跳繩練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跳繩游戲,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練習所學的跳繩技巧,同時還能獲得快樂、增強體質、調節心理狀態等。教師在跳繩練習之時,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選擇能夠調動其積極性的游戲訓練方式,比如將唱歌、數數等融入到跳繩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小學生設定跳繩目標,如果達不到目標就要為大家唱一首歌,或者是讓小學生兩兩一組,一個人跳繩一個人數數,數錯了也要表演節目。這樣的跳繩練習方式能夠讓體育課堂氛圍變的熱烈、愉快,從而充分調動起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進而獲得良好的練習效果。
2.3 快樂的比賽
為了充分激發起小學生對跳繩運動的興趣,同時鼓勵小學生在日常也能堅持跳繩鍛煉,教師可以定時在體育課堂上安排一些小型的跳繩比賽,以此來檢驗小學生的跳繩學習成果,并且進一步催生其堅持跳繩練習的決心。為了保證比賽結果的公平,在跳繩比賽時可以讓男生、女生分別進行比賽。除了常規的單人跳繩比賽外,還可以安排雙人跳繩比賽,甚至是安排小學生進行花樣跳繩表演。通過豐富多樣的比賽方式能夠進一步激發起學生進行跳繩練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讓學生找到新的訓練目標,比如學習花樣跳繩。
2.4 分層式教學
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根據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等進行分層式教學。比如,對那些身體素質相對較好,而且本身具有一定的跳繩運動基礎的學生,可以為其安排一些難度較高的訓練,這樣可以讓其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進步;對于那些體質一般、沒有跳繩運動基礎的學生,則是要循序漸進,先從簡單的跳繩訓練開始,隨著其體質增強、跳繩技能提升,再逐漸加大訓練難度,從而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跳繩是一種比較簡單的體育運動,跳繩有多種花樣,能夠充分調動起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國內很多小學在體育教學之時都會開展跳繩運動,而跳繩運動的開展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教師在跳繩教學之時可以通過生動的導入、有趣的練習、快樂的比賽、分層式教學等方式來保證跳繩教學的效果。
(作者單位:1.日照市金海岸小學;2.東莞市長安鎮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