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凡
在高校教育中,體育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提倡全民健身、全民運動的熱潮下,更加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由于高校學生體育活動狀況對其全面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而課外健身作為學生日常健身活動的重要部分,應當對其狀況產生重視。為充分發揮高校體育課程的積極作用,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體育思想觀念與意識,對其課外健身現狀進行調查,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具有必要性。
課外健身活動實際上是對體育課程課內知識的一種延伸與補充,同時也是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目標任務的重要途徑,能夠有效實現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提升。同時大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課外健身,能夠有效實現其身體素質的提升,促進其全面發展,甚至能夠有效的緩解其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面臨的緊張與壓力,推動學生人格素養的提升。
1 大學生課外健身現狀
1.1開展課外健身活動的動機
根據對部分大學生的健身態度抽樣調查,可以發現71.11%的學生對于課外健身活動持有積極態度,認為開展課外健身活動對個人具有積極影響。而通過對大學生課外健身動機進行調查,可以發現53.52%的學生為追求身心健康、12.19%的學生為豐富文化生活、8.34%的學生為陶冶情操、5.63%的學生為娛樂交往、20.32%的學生為體育達標與考試。總體來看,其開展課外健身的目的都是積極向上的,能夠為高校課外健身活動的開展打好基礎。但部分學生開展課外健身具有強烈的功利性目的,不利于學生整體體育思想的養成,應當及時糾正,幫助其了解開展健身對個人發展的積極作用。
1.2開展課外健身活動的頻率
通過問卷形式對大學生日常生活中開展課外健身活動的頻率進行調查,可以發現不開展課外健身的學生占4.7%、每周一次的占17.05%、每周2~3次的占55.61%、每周4~5次的占9.30%、有時參加有事不參加的占13.20%。對以上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出,雖然大部分大學生對課外健身持有積極態度,但其認識與實際行動之間還存在明顯差距,意識與行為之間沒有真正統一。因此,高校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將健身想法付諸實踐,養成良好課外健身習慣,以實現個人身心全面發展。
1.3通常選擇的課外健身活動項目
根據調查,高校內部男大學生開展課外健身時,往往選擇具有對抗性、競爭性、挑戰性的項目,例如籃球、足球、機械鍛煉等,通常還會選擇一些無氧運動。而女生則偏向于對抗性與競爭性較少,比較需要耐心與靈活性的健身項目,例如羽毛球、健美操、舞蹈,或者其它有氧運動。對于大學生而言,其選擇的健身項目通常器材簡單、運動強度可控、資金投入少、易操作,能夠盡可能減少場地與資金的限制,同時能夠獲得一定健身體驗。
2 大學生課外健身的影響因素
2.1健身經費不足
健身經費是制約大學生開展課外健身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部分學生不具備充足資金去健身房等專業場所開展健身活動,其健身指導者主要為體育教師而非私人教練。由于經費制約,其課外健身通常是對體育課內所學知識內容的延伸。另外,高校內部經費不足也對學生課外健身具有很大影響,許多高校將經費完全使用到教學環境改善上,卻忽略體育活動的開展,甚至體育經費投資不足1%。甚至可能由于學校經費緊張,出現減免體育資金的情況。導致各項體育活動難以開展,難以為學生課外健身提供良好指導,高校內部也難以開展健身活動,不利于學生整體課外健身意識的養成。
2.2校園運動設施缺失
社會的不斷發展促使學生健身意識逐漸進步,其健身需求更加明顯,對高校內部健身環境也提出新的要求。但目前,許多高校仍然不具備完善健身場所,現代化操場與室內運動場都沒有開始建設,其健身器材也較為陳舊、單一。同時,由于體育健身場所的不足,甚至出現體育課內健身活動與課外健身活動之間發生明顯矛盾的情況,嚴重制約學生課外健身的進行,也不利于培養學生課外健身積極性。因此,為鼓勵大學生積極開展課外健身活動,高校應當完善內部場地與器材,為學生提供良好健身條件。尤其是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其運動場所與運動方式容易收到硬件設施的影響。因此,高校應當注重該因素,通過硬件設施的完善積極鼓勵學生開展課外健身。
2.3課外健身缺乏指導
豐富多樣的課外健身活動更容易吸引大學生鍛煉興趣,雖然部分學生具備開展課外健身活動的意識,但其不會選擇課外健身形式,導致其在健身過程中容易出現運動損傷、運動疲勞等情況,不利于學生課外健身開展,也不利于學生整體身體素質的提升。同時,受到課內體育教學的影響,由于其教學內容較為單一,在學生不具備另外專業指導的情況下,通常都會選擇教師所提供的健身建議,這導致其開展課外健身的形式更加單一。另外,高校通常沒有針對學生課外健身活動的指導方案,學生課外健身處于一種散亂無序的狀態,加上體育教學影響范圍有限,學生不能正確開展課外健身。長時間無目的、無方法的課外健身會導致學生喪失健身興趣,甚至放棄課外健身。
3 結束語
通過對大學生課外健身現狀與影響因素進行調查,不難發現,目前大部分大學生不具備主動開展課外健身的意識,同時也更容易受到校園體育運動環境與個人思想因素的影響。這不僅是對大學生課外健身狀況的一次了解,同時也為之后體育教學課程的開展提供參考,能夠進一步促進高校體育課程質量的提升,從而實現高校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作者單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