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禹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新課程對學生各階段的學習提出了通過體育表演項目促進其綜合素質的培養。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導致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效果并不明顯,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去解決。本文先闡述了我國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教學現狀分析,然后又對我國體育表演項目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策略展開討論,并提出個人的見解。
1 我國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現狀分析
1.1團隊意識薄弱,紀律較差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好了起來,很多家庭為了保持更好的生活狀態,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這些學生從小就嬌生慣養,家長給予他們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卻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學校這部分學生也不合群,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而且遇到事情不能以正確的思維去思考和解決,所以在學校經常出現擾亂課堂秩序和矛盾等現象。
1.2情感不明確,處理問題方式不正確
我國很多學校從初中開始就實行住宿,大部分學生因為個人心理問題和學習、生活上的因素導致宿舍關系并不好,宿舍之間基本上不進行交流,甚至會因為一點小事成口舌之爭,還會出現動手,給教師的管理帶來很大的問題。
1.3教師注重教學,忽略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
雖然相關教育學者和教育局提出了體育表演項目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學校也紛紛響應號召,但是很多學校只是走走形式,把培養的重點放在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教學上,認為學生的綜合素養是思想品德教師的事,以致于忽略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
1.4競爭壓力大,學生承受能力有限
我國各階段的教學都設有考試,而且還會出現排名,教師與家長都十分注重學生的成績,這逐漸也讓學生生成以成績衡量自己學習成效的標準。但是教師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壓力問題和承受能力,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各學校雖然也開展了一些體育表演項目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并不高,所以項目的效果并沒有太大的成效。
1.5消費觀念不正確
經濟的飛速發展使我國快速的邁入了小康社會的標準,人們的衣、食、住、行都發生了良好的轉變,從商品的價格和學生的生活費就可以看出。但是學生在基本的生活費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將目光投向了社會多元形式,這就出現了電子族、追星族的盲目現象。
2 我國體育表演項目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策略
2.1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豐富教育內容
我國是一個一黨制的社會主義國家,愛國精神是我們每個公民必須具備的,它也是發展的動力所在。因此,各校也應當通過豐富的體育表演項目表演來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例如:學校應當設立體操課程,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輔助系統,給學生播放一些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健將的比賽視頻,并給學生講一講桑蘭的故事,使學生感受到我國奧運冠軍為國爭光的風采,從而使他們樹立愛國情懷。
2.2加強團隊合作,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團隊合作是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發展的動力源泉,我國56個民族團結發展就是最有力的表現形式,很多學校的學生自主意識比較強,不喜歡參與集體活動,同學之間也缺少溝通。作為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疏導,并通過創設團隊訓練和團隊競賽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例如:教師可以開展歌唱比賽,先給學生分好小組,每個小組保持在6到8個人,并保持小組之間的平衡,由教師設置主題,比如,愛國、團結等。這里教師為了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應當以團結為主體,讓學生小組之間自行選歌,利用課下的時間練習,指定一個時間進行比賽,教師再準備好獎勵物品,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促進他們的合作意識養成。
2.3合理的促進師生關系
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國目前大部分學校的現狀是學生有懼怕教師的情況,這給教師開展綜合素質的培養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在課上課下緊密結合。首先是課下,教師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比如,討論一些興趣愛好或者學習問題。其次是在課上,教師要積極提問學生,如果學生回答對了就對他們口頭表揚,以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如果學生表現不好,學習也沒有效率教師不能批評他們,要有耐心的為他們講解并疏導他們,給予他們適當的鼓勵,使其重拾信心,認為教師很注重他們,從而有效的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
3 總結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教師,需要對學生和家長負責,不僅要在教學上盡心盡力,還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根據學生的心理動向和興趣愛好,教師以體育項目表演為基礎,結合自身的教學水平與多元化的項目表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在表演中融入各種核心素養價值觀,從而使學生在活動當中感受到快樂,并全面提升其綜合素質。
(作者單位:喀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