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建 楊涌 張勇 趙良松
【摘要】目的:以對比評估的方法分析我院喹諾酮類藥物使用中實施藥學干預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選出2015年1月-2017年12月間我院運用喹諾酮類藥物的病例處方3045張,將當中未實施藥學干預的1492張列入參照組,實施藥學干預的1553張列入實驗組,經統計評估后,對比兩組病例處方中因使用喹諾酮類藥物而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結果:實驗組不良反應出現率低于參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參照組中、重度不良反應的出現率顯著高于實驗組(P<0.05)。結論:醫院各科室運用喹諾酮類藥物對病人施行用藥治療時實施規范藥學干預,可減少因藥物本身而引發的不良反應,應推廣實踐。
【關鍵詞】臨床用藥;喹諾酮類藥物;藥學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0)12-025-02
喹諾酮類藥物屬于臨床中較為多見的一類抗生素藥物,其因兼具抗菌譜廣、藥性穩定、療效較好等特點而被廣泛運用于多種不同類型疾病的抗感染治療中[1]。伴隨著喹諾酮類藥物運用范圍的不斷擴大,這類藥物所引發的不良反應事件也逐漸增多[2]。如何規范干預喹諾酮藥物的具體使用情況、降低不良反應出現率,是當前藥學工作人員普遍思考的問題之一。本文以對比評估的方法重點探討喹諾酮類藥物臨床使用中的藥學干預效果,現作報道陳述為下:
1.對象、方法
1.1調查對象
選出2015年1月-2017年12月間我院運用喹諾酮類藥物的病例處方3045張,以上處方來自患上外傷疾病、肝膽病、呼吸系統病、泌尿生殖系統病、消化系統病等病人的臨床用藥處方,將當中未實施藥學干預的1492張列入參照組,包含890例男性病例處方、602例女性病例處方,病人年齡介于17-81歲,平均約(48.6±8.53)歲;實施藥學干預的1553張列入實驗組,包含942例男性病例處方、611例女性病例處方,病人年齡介于18-83歲,平均約(49.2±8.73)歲。統計兩組一般性臨床信息、資料,未見較大差異(P>0.05),可實行調研評估。
1.2方法
參照組病人在治療中使用喹諾酮類藥物時,未施行藥學干預。實驗組病人在治療中使用喹諾酮類藥物時,均施行相應藥學干預,方法見下:
①依據臨床用藥的實際情況制定抗菌類藥物的規范使用制度(包括使用標準、分發制度、處方點評條例等方面內容),同時分級管理抗菌藥物,要求不同科室定期、有效地反饋抗菌藥物的具體運用情況,并按照反饋數據展開探討;組建專項管理喹諾酮類藥物使用情況的藥學干預小組,詳盡記錄和統計不良反應。②通過組織技能培訓、經驗交流等方法積極提升我院各科室醫師與藥師的操作技能、專業水平,保障其可熟練掌握喹諾酮類藥物的藥理知識及藥學特性。科室醫生開具的用藥處方應進行規范點評,一經發現不當用藥的問題,應加入第三方參與分析評定,同時加強科室醫生和點評藥師的相互交流,實現事前防范藥物本身引發的各種不良反應,強化用藥監督、控制的力度。③引導病人規范地使用喹諾酮類藥物,向其清楚講述藥劑的具體用法、使用劑量、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方面內容,在統計喹諾酮類藥物用藥效果的前提下監查病人服藥后的臨床表現,若有異常反應現象立即予以應急處理。
1.3調查評估標準
對兩組喹諾酮類藥物的實際運用情況展開評估,主要統計病人使用藥物后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并對出現的不良反應予以分級評定。輕度不良反應:喹諾酮類藥物僅對病人造成較輕微的損害,不需停止用藥;中度不良反應:喹諾酮類藥物對病人造成較顯著的損害,需停用此類藥物;重度不良反應:喹諾酮類藥物對病人造成嚴重損害(如導致殘疾或畸形等),威脅到生命安全[3]。
1.4調查數據處理
此調研過程所涉及計數資料表達為(n/%),使用SPSS22.0軟件予以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的對比經過x2檢測,當對比差異有意義時以P<0.05來表示。
2.結果
統計評估后知,實驗組不良反應出現率(11.08%)低于參照組(38.87%),對比差異顯著(P<0.05);另外,參照組中、重度不良反應的出現率顯著高于實驗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詳細統計結果見于表1:
3.討論
在運用喹諾酮類藥物進行臨床治療時,可能出現的常見性不良反應包括丘疹、紅斑、皮疹、惡心嘔吐、心律紊亂、心慌心悶等,伴隨藥物劑量的增加及用藥時間延長,病人機體中細菌的外膜通透性會降低,藥物治療的效果也會下降,同時耐藥性增高,不同的不良反應隨之出現,情況危急時病人甚至會出現休克、抽搐等臨床現象[4]。而引發以上不良反應的因素較多,主要有藥物用法不當、使用劑量不規范、未考慮用藥禁忌證、聯用藥物不合理等[5]。本次調研中的實驗組從制定規范抗菌藥物使用制度、提高醫師和藥師專業技能、強化病人用藥干預三方面開展使用喹諾酮類藥物的藥學干預,使用藥治療獲得了較優良的臨床效果。
調查結果指出,實驗組不良反應出現率低于參照組(P<0.05);參照組中、重度不良反應的出現率高于實驗組(P<0.05)。
綜合以上陳述可得,醫院各科室運用喹諾酮類藥物對病人施行用藥治療時實施規范藥學干預,可有效減少因藥物本身而引發的不良反應,提升臨床用藥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何炳源,何積源.下呼吸道感染喹諾酮類藥物的藥學干預研究[J].當代醫學,2017,23(20):65-66.
[2]孫夫東,王振英.氟喹諾酮類抗生素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及病例資料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04):20-22.
[3]李洪軍.氟喹諾酮類藥物聯用黃連素治療細菌性痢疾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05):135-136.
[4]裴雪萍.臨床合理應用喹諾酮類藥物的藥學干預方法分析與研究[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7,17(01):158-159.
[5]陳月.淺析1000例患者應用氟喹諾酮類藥物后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0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