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堂貴
摘要:隨著畜牧養殖行業的深入推進,國家愈加重視對疫情的防控工作。在養殖過程中,針對出現非洲豬瘟病毒的情況,要充分了解其病因及特征等情況,減少經濟損失。為此,本文從非洲豬瘟病毒的病原出發,根據生豬養殖產業的現狀,提出非洲豬瘟的防控思路及策略,從而對疫情進行全面防控來促進豬肉制品的安全性,保障養殖戶的經濟來源,推動我國畜牧養殖業的順利推進。
關鍵詞:非洲豬瘟;特點;防控策略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具有傳播速度快和覆蓋范圍廣等特點。在對豬進行養殖的環節中,需要對非洲豬瘟開展有效的防治工作,對豬瘟疫情采取科學的措施來有效防控,保障肉制品的安全和消費者的權益。同時也需要制定有關防控方案,并對防控措施嚴格落實,加強監管,養殖戶們要充分掌握科學的防治措施,定心進行消毒及生物安全等防控舉措,來推動非洲豬瘟的診斷與防控工作,保障豬養殖行業的經濟效益。
一、病原
非洲豬瘟病毒科是導致非洲豬瘟病毒的致病菌,并且該病毒在該科中具有唯一性。這種病毒的適應能力極強,在我國大多數地區都能夠頑強的生存下來,即使在泔水中也能夠存活,如果不及時進行防治,就會對豬群產生極大影響,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在長時間的高溫環境中可以有效殺滅這種病毒,同時像次氯酸等消毒劑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1.流行病學特征
帶毒的豬和已發病的豬都是非洲豬瘟的傳染源,由于非洲豬瘟病毒適應能力較強,導致其也會附著在病豬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內,并且該病毒也會存在在一些豬的寄生蟲內,比如:純綠蜱和軟蜱等,這些都難以徹底處理干凈,如果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爆發起來就極難控制,甚至對所有的豬類品種。
2.傳播途徑
非洲豬瘟的主要傳播途徑有以下幾個:一是健康豬與患病豬產生接觸,或者生活環境內有攜帶病毒的污染物、餐廚剩余物等;二是通過攜帶非洲豬瘟病毒的豬肉制品,以及運輸工具等進行傳播;三是通過寄生蟲傳播,純緣軟蜱是非洲豬瘟病毒的重要載體,病毒可以通過叮咬或呼吸道感染進行擴散,并且能夠進行循環感染,難以控制,同時,泔水傳播也是非洲豬瘟發生的一個關鍵因素。
3.臨床癥狀
非洲豬瘟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病豬的體溫會逐漸升高,但是在發病后期體溫會呈現下降趨勢;二是病豬的表皮會有點狀出血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腹部和腿部皮膚上,如果較為嚴重,就會導致大片紫色斑塊的出現,并伴有腫脹現象;三是病豬的進食量會慢慢減少,腹痛、腹瀉癥狀較為明顯,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呼吸困難;四是感染非洲豬瘟病毒會導致妊娠母豬出現流產的現象。
二、非洲豬瘟防控思路
要加強全產業鏈的監控,同時還要牢固建立安全防控體系,及時發現并處理防控漏洞,通過嚴密監管等形式來有效提供防控水平。一要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嚴格控制養殖場規模,進行合理化建設,給豬養殖留夠活動空間,科學控制密度,統籌做好防疫等措施,同時還要積極開展場區消毒滅源和養殖污染防治等工作內容;二要加強重點防控工作,從豬養殖的飼料采購配置及流通環節,再到生豬屠宰加工和肉制品的銷售,最后到餐飲行業及廢棄物處理等環節都要進行重點防控;三要加強防控監管工作,有關部門要不斷健全責任體系,積極落實養殖戶的防疫主體責任和有關技術及行政人員的監管責任,實現全面監管,不遺漏任何一個環節。
三、非洲豬瘟防控策略
1.加大宣傳力度,開展群防群控
防控非洲豬瘟需要政府部門和有關機構不斷加大宣傳力度,養殖人員要準確把握非洲豬瘟的臨床癥狀,充分了解有關非洲豬瘟的防控措施。由于我國沒有非洲豬瘟的特大規模暴發情況,人們對其重視程度較低,了解的也不夠全面。因此,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可以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來加大宣傳力度,同時還可以定期舉辦培訓會來增強養殖人員的專業能力,充分提高養殖戶的專業技能,保證他們能夠從根本上掌握住非洲豬瘟的預防和臨床知識,從而能夠積極有效地開展非洲豬瘟的防治工作。
2.完善管理制度,實施封閉管理
對非洲豬瘟進行有效防控,還需要對養殖場展開封閉管理,嚴防外來人員隨意出入,要嚴格實行入區先隔離三日的規定,也要對運輸車輛進行徹底消毒,減少攜帶病毒進入養殖場的風險。同時還要嚴厲禁止使用“三無”飼料和廚余物進行養殖,豬場應建立人員與動物各自的洗消間,展開全面的消毒工作,同時,在消毒注射前要及時做好糞便及污物等的處理工作,確保消毒能夠發揮應有的效果。除此之外,還要對趕豬通道及出豬臺進行定期消毒,積極做好養殖人員的衣物消毒工作,必要時需要進行及時更換。
3.建立疫病監測處置體系
要對規模化的養豬場設置監測預警系統,同時鼓勵豬場進行科學有效的非洲豬瘟病毒檢測工作,早發現早處理,還要嚴格要求屠宰場必須保證有關檢測儀器的專業性,對敷衍了事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各養殖場要定期開展非洲豬瘟的監測工作,保障覆蓋到養殖區的方方面面;也要加強對屠宰的整個環節的病毒監測工作,確保每個環節都不能出現感染的情況,同時還要以車為單位,開展生豬血液樣品的采集和檢測工作。除此之外,官方獸醫還要依照監管制度來履行檢疫職責,在進行檢疫時必須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充分保障簡易的專業性,及時做好上市豬肉及制品的抽樣檢測工作,對于非洲豬瘟病毒檢測為陽性的要做到嚴格的追溯管理工作。
4.建立飼料溯源管理體系
由于非洲豬瘟病毒的感染途徑多種多樣,再加上養殖中一個關鍵環節就是飼料,因此,要及時建立飼料溯源管理體系,在采購豬飼料的環節中,必須確保飼料產自沒有發現非洲豬瘟病毒的地區,保證其品質,同時還要對飼料外包裝進行科學化的處理。除此之外,規定飼料加工企業和養豬廠等,必須嚴格落實飼料溯源管理的有關規定,確保商品飼料經過檢測后才可進入養殖區,有效降低養殖區感染病毒的概率。
如果養豬場規模較大,需要采用高溫加工的顆粒料來進行養殖,能夠保障喂養的安全性,根據調查顯示,可以在飼料中配制適量的檸檬酸,來消滅經口腔黏膜接觸的非洲豬瘟病毒,有效阻止其對活豬產生危害;此外,還能夠在飼料中加入果寡糖和維生素A等功能性添加劑,科學增強活豬的免疫功能,有效的減少非洲豬瘟病毒通過口腔黏膜對豬產生感染的風險,降低豬通過飼料感染非洲豬瘟的幾率。
5.落實監管制度和責任制度
要實行網格化責任體系,進行各部門上下聯動協調工作,全面落實監管體系,通過各層級傳導來落實責任制度,明確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職責,并在日常養殖中加大排查力度,及時做好養豬場的封閉和豬群觀察等工作,定期進行消毒工作,并及時提交疫情報告來進行綜合防控,通過各方面的合作來有效提升防控水平,降低感染病毒的幾率。獸醫人員要加大監測和排查工作力度,落實日報告制度,及時排除隱患。同時還要針對監管措施來完善臺帳資料等,加強技術指導來督促養殖戶進行疫情防控的工作,落實監管制度和責任制度,提高養殖的安全性。
結論
綜上所述,在目前的非洲豬瘟防控工作中,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減少對生豬養殖和肉制品加工等產生的影響,要加強對本地區的養殖生態保護工作,嚴格落實各項制度規定,結合各養殖場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并對生豬養殖的整個環節實行全面監管,及時排查并且切斷傳播路徑,利用現代技術等進行有關監測及處理,促進生豬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充分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生命健康。
參考文獻
[1]韓書英,王長青. 非洲豬瘟防控策略探析[J]. 中國畜牧業,2020(07):66-77.
[2]陳敬梅,孫學,柳會娟. 非洲豬瘟防控策略探討[J]. 湖北畜牧獸醫,2019(04):23-24.
[3]宋維芳,張艷,楊英魁.淺談非洲豬瘟防控策略[J]. 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19(0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