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題講評教學對于提升學生對蘇科版中學物理知識的理解有著重要作用。本文將對中學物理習題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并重點從習題講與評兩方面探究中學物理習題講評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學物理;習題;講評
引言:習題課貫穿著整個中學物理教學過程,能夠很好地復習和鞏固相關知識點。對于習題課的講評教學工作能夠進一步提升習題課的作用。因此,對于中學物理習題講評教學策略的探究有著重要意義。
一、中學物理習題的教學內容
1.中學物理習題教學內容的深度
在蘇科版中學物理教學中,教學應注意把握物理知識教學的層次性,尤其對于理論知識的重難點,要認真處理。對于蘇科版中學物理的教學,應盡可能用簡潔方式使學生對物理規律和定律形成理解記憶。對于簡單的物理現象,通過學習,學生能夠借助習得的物理知識進行解釋。同時,拓展中學物理習題教學內容的深度,使得學生能夠更為靈活地主動運用物理知識。例如,用兩個同樣的溫度計支撐干濕泡溫度計,用濕布包裹其中一個溫度計的下端玻璃泡,比對兩個溫度計的顯示數。通過這組習題將蒸發吸熱的知識點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加深學生的理解。
2.中學物理習題教學內容的廣度
蘇科版的中學物理教學只要求理解某一項知識點,在教學內容的廣度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教師應提升中學物理習題的新鮮感,幫助學生拓寬自身的物理知識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物理知識,提高習題講評課程的效率,借助多層次的問題深入探討物理知識,進而提升學生對物理定律和規律的理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1]。
二、中學物理習題講評教學策略
1.中學物理習題教學講的策略
中學物理習題教學講的策略分為以下幾類,分類講解、講知識結構、講錯因、講思路方法、講規律以及講變化。分類講解是指,在進行習題講解時打破原有的題目順次,依照典型錯例、概念規律、解題方法以及相關知識點進行多角度分類;分類講解能夠充分實現復習蘇科版中學物理知識的目的,提升學生的解題技巧、方法和思想,使學生對于中學物理知識有著更為全面的認知,利于學生后續的學習。將知識結構是指,在對物理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打破傳統就題論題的講解模式,依照題目總結相關知識點,師生一同梳理章節內的物理知識體系,形成針對性的物理知識模塊儲存于學生記憶中,便于后續的學習。將錯因是指,教師在進行錯題講解的過程中,應引導犯錯學生剖析自身錯題的習作心理,充分暴露學生解題思想中的問題,分析其中的錯誤;若是由于對中學物理知識的掌握不到位引發的錯誤,教師應對相關知識從不同層面進行梳理和講解,提升蘇科版中學物理習題講評的針對性。將思路與方法是指,教師在習題講解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抓住典型題目,向學生介紹自己在解題過程中的思路與方法;在講解中學物理解題技巧與方法時,對于不同類型的問題應該從何處展開思考并作出解答;對于蘇科版中學物理習題的解答既要重視結果,也應重視解題過程,學會引導學生反思解題過程和結果,及時對學生解題時的方法與思路進行指導。講規律是指,對中學物理習題進行歸類講解,高度總結概括各類物理習題的解題方法,并從中梳理出相應的解題定律,使學生真正掌握某一類型的題目;實現講解一道物理習題,掌握相應的物理知識,講解一道物理錯題,做好一類物理題型的目的。講變化是指,在對蘇科版中學物理習題進行講評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局限于習題,應善于借題發揮,將傳統習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變化,對相應知識點從不同源頭、多種層次、多個監督進行提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中學物理習題教學評的策略
對于蘇科版中學物理習題教學講評中評的策略主要有評成績、評知識、評能力、評方法以及收集反饋。其中評成績是指,對學生的物理成績進行評價。絕大多數學生對自己在每次物理考試中的班級排名都會極為關注,教師可以公布每次物理考試各分數的名次以及各分數段的人數;通過這種方式既維護了學生隱私,同時讓學生充分了解自身的排名,找準前進方向。評知識是指,公布每次物理考試各知識點的失分原因及失分率,明確該項物理知識點在蘇科版中學物理知識的位置,讓學生充分分析失分原因,明確知識點的相應參考標準[2]。評能力是指,重點分析中學物理習題考察哪幾項能力,明確學生的實際能力;分析自身錯題原因是分析應用能力差、基礎知識不牢靠還是讀不懂題目,從而進行針對性訓練。評方法是指,評論學生的解題技巧、方法和思想,并總結出最優,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明確自身的不足;評方法需要全面地指出問題的錯處,探究錯誤的本質;對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歸納和整理,使學生真正掌握相應的物理知識點和解題技巧。在對中學物理習題講評教學結束后,指導學生進行試題的修正工作,分析錯題原因,并整理改正心得;對于物理考試中出現的共性問題,教師應及時進行針對性講評,或設計針對性的變形體鞏固并提升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解答能力。
結論:綜上所述,中學物理習題教學講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重視總結和反饋。對于蘇科版的中學物理內容,教師應積極探尋講評策略,提升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麗琴,許鋒華.基于ICAP學習方式分類學的初中物理習題教學模式變革[J].教學與管理,2019(36):115-118.
[2]呂玲.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習題教學與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王思源;性別:男;出生年月:1993年09月;籍貫(具體到市):江蘇昆山;民族:漢;最高學歷:大學本科;目前職稱: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