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平 耿選珍

摘要:涼山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地,是彝族文化保護最完整、最全面的地方。其中彝族服飾有著獨特的地方性和濃厚的文化底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涼山彝族人民在保持自己民族特有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利用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打造彝族風改良服飾商品,繁榮地方經濟,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社會貢獻了應有的力量。但彝族風改良服飾存在品牌意識不強、產品附加值低、銷售模式落后等問題。本文針對以上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并探尋相應的措施,以期讓彝族風改良服飾商品進一步助推地方經濟。
關鍵詞:涼山彝族風改良服飾;發展;問題;對策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涼山彝族人民以睿智、勤勞和頑強的生命力,創造了源遠流長,輝煌燦爛的文明。涼山彝族先民為世人留下了豐富多彩,絢麗多姿的彝族服飾文化,保持了濃郁的民族文化傳統和特色,體現了彝族人民獨特的審美心理與文化習俗,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寶貴財富。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特別是新農村建設、鄉村旅游的開發以及國家脫貧攻堅的勝利,新思想、新文化、新思路對涼山彝區的沖擊作用是絕對的。彝族服飾既承受著時代浪潮的沖擊,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如何在保護的基礎上開發彝族服飾產品,利用其獨特的文化內涵,繁榮地方經濟,讓更多的彝族人民分享經濟發展帶來的幸福成果,盡早實現中國夢,應該是地方政府和學術界關注的焦點,我作當代在校大學生也應該積極思考相應的問題以此來鍛煉自己。同時也為涼山州早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添磚加瓦。
一、涼山彝族服飾改良
本文論述的彝族風改良服飾是指在尊重涼山彝族人民原有的獨特文化的基礎上借鑒他民族的服飾工藝、材料、圖案等元素,使其更美觀更實用,從而滿足現代人的穿著需求。
(一)改良后的彝族服飾在原材料的使用上融合現代材質
傳統彝族服飾大量使用棉、麻、天然纖維,講求通風透氣的舒適性。輔材用貝殼、木珠為扣子,色彩樸素,追求低彩度和低透明度。改良后的彝族服飾廣泛使用毛呢、纖維、棉纖混紡等質地優良布料,鑲接異文化繡片,裝飾其他輔料;在款式上突破典型彝族民族服裝的傳統款式,搭配現代各種不同文化元素,盡量追求靚麗風系列。
(二)在圖案花紋和加工方式上融入現代化機制
傳統彝族服飾崇尚手工刺繡、印染、畫花,在精細度上有其缺陷,一件傳統的彝族手工加工服飾,從刺繡到加工成成衣往往耗費數月,工價也頗高,有時一件成衣可能耗費萬元以上的資金。改良后的服飾把圖案花紋設計好后,用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加工,在精細度、時長和費用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彝族風改良服飾市場困境
(一)市場調研
我們大學生創業創新團隊先后調研了彝族改良服飾最具代表性的西昌市、美姑縣、昭覺縣、布拖縣、金陽縣和鹽源縣等;主要從服飾店面(線下)數量、店面活躍度(一周內出入線下店人數)、品牌意識(店家對品牌的知曉度)、網店(線上)數量和自媒體使用現狀進行調研,結果如下:
(二)市場調查后發現彝族風改良服飾銷售問題
根據上述市場調查,我們發現涼山州彝族風改良服飾銷售中存在以下問題
1.市場規模較小。創新創業團隊調查了6個縣市共有線下經營彝族風服飾的店面29家,其中18家專營彝族服飾而且可以在店內裁剪加工,11家線下店面與彝族餐具及其它工藝品混合銷售。經營者都是個體工商戶的形式存在,沒有加盟店,門店面積也很小。
2.一周內進出入彝族風線下店的消費者較少,門店銷量不大,進店后購買力不強,導致店家利潤很低,從而影響了店家的服務質量。
3.經營彝族服飾的個體戶文化素質較低,大部分店面都沒有店名,更談不上品牌意識,在調查的29家線下店中,只有西昌市的2家店鋪經營者知道“品牌”兩字,但究竟品牌能給他們帶來什么樣的經濟效益,能起什么作用他們不清楚。
4.銷售模式很落后。29家店鋪中只有1家店鋪運用互聯網走線上線下集合的銷售模式,關于使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人人網、QQ和今日頭條等社交媒體幾乎為零。
三、彝族風改良服飾銷售對策
(一)加強彝族風改良服飾的品牌建設
眾所周知,產品本身是沒有生命力的,只有產品,沒有品牌,那么這個行業就無法延續。因為品牌能有效凝聚客戶、拉動產品銷售、能給增強企業無形資產價值。
在品牌建設中一方面可以通過廣告、公共產品、各種舞蹈賽式、彝族名人等方式展示涼山彝族風改良服飾的品牌美譽度;另一方面加強相關人才的培養。優秀的人才是打造企業品牌的決定性因素,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優秀的人才是品牌建設的決定性因素。彝族風改良服飾事業不僅需要設計人才,更需要銷售人才來擴大市場;再一方面地方政府不能缺失,各級黨委政府應該加強領導,以必要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切實重視彝族服飾文化的開發,做到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有經費、有措施、有行動、有檢查、有落實。才能真正把彝族風改良服飾品牌建設好,讓彝族服飾商品為涼山州的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二)拓寬彝族風改良服飾銷售渠道
1.進一步完善下銷售渠道
(1)抓住涼山州特有節慶帶來的游客,做好“零售+體驗”模式。比如說火把節,彝族年等等,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舉辦一些活動,小型的走秀和試穿活動,讓大家能夠知道和了解該店,并且在試穿走秀中也可以增加銷售量。這樣的計劃也就實現了我們“零售+體驗”的新型銷售方式。
(2)搞好售后服務,客戶在購買商品后七天內發現有質量問題可以包退包換;贈送補償小禮品。
(3)合作加盟店,為我們提供零散的銷售點,如果有大小不合適等非質量問題,合作加盟店可以提供修改服務,我們憑客戶簽字單據給合作服飾店修改費。
線上線下整合營銷模式,讓消費者在享受線上優惠價格的同時,又可享受線下的貼身服務,能夠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滿意度,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
2.創新線上銷售渠道
(1)在搜狐號、百家號、頭條號等自媒體平臺發布高質量軟文內容,借助平臺權威性可有效傳播品牌、有助打造知名度、樹立品牌形象。在各大論壇發布營銷軟文,一方面起到傳播品牌的效果;如果品牌有獨立網站,通過在論壇發布外鏈,有助提升網站權重、為網站引流。在企業已經建站的情況下,論壇營銷絕對是必做選項。特別是在微博平臺的大V賬號,發布的文章會具有強大的引流作用。
(2)自媒體營銷中的短視頻營銷,主要借助短視頻,通過選擇目標受眾人群,并向他們傳播有價值的內容,這樣吸引用戶了解企業品牌,產品和服務最終形成交易。我們在淘寶查證,是由少數幾家網店在經營著彝族服裝的銷售,但是銷售的服裝款式和質量不算佳,說明淘寶銷售這條路是有人去實踐的,然而走得并不那么成功,所以我們應該試著轉化思維,從其他APP中去尋找新的銷售方向。熱門APP中抖音和快手,因為碎片化和有趣的內容成為人們度過休閑時光的消遣軟件,我們可以在抖音上錄制關于涼山人民的生活狀態和關于涼山彝族服飾文化的內容廣告,借此宣傳涼山彝族服飾文化;抖音開直播的方式來銷售彝族服裝,在直播間里可以與用戶直接交流用戶對于彝族服裝的看法,解答人們對彝族文化的疑問。
(三)創新已有的營銷策略,讓彝族改良服飾走向大眾
1.堅持走綠色營銷之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不但追求食品的綠色和生態,在穿著打扮上也開始追求綠色和生態。涼山彝族風改良服飾剛好滿足消費者這一需求。所以改良服飾一定要做到品的實體部分應減少資源的消耗,盡可能利用再生資源,不應添加有害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原料、輔料。
2.借助鄉村戰略,走精準營銷策略
鄉村振興戰略明確指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涼山應該抓住“產業興旺”這一機遇把彝族風改良服飾做到做強,應用盡人力、物力和財力構建自媒體實現精準營銷,建立自己的網站供消費者瀏覽。或者建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將產品信息發布在上面。還有更親民的就是建立微信群QQ群,在群里面和顧客交流溝通以滿足顧客的需要。還可以將邀請一些微博大咖,網絡名人幫助我們宣傳產品,利用他們的關注度來吸引消費者,實現精準營銷。
總之,四川涼山作為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沉積了悠久的歷史和濃郁燦爛的民族文化。近年來利用該特色發展較快的是旅游業,在《論彝族服飾對涼山地區旅游形象的強化作用》一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彝族服飾文化的宣傳對涼山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具有強有力的推動作用通過對彝族服飾宣傳,是涼山旅游形象形成“聚焦效應”,涼山的奇山秀水航天科技,民族風情都有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各具特色,但形象定位應統一,應通過民族服飾宣傳,突出涼山地區民族風情是民族風情與奇山秀水,相映生輝,與航天科技對比成趣。彝族服飾銷售方式的創新有利于彝族文化的傳播,而彝族服飾文化的傳播是有利于涼山旅游業的發展,更是響應政府扶貧攻堅的號召。
參考文獻:
[1]李艷.新媒體背景下彝族文化傳播模式研究[D].湖南大學,2019.
[2]陳浩慧,蔡凌霄.彝繡在跨界營銷中的應用[J].西部皮革,2020,42(02):37-38.
[3]劉玉珍. 涼山彝族服飾元素在箱包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