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楓
生命教育指的是為生命活動所實行的教育,其核心內容就是圍繞生命,通過教育的方式使學生真正理解生命的價值及意義,同時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可體現出生命和體育是有極大關聯的,可通過學習體育,幫助學生感受生命的美好,熱愛生命。文章以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為題,分析了初中體育滲透生命教學的具體方法,意在為相關教師提供經驗借鑒。
在初中教育階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極其關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就是要讓其學會尊重生命、熱愛生命,這也是現在教育目標中“以人為本”的體現,所以,教育過程中融入生命教育勢在必行。現在的初中生大多處于經濟條件良好的家庭中,生活中很多問題都是父母直接解決,因此,其對于目前的狀態并不珍惜,在處理問題上能力不足,為人處世等業十分淡漠,在交流溝通上存在很多問題。基于種種原因,很多初中生對自己的生命并不懂的珍惜,將其放大放寬來看,與學校的教育也有很大的關聯。很多學校在教育的過程中忽視了生命教育,造成人性滑坡等現象發生,所有相關事件的發生,都給學校的教育打響警鐘,同時提出新型教學要求。新要求提示,學校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滲入生命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的觀念,而初中教學中,體育教學與生命聯系最為緊密,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非常必要。
1 聯系實際生活,拓展教學內容
目前,初中體育教學中關于生命教學的知識比較少,教師要實現教學過程中很好的融入生命教學,就應該與實際的生活相聯系,利用生活中真實的案例來給學生灌輸教育。教師在生活中尋找關于生命教育內容,可利用其來提高學生的價值觀,對學生進行良好教育。例如,教師可給學生列舉奧運會運動員的成功與失敗作為教案。運動員經過艱辛地訓練,在奧運會上一展風采的時候并非風雨無阻,有的人成功,也有的人失敗了。如,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我國女子體操團隊在剛開始的幾輪比賽中出現了一些失誤,最終錯過金牌,可在后來的比賽中,鄧琳琳等選手并沒有受到前面選手的影響,不斷突破自我,靠著自己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心贏得了冠軍。教師給學生講述這一案例,要告訴學生生命需要拼搏和努力,更需要堅強的意志和信心,失敗和成功都是生命中必然會出現的,讓學生從實際案例中來感受生命的價值,進而樹立正確的三觀。
2 開展體育活動,激發生命之情
現在的初中體育教學中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正確引導學生認識生命,并能夠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熱愛并珍惜生命,確保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在初中教學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入生命教學是最佳選擇,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真正加入到體育活動中去,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找到鍛煉的樂趣,感受生命的快樂。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時候可組織學生進行長跑、籃球、棒球等活動比賽,豐富體育教學的同時還可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生命運動的樂趣,教師還可利用體育活動鼓勵學生積極面對生活,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鍛煉,還能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加強與同學間的交流,促進友誼發展,同時讓學生感受生命存在的意義,讓其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3 豐富教學內容,推進教學方法
在進行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趣味性體育活動,同時在活動中設計競爭機制,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培養競爭和合作意識。例如,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進行活動教學時,可在準備階段采用趣味活動來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其活動能力,讓體育課變得更加充分。體育課結束時,教師依然可以使用趣味性游戲來作為結束活動,這樣可以緩解學生的疲勞,使其放輕松。教師還要根據實際的上課情況設計不同的言行,巧用言語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內學習,并能夠感受運動的快樂,在這樣的環境中養成積極樂觀的態度,并逐漸形成一種習慣,可大大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初中體育教師應該對學生有一定的了解,并針對性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表達、溝通能力,并通過體育運動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推進新的教學方式開展實施,指引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認識生命存在意義,實現體育教學中生命教育融入的意義。
4 加強體育教學,培養學生意志
在初中體育教育中,關鍵的目的在于強化學生身體素質,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這一關鍵點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例如,教師在課上要求學生跑800m或者1000m,甚至是做一些鍛煉耐力的運動,既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其堅強的意志力。但是,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注意分寸,不可一蹴而就,應該循序漸進,培養學生敢于挑戰困難、克服難題的品質,培養學生追求美好生活、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讓其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并能夠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教師在進行某項運動教學時,可相應地融入關于該運動的傳統文化知識,讓學生從文化知識中了解運動中所包含的精神,如,武術中的自強不息精神、長跑中的堅韌不拔精神等,教師可以結合中國經典的案例,讓學生從中感受精髓。如,李小龍的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精神,引用實際案例,可引起學生共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達到培養學生堅強意志力的目的。
5 借助教師魅力,提升心理素質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行為有直接影響,所以,初中體育教師既要有專業的知識技能,還應該具備很強的道德修養及與眾不同的人格魅力,教師擁有這樣的品格的形象,才會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有深刻的影響,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榜樣,教師擁有超群的人格魅力和智慧,可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更好實現生命教育。所以,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展現自己獨特的魅力,將生命教育做到最好。教育過程中,學生和教師都是關鍵組成的部分,缺一不可,教師最好展現自己魅力的方式就是實現教育意義的最大化,展現教育的價值。部分初中體育教師因為生活和工作壓力,在教育過程中失去了自己應有的態度,工作沒有激情、甚至缺乏信心,在教學時表現出急躁、抱怨等行為,這樣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對學生的行為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端正工作態度,正確認識體育教育與生命教育的關系及重要性,將生命教育很好地融入到體育教育中,用積極樂觀的方式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意義,達到教學目的。
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可正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讓學生明白生命的美好,珍惜生命,同時做到尊重他人的生命。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讓其理解生命,通過體育運動感受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熱愛生命,這對于學生而言意義非凡,也是其成長路上關鍵組成部分,同樣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思源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