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 于海平
十九大報告中,“健康中國”發展戰略被首次提出,旨在宣傳“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基于此,不少職業院校紛紛響應國家號召,開設了健身指導與管理專業,一方面要讓當下年輕人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為社會健康發展提供專業化指導人才。基于此,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在融入模塊教學的基礎上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強化人才培養機制,繼而為進一步實現健康中國的戰略性目標提供基礎性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健康中國背景下健康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路徑。
在健康中國背景下,職業院校開設健身指導與管理專業,旨在培養高素質的健康指導人才,為全面建設、社會健康發展提供人才儲備。但是在實際的人才培養過程中,由于培養目標不明確,再加上專業知識多且雜,學生們的興趣不高,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基于此,職業院校教師需要進一步設定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創新產教研聯合教學模式,為培養專業化健康指導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1 當前健身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1 培養目標不明確
職業院校專業培養目標的設定,是為了能夠培養出高素質的專業化人才。但是部分職業院校雖然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開設了健身指導與管理專業,但是在人才培養方面卻存在目標模糊和定位不準確的情況。無論是教學課時的設置、教學任務的組建,還是教學方法的應用,都存在不適應性。尤其當下人們對于健康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健身指導除了要學習體育鍛煉管理和飲食管理知識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交際要義、管理方式等。但是這些內容并沒有在專業學習中體現,導致部分院校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與社會發展難以對接,影響人才培養效率。
1.2 知識應用率差
健康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們能夠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在工作過程中可以為不同的人群提供專業化的健身指導。但是當前,健身指導與管理專業所設置的學科眾多,不僅包括分門別類的體育課程,還有很多體重管理、醫藥管理等方面的課程。這些知識之間的聯動性不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經過科學的指導很難將其聯系在一起并應用到實踐當中。例如部分學生營養學知識掌握得比較扎實,但是在損傷學學習過程中卻頻頻無法集中。這些難以相互聯通的知識導致學生在實踐引用的過程中難以轉化為專業技能,靈活性差,人才培養效率可想而知。
1.3 教學模式的缺陷
健身指導與管理專業的教學,需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操作結合起來,并強化各學科之間的互通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大多以理論講述和體育鍛煉為主,教學計劃和課時計劃往往也直接照本宣科,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少,創新教學形式的過程直接略過,很難從專業領域為學生排憂解難,直接影響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影響教學效率。
2 健康中國背景下健身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路徑
2.1 設定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
宏觀來講,職業院校開展健身指導與管理專業,目的是為了實現全民健康;微觀來講,是為了提高學生在健身指導行業的就業率。因此,為了能夠突出專業設定的職業屬性,在設定人才培養目標的時候,必須要突出職業指導,除了要在體育健身專業知識方面糾正學生的問題之外,還需要為學生滲透營養學、保健學、管理學以及社會學等全方位的知識體系,并強化這些知識之間的內在聯動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掌握健身職業技能,從而為日后的就業發展提供保障。
2.2 強化各學科的實踐性
職業院校的健身指導和管理專業,要求學生們學習的科目較多,但是以往在教學過程中,各科目之間聯系較少,導致應用價值有限,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基于此,在健康中國的背景下,想要提升人才培養效率,就需要加強各科目之間的聯動性,將護理學、營養學等知識與健身結合在一起。同時,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將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可以針對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健康指導意見,為強化學生們的社會適應能力提供保障。
2.3 優化教學方式
健身指導與管理專業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要求學生在掌握專業理論知識的情況下,能夠重視實踐應用,從而促進兩者的融會貫通,對健康管理有更為深層次的認知。基于此,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模塊教學法,讓學生將健身知識和技能與營養學知識聯系在一起,或者是將健身知識與護理學知識結合在一起,強化學生們融會貫通的能力,以此來實現更為專業的就業指導。
3 結束語
健康中國的背景下,職業院校創辦健身指導與管理專業,主要目的就是為人們提供更好的健康指導和意見,為社會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健康指導人才。基于此,在實際的專業構建和人才培養中,需要明確培養目標,創新更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們在掌握豐富知識和技能的情況下為人們的健康以及社會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作者單位:眉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