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
摘要:結合動車組高級檢修的基本情況,指出信息化系統在高級檢修中所覆蓋的模塊情況,并結合數據獲取與錄入、生產作業與安全管理、故障分析與精準檢修中存在的現存問題,提出信息化系統優化升級的方案。
關鍵詞:動車組;高級檢修;信息化系統
1 ?信息化系統在動車組高級檢修中的應用概況
隨著信息化趨勢的持續發展,信息化系統在動車組高級檢修中的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大,實現了對多個生產環節的有效覆蓋。總體而言,可以將其應用范圍劃分為如下五個模塊:
1.1 調度管理模塊
調度管理模塊主要是指基于信息化系統,實現對動車組高級檢修調度功能的有效掌握,利用信息化技術傳達速度快、準確性高的特點,完成檢修計劃的制定與下達、交接車管理、信息上報等工作,實現檢修部門對于具體檢修工作的高效率把控。
1.2 作業管理模塊
作業管理模塊主要涉及到檢修記錄錄入、檢修故障登記等具體作業環節,實現對作業流程的有效記錄,便于后續維護工作的展開及檢修效果的反饋。
1.3 技術管理模塊
該模塊主要是利用信息化管理技術,對動車組的履歷進行有效管理,具體包括技術改造、關鍵配件、履歷修改等技術性較強的環節,適應了動車組技術更新迭代快、技術難度高的現實特點。
1.4 物流管理模塊
在物流管理模塊,信息化系統的置入,解決了以往工作流程中物料請領、發放等環節繁瑣辦公的壓力,凸顯了無紙化辦公的精確性與效率性,同時又能利用信息化系統的智能調配優勢,實現物料庫存從主庫到分庫的有效運轉。
1.5 質量管理模塊
這一模塊也是動車組高級檢修流程中極為重要的環節,主要是通過信息化系統的置入,對于檢修質量進行判斷、記錄,如首件鑒定、質量檢查等,確保檢修工作達到預期的安全質量控制效果。
2 ?動車組高級檢修中信息化系統尚需完善的功能
2.1 檢修過程中原始測量數據及實驗數據的記錄
2.1.1 動車組高級檢修中測量與數據的產生來源
①使用工裝、工具手動測量產生的數據。
該種數據是高級檢修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數據來源,以CRH380BG型動車組為例,操作人員利用卷尺等測量工具,直接獲得關于該動車組的無風四角高度、彈簧高度等;同樣,在該動車組過分相系統感應接收器阻值測量時,則可以由作業人員借助萬用表、兆歐表獲取絕緣電阻等關鍵數值。
②基于內置維護軟件的計算機讀取動車組系統產生的數據。
該種數據與前述的手動測量數據相比,采用了自動化的手段。仍以CRH380BG型動車組為例,作業人員借助于計算機,即可以實現對牽引箱冷卻水溫、牽引系統溫度值的獲取,在獲取這些數據之后,對照現有的檢修規范判斷數據是否出現異常情況,以決定該動車組是否需要進行檢修維護;再以CRH5G型動車組為例,在對其國產化熱軸整列調試進行例行試驗時,借助于計算機系統也可以有效地獲取傳感器中的溫度數據,再對照標準參數進行判斷。在作業過程中,計算機獲取數據信息后,這些數據通過截屏來加以保存。
2.1.2 現存問題
如上所述,當前動車組高級檢修中原始測量數據與實驗數據的獲取,主要依托于手動測量與計算機讀取兩大基本手段,但是這兩種手段在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保障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在手動產生數據的過程中,這些數據的記錄都由人工加以完成,在全部作業完成后再由作業人員錄入到信息化系統中,并成為后續檢修過程的記錄參考。由于作業程序較為復雜,加之作業人員的主觀性影響,在這一過程中極有可能出現人為失誤的情況,使得錯誤數據被錄入到系統中,進而使得其可信度與參考價值有所下降,甚至會對后續的檢修工作產生誤導。
而計算機系統產生的數據雖然自動化程度較高,但是其在作業過程中所獲取的數據是采用截屏的方式存儲在計算機中,并不將其錄入系統,而是采用人工對照的方式對檢修結果進行判斷,這同樣也會因主觀性因素出現人為誤判的情況,最終威脅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2.1.3 建議解決方案
針對當前數據記錄過程中可靠性與準確性存在偏差的問題,應當針對于手動測量與計算機獲取兩種形式,采用針對性的優化手段。
在手動測量中,應當為作業人員使用的工裝與工具增設實時傳輸測量數據的功能,且實現這些數據同信息化系統的直接對接,從而有效規避人工作業而產生的數據偏差,直接將數據納入到信息化的檢查記錄中去,為后續的檢修工作提供清晰明確的參考。
在利用計算機獲取數據的過程中,應當對其內置軟件進行持續性的優化,要重點實現所提取的數據與標準值的直接比對,并將比對結果直接納入到信息化系統的接口中去,將人為比對這一可能存在誤差的環節排除在外,在提高數據記錄準確性的同時,也有利于實現數據的追溯。
2.2 生產作業管理與安全管理
對于鐵路運輸事業來說,安全第一始終是所有工作的基本原則,動車組高級檢修工作的核心也旨在及時發現并排除安全隱患,保障其運轉質量。因此在將信息化系統應用于動車組高級檢修的過程中時,要密切關注生產作業管理與安全管理效能的提升。
2.2.1 生產作業管理
對于動車組高級檢修來說,其作業內容可以劃分為計劃內作業與計劃外作業兩大版塊。計劃內作業是指由在值班室下達的日作業計劃中明確規定的作業項目,作業人員直接通過設在值班室的工作機填寫作業申請單,項目內容的選擇范圍僅包括當日日作業計劃中規定的項目,借助于信息化系統,具體的作業單位、作業人數、作業時間無需由作業人員手工錄入,系統可以實現對這些內容的自動生成。計劃外作業與計劃內作業截然相反,其并未在日作業計劃中加以明確,而是依照某日特定的生產情況臨時確定的項目,由于其超出了原有計劃項目的范圍,因此該作業項目各流程中的信息均需要由作業人員進行詳細錄入。在現有的信息化檢修模式下,為了保障作業項目的可控性,任何一種形式的作業均需要經過復雜的審批程序,但這種程序可能會因審批人員不在崗而被耽誤,進而阻礙作業效率的提升。因此,可以嘗試開通信息化系統對應的手機客戶端,打破特定的時空限制,使得審批環節的效率得以提升,同時也可以將審批及作業信息利用信息化系統,實時推送到現場的大屏幕上,便于作業人員及時掌握作業信息。
2.2.2 安全管理
在動車組高級檢修的靜調庫中安裝了接觸網,具有一定的作業風險,在將信息化系統應用于高級檢修的過程中,應當通過系統優化最大程度提高安全管理的控制力,為作業人員的人生安全提供堅實的保障。具體來說,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靜調庫內主要的作業條件是有無高壓、有無中壓、有無低壓三種,信息化系統中相應設置靜調庫作業條件子模塊。該模塊界面中,對每1條作業股道均設有高壓、中壓、低壓3個雙色指示燈,紅色代表供電,綠色代表斷電。這種分層式管理的手段可以便于信息化系統中供電情況的及時更新,以避免因狀態掌握不當而產生的安全事故。
同時,要實現信息化系統與靜調庫進庫閘機的連接,使得作業人員在刷卡進入閘機時的權限可以被實時控制。在作業項目經過審批后,信息化系統基于自動化生成的作業時間,為持IC卡的作業人員開放對應時間內的入庫權限。例如檢修一班的作業人員甲和乙,申請進入靜調庫作業的時間為某日13:00-17:00,該審批通過后,兩位作業人員持有的IC卡在某日13:00之后擁有了進入靜調庫的權限,在16:30也即申請結束時間前的0.5h,信息化系統會自動發出時間提醒,督促其盡快完成作業。如果超出17:00兩位作業人員仍然沒有錄入作業結束的確認指示,此時就會觸發系統的自動報警機制,兩位作業人員的作業權限也會被取消,負責現場調度的工作人員會依照信息化系統中記錄的檢修實績,對作業人員超時未完成作業內容的原因進行判斷,以便調整后續的作業方案;同時,這種實時控制也可以有效避免作業人員在未申請的作業時間進出靜調庫而產生的安全風險。
2.3 故障分析及精準檢修
在日常的檢修實踐中可以發現,諸如繼電器等配件,在高級檢修過程中保持了較好的狀態,但是檢修完成后其故障頻率卻大幅提高,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時間差”問題,即這些配件的使用壽命已經接近完結,而在檢修完成后的某一時間點正好達到使用壽命,這就使得檢修過程中很難發現配件問題,沖擊了動車組的整體檢修質量。在將信息化系統應用于檢修過程的情況下,檢修部門要實現同配件廠家的數據互通,將各配件的使用壽命錄入到信息化系統中去,再利用信息化系統的智能分析與自動生成功能,提出某次檢修中必須修繕或更換的配件,一方面,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檢修的全面性,另一方面,這也可以實現精準提料,避免額外的成本投入。
此外,在高級檢修過程中發現的配件故障問題,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該配件的自帶系統故障,受廠家貿易壁壘等現實因素的限制,使得動車組檢修部門無法精準采購對應的配件,而為了達到質量效果又不得不進行系統更換,這既增加了檢修的成本投入,也在客觀上滋生了大幅度更換配件后可能出現的不確定風險。因此,應當事先同主機廠的有效合作,依照動車組分系統的特點,在信息化系統中建立結構樹,依照物料編碼規則將配件納入到系統中來,再依照標準化圖紙編寫維護手冊并錄入系統,為精準提料與檢修效果的提升打下基礎。
3 ?結束語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持續變革,動車組作為現代交通運輸網絡的構成部分,其應用范圍也更加廣泛,與此同時,其技術性要求也不斷提升,這也使得動車組檢修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傳統以單一人力為主的檢修模式顯然無法適應當前動車組高級檢修的需求,信息化系統的引入開始成為高級檢修的發展趨勢。信息化系統貫穿于動車組大的三級檢修中,信息化技術的優勢使得其內置的各個版塊不斷更新升級,有利于有效掌握動車組的使用狀態,為鐵路企業找準經濟效益與安全效益的平衡點提供新的思路。與此同時,專業檢修人員也應當認識到信息化系統的應用特點,推動系統在高級檢修中實現更深層次的科學應用,滿足安全生產管理的日常需要。
參考文獻:
[1]任小冬,王向鋒,胡滇.動車組檢修測試自動化研究[J].電子世界,2019(24):45-46.
[2]王偉宵.CRH2型動車組高級檢修電氣調試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分析[J].科技風,2020(03):151.
[3]杜偉.多功能動車組檢修技能實訓平臺設計[J].科學技術創新,2020(04):167-168.
[4]肖超.動車組檢修效率提升與質量管控手段研究[J].中外企業家,2020(07):254.
[5]陳定君.智能檢修系統在動車車輛檢修中的應用[J].科技風,2020(0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