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寶貴
摘要:眼下農村家庭的教育問題令人擔憂,主要體現在: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壓力過重;認為讀書無用;父母不良的生活習慣影響;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任務;溺愛孩子和不和睦家庭的影響等等。本人對待這些問題的對策:家校配合,告訴家長做好榜樣,絕不能放縱孩子,應用心欣賞、讓其自由發展。
關鍵詞:農村家庭;教育問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這個觀念逐漸為城市廣大父母所理解和接受,而農村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教育令人擔憂的問題。
一、寄托希望、壓力過重
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里易使家庭教育偏離方向,父母把自己沒有實現,沒做成的都轉而寄期望于孩子來完成,他們常常根據自己的愿望為孩子制定奮斗目標,并照此目標對孩子的教育,根本不考慮是否適合孩子或、孩子是否感興趣,因而常違背孩子的愿望,強迫其學習,造成孩子不能很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壓力太重,不能健康地成長。
二、讀書無用論
農村很多的父母,由于不堪于農活的艱辛而外出打工,受到了一些社會上的一些讀書無用等說法的影響,也看到了一些誓言旦旦的所謂成功跡,以及看到了一些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加上自己沒知識也能一個月掙一兩千元錢,就認為了讀書無用,又因自己外出時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看不放心,他們就干脆不讓孩子讀書,帶在身邊還能做點小工,掙些錢補貼生活,他們哪知道讀書是孩子們凈化靈魂,升華人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他們只知道像他們的孩子讀書也不能上大學,即使上了大學也沒有工作,不能掙很多錢,讀書沒有用。
三、父母“好”榜樣
家庭教育注重以身作則,父母親的榜樣作用對子女的潛移默化 影響往往勝過口頭說教,現在很多農村家庭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子女的影響,他們的教育方式帶有很強的隨意性,自己言行不一致,特別是現在很多家庭染上了打麻將,打牌甚至賭“六合彩”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他們甚至還帶自己的子女一起參加,有些家長們自己不干,認為孩子的“心水靈”把整百整百的錢給孩子來賭,對郭的成長產生了極嚴劣的影響。
四、認為教育乃學校之事,與自己無關
農村的很多父母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職責,由于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的學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慮的學校教育,忽略了他們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礎,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現在在農村,最普遍的一句話就是:去學校讀書了他就會了,甚至連最起碼的禮貌問題也是說這句話。農村很多家長認為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無法在學業上輔導子女,他們對子女的關心和監督,僅僅是一句“做完作業了嗎?”他們不知道如何測評。他們這樣對教育職責的漠視,教育理念的偏頗自然導致家庭教育的出錯。
五、使用暴力,不和睦家庭成員的影響
家庭和睦對子女的心理健康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父母不和易造成學生情緒不穩定,心理失衡,行為方式易產生偏差。有些脾氣暴躁的父母為家庭小事爭吵,甚至使用暴力,這樣在孩子的心理會存在一種想法:只有武力才能解決問題,父母能這樣,我為什么不行,特別是父母離異的家庭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強烈的。由于父母不和,往往照顧不上孩子,學生學習,生活處于一個不安定的環境中,這會摧殘著孩子幼小的心靈,扭曲他們對事物的看法,離異后再婚的父母,又由于新家庭配偶的態度問題,有的對子女與新配偶的關系不和又產生新的家庭糾紛,在孩子面前爭吵,甚至又使用暴力,結果往往讓情緒不穩定,無所適從。
六、溺愛孩子
愛孩子是每個人的習慣,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幾個大人只圍著一個孩子打轉轉,對于孩子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也不用那也不用做,加上現在農村生活有所改善,整天給孩子買這買那。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了。
從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分析可以看出,農村家庭教育存在著諸多問題,為了改善農村家庭教育,我提出以下幾點意見和建議:
1.更新觀念,做好榜樣
農村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與家長的觀念和教育能力過低有關系。其實農村環境就是一個天然的教育課堂,子女們在和父母親友及其他家庭成員的共同勞作中,體驗到的不僅是生活的艱辛,而且還是一種合家協作教育,同時也是一種親情教育。家長們不能在做完農活后的空閑中,有事沒事就去賭攤邊瞧瞧,玩點小意思。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要言行一致,不失信于子女,用自己的形象為孩子們做好榜樣。不知父母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互相爭吵,彼此拆臺。
2.家校密切配合
作為教師,除加強學校教育以外,必須重視家庭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進一步密切家庭與學校的聯系,增強家長的教育意識,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對于父母外出打工的學生們,學校應多與學生的委托人聯系,要求他們除了進行一些思想教育外,還要督促孩子寫各作業,搞學習。
3.絕不放縱孩子
孩子雖小,但也是一個獨立,自尊的個體。尊重孩子是最基本的教育原則,但也不能放縱孩子,任何教育方法都要做到適可而止。特別是父母已外出,留守給爺爺奶奶的孩子們。他們得不到父母嚴格的教育,一旦離開了學校就忘了尊重老人,對自己的爺爺奶奶大吼大叫,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老人們往往認為他們還小,不懂事的表現,那就錯了,因為一旦孩子的無理行為得不到糾正,他們就會從這種無理的重復中,形成了不良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因此,父母、爺爺、奶奶們絕不能放縱孩子。
4.用“心”欣賞,自由發展
孩子的心,是幼稚的心,敏感而脆弱,它特別需要表揚和鼓勵。孩子們渴望得到父母、親人及老師的重視,關心。在許多孩子眼里,父母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在干什么?而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往往會影響他的一生。這就需要家長們用“心”欣賞,允許孩子有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特長)。
要想孩子能健康地成長,要做到家校配合,需要家長做好榜樣,絕不能放縱孩子,應用心欣賞、讓其自由發展,即使考不上大學,也會有健康人生,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