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欄目創新而言,電視編導素質是一項重要影響因素,兩者密切相關,對創新效果起到決定性作用。在電視編導工作的過程中,他們既需要選擇素材并且參與制作,還必須對新聞保持敏感,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如此一來才可以對欄目產生正面影響,使其處于不敗之地。基于此,本文分析欄目對電視編導素質的要求、欄目創新中電視編導素質的具體表現以及電視編導素質對欄目創新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電視編導;素質;欄目;創新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1-0150-01
一、前言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電視媒體日益衰弱,其優勢不再突出。大量電視節目由于無法承受沖擊,不得不停播。對于電視媒體而言,這是網絡媒體對其造成的最大影響,而其主要原因是電視媒體從業者存在較大問題,他們缺乏創新意識,自身素質有待提升。特別是電視編導,在電視欄目中,這一群體作為統籌規劃,對欄目成功產生直接影響,因此他們一定要不斷學習,從而提升自身素質。
二、電視欄目對電視編導的素質的要求
對任何一種電視欄目而言,在策劃與制作的過程中,均需將其使用性作為重點,在此基礎上以電視欄目類型為依據,確定其他特性,主要包括娛樂性等。以知識競答類欄目為例,應該重視其趣味性。因此,電視欄目對編導群體自身素質提出更高要求,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超強的業務能力、豐富的閱歷
從電視欄目編導的角度來講,他們的工作實質為創作,電視編導應該深入實際生活,由此選擇合適的素材,在此基礎上開展各項后續工作,主要包括策劃以及制作等。各種活動對電視編導提出更高的要求,他們必須具備非常強的業務能力,可以合理、有效串聯一系列活動。與此同時,電視編導能夠以自身積累的生活經驗與工作經驗為依據,選擇與欄目訴求一致的題材。僅僅針對電視欄目內容而言,電視編導需要具備策劃、制作等各個方面的素質能力,而且可以有效掌握每一環節,如此才可以更加順利地制作電視欄目。如果電視編導的自身素質非常高,并且所掌握的技能過硬,那么制作的電視欄目可以滿足發展需求,并且可以確保電視欄目有益于廣大群眾,在追求收視率的同時,更加重視口碑。為實現該目標,電視編導必須具備非常強的業務能力,積累大量閱歷,這兩者不可或缺。
(二)具備新聞敏感性、創新能力
對于電視編導來說,不管開展何種類型的電視欄目,均可將其視為新聞,通過何種方式最能夠吸引廣大觀眾,并且強化制作效果。這對電視編導提出相應要求,他們必須對新聞保持較高敏感度,可以挖掘到其他從業者無法獲取的素材。與此同時,針對所挖掘到的素材,電視編導還需要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現代電視行業更是如此,從電視欄目的角度來講,一方面應該以廣大群眾為對象,為其傳遞新聞信息,另一方面還需要盡力打動廣大群眾,從而促使其態度與行為發生變化。在電視欄目創新過程中,電視編導需要發揮關鍵作用,由于電視編導能夠統籌節目,所以他們的創新能力至關重要,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可以促進電視欄目的發展。[1]
三、電視欄目創新過程中編導素質的具體體現
如果一檔電視欄目可以取得成功,它一定具備非常強的能力,能夠以電視觀眾為對象,對其產生較強吸引力。與此同時,相較于其他電視欄目,成功的電視欄目還需要具有獨特性,以此在類型相同的電視欄目中占據有利地位。當電視欄目具備獨特性時,能夠以電視欄目編導為對象,體現出這部分人員的自身素質以及創新意識。在電視欄目中,電視編導扮演著創造者的角色,一定要深入實際的社會生活,從中提高對關乎自身職業事物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自己的創新能力,積極培養職業敏感性。針對電視編導群體而言,為熟練應用自身業務素質,并且強化他們的進取精神,一定要與社會發展實際情況密切結合,探索與發現突破點,做好各個環節的工作,主要包括題材選定、采訪與加工素材等。以高質量內容為對象,對電視欄目進行有效組合,使其成為高品質電視欄目。在此期間,電視編導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不僅可以進行創作,還能夠有效呈現創作效果。通過何種方式和手段策劃制作電視欄目的形式內容,并將其集為一體,進一步被廣大群眾接受,這是極其重要的。
以大型娛樂相親節目《非誠勿擾》為例,第一,從拍攝采訪方面來看,《非誠勿擾》的完整體現了編導的基本素質。關于影像和聲音材料等重要環節,編導落實了拍攝地點等具體事項,并盡可能地通過預測等手段使節目在拍攝過程中順利進行,以確保節目的效果。第二,編導對欄目質量把關很到位,在節目中我們可以發現,《非誠勿擾》每期節目的選手以及安排都很有特色。每期出場的幾位男嘉賓總是各有千秋,總是會有一兩個反差極大的選手,讓觀眾深感新穎,或佩服或咋舌。
從每位男嘉賓的自我介紹和講話風格來看,同樣能看到節目背后的精心設計,有欲揚先抑型,有跌宕起伏型。這些設計從敘事技巧和增強娛樂性的角度來講是相當成功的。編導通過對欄目板塊的先后排序、時間選擇上的創新,完成了節目的有機組合。[2]對職業習慣的創新運用能力和編導的創造思維,人們的習慣性思維是在長期的生活中培養起來的,是一種經常使用的思考問題的方式。這種思維是一種單向的、多角度的、多層次的思維過程。筆者通過探索習慣性思維發現,不可將其劃分為積極與消極兩個方面,主要是職業人通過何種方式加以應用。倘若電視欄目的編導可以在有意識的前提之下,頻繁有機結合習慣性思維與創新性思維,同時不斷增強其合理性,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以獲取欄目需要的生活素材等為切入點,從而培養與增強電視編導的創新能力。以《職來職往》這一電視欄目為例,其主要為高等院校學生提供服務,與過去所制作的同類電視欄目存在一定差異,以往為職場高端人才服務,此為理念創新。《職來職往》以高等院校學生為對象,為他們提供服務,能夠以此體現出電視編導自身創造思維能力,可以觀察到我國現階段的社會訴求,同時加以創新。對報名參加這檔電視欄目的高校學生并未作出具體限定,如此方可與社會現實相契合,為當前的現實情況提供服務,創設公共平臺,將人才、企業與觀眾等集為一體,從而體現出編導與時代同步的創作理念。
四、電視編導創新素質對電視欄目創新的積極作用
近年來,網絡媒體飛速發展,人們進入網絡時代,從而對電視傳媒產生巨大沖擊,使其成為傳統媒體。越來越多的人在網絡平臺觀看節目,新聞節目更是如此。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與網絡媒體相比,電視媒體的優勢不斷被削弱,大量電視欄目由于缺乏創新,不得不停止播出。那么通過何種方式優化電視欄目,使其吸引更多觀眾,這對電視編導提出一定要求,電視編導必須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加強學習,由此對電視欄目產生積極影響,進一步凸顯其優勢。[3]因此,電視編導需要改革與創新電視欄目,加大對播報方法等的創新。電視編導集合多方觀點以及良好建議,促使自己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及時挖掘價值突出的新聞,利用有效手段和方法進行組合編輯,作用于所獲取的新聞,在全社會范圍內使其成為熱點。
五、結語
為策劃制作高品質的電視欄目,電視編導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與能力,主要有業務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與此同時,電視編導還需要在電視欄目中有效應用自己的能力,從而為電視欄目注入生機和活力,在媒體競爭中,使其具有較強競爭力,占據優勢地位。對于電視臺而言,其需要以全體電視編導為對象,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高聘用門檻,并且幫助他們樹立憂患意識。
參考文獻:
[1] 張雪嬌.淺析電視編導的素質與欄目創新[J].傳播力研究,2019,3(33):83.
[2] 劉偉.電視編導素質與欄目創新建議[J].傳播力研究,2019,3(04):131.
[3] 宋峻瑤.電視編導素質與欄目創新研究[J].電視指南,2018(13):185.
作者簡介:楊如倩(1987—),女,河南鄭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