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
摘 要:本文以道路工程為例,分析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一些問題。然后重點分析了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從結果看,這些技術措施對改善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有重大影響。
關鍵詞: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U416.217文獻標識碼:A
1 工程概況
隨著車流量的不斷增加,公路所承受的交通荷載也在持續加大,經過多年使用之后,某公路目前已經出現高低不平、裂縫、沉降等問題。為提高車輛運行效率,保障市政道路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適度,針對某公路的上述危害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針對該路面的路基和路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恢復其使用功能和運營能力。
道路工程全長約3.7 km,設計時速為60 km/h。道路橫斷面寬30 m(3 m人行道+5 m綠化帶+14 m行車道+5 m綠化帶+3 m人行道),行車道結構從下到上分別為18 cm厚3%水泥穩定下基層、18 cm厚5%水泥穩定上基層、5 cm厚粗粒瀝青混凝土、4 cm厚中粒瀝青混凝土、3 cm厚細粒瀝青混凝土面層。
2 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問題
2.1 瀝青混凝土材料質量不過關
研究結果表明,瀝青混凝土材料與路面的整體質量有很大的關系,路面的承載性能、防水性能等都會受到材料的影響,想要提高路面施工質量,必須選取質量過關的瀝青路面混凝土材料。成本是道路施工過程當中自然要考慮的核心因素,所以在決定采購瀝青混凝土原材料之前,首先需要對各地的供應商所提供的各種樣品進行質量檢測,從而保證采購的瀝青混凝土質量過關。瀝青混凝土作為道路施工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使用范圍和使用量非常大,所以瀝青混凝土的價格是成本控制當中必然要考慮到的因素,而且道路施工大多處需求旺季,市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如果不能對其質量進行全面檢測,會使得部分殘次品流入施工現場。
2.2 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縫問題
裂縫是路面長久運行之后十分常見的質量問題。通過原因分析可知,路面硬度不強,超負荷的車輛運輸都會進一步加大路面發生裂縫的概率。裂縫問題一旦出現,不僅僅會影響行駛的安全性,而且也會破壞混凝土路面的總體結構,如出現極端天氣,雨水會順著裂縫滲入到內部結構當中,長久以往,必然會導致部分路面塌陷。
3 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3.1 瀝青混凝土路面原材料控制
路面瀝青材料選擇過程當中,需選取最高等級的A級材料,為了更好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可以在道路施工過程當中選取本地的材料供應商,首先需要對供應商進行生產許可證的資質審核,確定供應商之后,還需要對流入施工現場的各項材料進行全面的檢測,符合標準之后才能夠進入施工現場,抗剝落劑在道路施工當中是十分常用的一種材料,能夠減少瀝青與集料間截面張力的作用,不會受到雨水侵入而破壞內部結構,對于保證路面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在選擇過程當中去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及規范選擇合格的產品和材料,構建量化指標管理制度,提高檢測標準的精準。通過技術檢測之后,還需要對瀝青老化殘留進行檢測,并將其加入到市場檢驗標準當中。瀝青材料進場前的檢測過程當中,首先需要考慮縮短瀝青運輸車輛場外等候的時間,提高瀝青檢測的整體效率,實驗過程當中則需要進行瀝青轉模現場加熱試驗。
3.2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術控制措施
3.2.1 瀝青混合料拌制與運輸
市政道路瀝青混合料有熱拌冷鋪和熱拌熱鋪兩種常見的方法,從運用的角度來看,熱拌熱鋪大量運用在道路工程當中,所以整體的運用范圍更廣。瀝青混合料拌和的場地需設置試驗檢測室和專用拌合站,前者的作用是對瀝青混合的加熱溫度進行控制,維持在70℃。材料運輸是瀝青混合料拌制當中的重點環節,通常采用自卸汽車進行運輸,運輸之前首先需在車廂內涂植物油清洗劑,避免搬運完成時車廂內部留下過多的殘液,防止汽車底板粘上混合料。材料運輸過程當中,需嚴格按照一前一后的順序,一邊移動一邊裝料,防止材料在運輸過程當中出現離析現象。溫度是影響瀝青混合料的重要因素,為避免溫度降低過快,對混合料產生的影響,需要在車廂裝滿混合料之后篷布進行扎牢。在瀝青混合料運到施工現場之后,需要控制其溫度維持在130℃左右,卸載物料的人員須嚴格遵守專業施工技術人員的指揮,不可隨意揭開篷布影響瀝青混合料的質量,同時也需要注重卸料人員的安全問題,防止被運料車撞倒。為提高混合料鋪攤的平順度,應該按額配足運輸車輛,并且嚴格控制每輛車的載量。
3.2.2 瀝青混合料攤鋪
鋪攤之前,需要將所鋪設路段的雜物進行清理,雜物存在影響瀝青混合料的攤鋪,然后在施工路段之上放置透油層,保證路面不同層次之間的粘結性。瀝青混合料攤鋪之時,同樣還需要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的調整混合料的厚度。一般情況下,速度的偏差需保持在0 mm~3 mm。鋪設完成之后,需要對現場進行維護,如果沒有進行壓實,施工人員不能夠隨意進入,如果出現了特殊的情況,施工現場受損,則應及時進行找補或更換相應的涂料對其進行修補,如果施工過程當中出現了嚴重的路面缺陷,則應及時改進攤鋪工藝或對攤鋪機進行調整。
3.2.3 瀝青混合料碾壓
攤鋪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對已經鋪設好的路段進行碾壓,碾壓設備的選擇直接關系到了路面的平整度,所以應該結合路面情況選擇相應的碾壓設備。初壓和復壓可以采用鋼輪振動壓路機,碾壓過程當中,需要時刻監控瀝青混凝土的碾壓溫度,并將其保持在合理范圍之內,然后采用膠輪壓路機,避免路面出現軌跡,保證終壓環節緩慢進行,嚴格按照初壓、復壓、終壓的過程緩慢進行,保持路面整體的平整性。施工過程當中需要嚴格監控現場的施工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與路面進行壓實。碾壓方向方面,需要遵循從低到高的碾壓原則。初壓方面,雙鋼輪壓路機階梯碾壓完成之后,第二個繼續進行碾壓,并且在接頭處傾斜45°,第二個雙鋼輪壓路機碾壓到路面的時候,第一個雙鋼輪壓路機從邊部開始碾壓直到內側。雙鋼輪壓路機前進靜壓,后退弱振,后退時,超過碾壓接頭處5 m~10 m,每次經過碾壓接頭時開弱振碾壓。復壓方面,在初壓完成之后進行,采用膠輪壓路機從外到內進行碾壓,碾壓的速度保持在2 km/h~3 km/h。第一碾壓到路中間的時候,下一臺從邊部開始進行碾壓,兩臺膠輪壓路機依次進行,每臺碾壓三遍。終壓方面,是在復壓完成之后的碾壓工作,采取雙鋼輪壓路機進行碾壓,兩遍之后收面。
3.2.4 路面接縫處理
結合攤鋪過程所需進行縱向接縫,碾壓機械需預留一部分地方攤鋪處不進行碾壓。后續高程基準面首先需通過熱接縫方法,形成攤鋪重疊層,通過快接縫消除縫隙,最后再通過人工切除的方法鏟除斷路尾部的廢棄原材料,涂刷透油層,并將其壓實。碾壓寬度應低于20 cm,鋪路面跨垮縫向新鋪面層緩緩移動。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城市的發展與道路的發展密不可分,確保市政道路質量最重要措施是在施工過程中加強質量控制,全面提高施工技術水平,最終改善整體質量。同時,需要有相應的技術人員對施工質量控制的要點進行綜合分析,并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技術和方法,從根本上保證市政道路的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邢華軒.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與常見質量問題控制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9(06):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