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不斷提高現有科技水平的基礎上,也有效地促進了建筑技術的發展。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預制構件技術在混凝土結構構件施工中的應用,對施工質量和企業的實際效益具有重要意義。有鑒于此,本文對預制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施工工藝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相應的施工要點。希望能為建筑工程的建設和建筑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預制;混凝土結構;構件施工;技術分析
前言:在現澆混凝土結構中,需要大量的模板和支架來輔助。有助于更好地完成現澆結構施工。在混凝土結構完成時,澆注后還需進行一定量的養護工作進行保護。并進行后續工作。在施工過程中,必須等待混凝土結構強度達到一定的條件。可以明顯看出,建設周期相對較長。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膜膨脹、漏漿等易發生的問題及施工。預制結構在預制過程中可以有效克服現澆結構施工施工過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和問題,這些缺陷和問題可以從施工現象中找到[1]。可直接吊裝,大大減少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保證材料的利用率,同時做好混凝土預制構件的施工,加快施工進度,保證施工質量。由于這些特點,預制樁鋼筋混凝土結構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廣泛應用于建筑工程中。
一、混凝土預制構件施工技術研究的現實意義
預制混凝土作為克服大量現澆結構模板及支架缺陷的一種方法。混凝土結構解決了模板膨脹、漏漿、澆后養護等強度控制問題。工期大大縮短。顧名思義,這個結構是將構件在工廠內加工制造,運至施工現場直接吊裝。該工藝不僅減少了混凝土材料用量,而且解決了澆筑施工后期拆模問題。但在實踐過程中,工程施工人員并沒有充分認識到預制混凝土結構構件施工技術的應用價值。使施工速度快,質量保證的效果沒有發揮出來。在這種情況下,相關人員應該從實踐的角度,從闡明預制混凝土結構構件施工技術的應用局限性入手。其次,找出最優控制的方法和策略。這樣,項目可以高度穩定和可持續。
二、預制混凝土結構構件施工技術的應用局限性
(一)預制構件施工技術在以往工程中的應用
通過對過程的分析,我們發現技術應用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即技術體系沒有完善,基礎研究不足,標準規范不完善,可持續性不足。技術體系不完善是指現階段混凝土預制構件的施工。該技術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預制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和框架結構上。這種發展導致了其他建筑類型預制結構的不平衡施工。基礎研究的不足主要體現在預制結構體系中夾芯墻板的連接上。鋼筋與鋼筋的豎向連接有兩個方面。垂直連接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施工主要用于機械連接。因此,有必要對接頭的受力原理、性能指標和結構進行控制。如果有制造和質量驗收要求,應優化鋼筋、灌漿套管和灌漿材料提高實踐的效果價值。該標準的不完善是由于在類似建設項目中缺乏實踐經驗所致。所以,有關施工人員應加強這方面的研究,改進預制混凝土結構構件施工技術的應用質量。技術應用缺乏可持續性意味著,在一段時間內,預制結構使用成本高于現澆結構,忽視預制混凝土結構構件的長期效應。這樣,工程師和研究人員應該從設計角度不斷優化預制構件施工技術的應用控制效果。以促進現代經濟建設背景下建筑業的快速穩定發展[2]。
三、技術施工主要策略
(一)陽臺吊裝施工
陽臺預制構件吊裝前,施工人員應先排水泥漿砂漿找平層中的雜物應徹底清理干凈。然后應在濕潤后進行安裝,以確保部件之間的良好連接擰緊。在起吊部件時,確保起重繩與部件之間的角度在45°范圍內,吊索應均勻受力。施工人員首先要保證構件處于穩定狀態。然后拾取尺寸控制線,確定沖壓距離,并將零部件放置在指定位置。它可以固定在所選零件的臨時支架上拆下掛鉤。解鉤后,施工人員發現構件錯位板端可借助墊塊調整,使其與圖紙要求一致。預制陽臺安裝完畢后,施工人員應內部預留鋼筋應調直,與梁鋼筋有效連接。邊懸臂梁的延長筋也應按設計要求布置。所有施工完成后,應進行全面檢查。無異常后,進行混凝土澆筑。
(二) 梁吊裝施工
嚴格按照設計圖紙要求確定吊點位置后,施工單位人員可以鉤住并鎖定繩索。注意繩子的夾角控制在45°以內,掛好鉤繩后緩慢吊起。當地面相距500mm時,應停止吊裝。施工人員應完成吊具并檢查吊具表面是否捆綁牢固。在施工中,如果單側吊梁或局部梁有外伸邊緣時,必須控制中心位置,避免梁傾斜。因為,這種現象會影響起重效果。吊裝前施工人員需要檢查柱頭支點處鋼墊標高是否符合安裝要求。此外,還應做好柱頭定位軸線與梁上軸線的相對性,以確保橫梁可以正確定位。為了避免梁的偏差,可以提前使用支架。固定后還需要梁的標高和支點設置為檢查,如果標準值和標準值之間的差異很小,可以參考檢查標準值與標準值。如果相差較大時,應重新吊梁。吊起后,將其緩慢放置在固定位置[3]。在修正梁體的過程中。此外,我們應時刻注意柱的變化,以確保柱的垂直度在允許誤差范圍內。梁的標高和支點位置清楚后,連接鋼筋。就位后進行灌漿套筒施工。混凝土結構構件結構圖如圖所示:
(三)層合板吊裝施工
復合地板屬于預制與現澆混凝土相結合的結構形式。組合樓板主筋與薄板主筋相同,上部為混凝土澆筑層區域只需一定強度和彎矩的結構鋼筋加固就足夠了[4]。板底光滑,無凹凸現象,吊頂部分無凹凸現象。施工人員先將支撐架龍骨找平。只有固定到位,才能進行起重作業。預應力板吊裝起重機可直接在車上進行,到達樓層后可跟隨控制線布局將其放置在最佳區域。疊層地板吊裝完成后地板可用普通砂漿和泡沫條密封。
結語:綜上所述,預制混凝土結構具有良好的施工質量和施工工藝。本文以實際工程為例,分析了預制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施工要點。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制定預制構件混凝土的施工規范,以提高技術水平、施工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
參考文獻:
[1]吳振新. 裝配式混凝土預制構件施工技術要點研究[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8, 10(014):2525-2526.
[2]姜泰. 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的新技術應用[J]. 建筑施工, 2018, v.40;327(07):116-118.
[3]李拓. 新型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術研究[J]. 住宅與房地產, 2018, 516(30):89-90.
[4]崔海青. 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中的連接技術研究[J]. 門窗, 2018,56(23):237-237.
作者簡介:
李白玉,科興建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