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皓
摘 要: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今天,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優化,這對會計信息化質量要求較高。新時代背景下,構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推進會計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可促進企業經濟利益的增收。對此,本文著重分析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概述,論述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原則,提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策略。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F270.7;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1-0060-02
在信息技術、社會經濟雙發展模式下,企業會計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是必然趨勢,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在此背景下,推進會計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需要構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加強工作規范,提升工作質量,以此推進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因此,研究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十分重要,其不僅是會計工作改革的需要,也是企業走可持續路徑的需要,更是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的需要。
一、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概述
1.會計信息化
在企業發展歷程中,會計信息化是企業整體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在企業整體管理工作中占據重要地位,直接影響到企業未來發展趨勢。會計信息化是對傳統會計工作模式的一些變革,依托于現代化技術,以現代化先進思維理念為導向,促進會計工作的開展,包含核算、預算等工作模式,以此推進傳統工作模式的創新。在會計工作中,通過引入現代化技術,諸如大數據、互聯網等,以網絡通訊手段,實現會計往來信息的整合、分析、應用,精準會計信息數據,將準確的數據信息傳遞給所需部門,發揮信息數據的根本性作用。簡言之,會計信息化是指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工作,不僅提升工作人員工作效率,更是會計工作與時俱進的體系。
2.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
在企業發展歷程中,會計信息化需要具有一定的管理制度體系,以此體系為標準,推進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是指在會計工作中對會計信息的一些很重要概念以及運行準則進行規定,根據此規定,推進各項會計工作的有序開展,使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遵從此規定,規范自身工作模式,提升會計信息化工作效度。通過構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對會計數據信息進行精準化的核算、預算,在核算、預算中提出有用的信息數據,進而使企業在經濟管理過程中收到良好的經濟效益。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需要立足于企業發展模式,根據會計工作形式進行構建,依照構建原則,推進會計信息化與各個組織、部門之間的銜接效度,彰顯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的科學化、信息化、合理化。
二、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原則
1.結構性原則
在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中,基于其構建體系,突顯一定的結構性。結構性是在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中,各個標準中的位置之間具有密切相關性,重視空間排列組合形式,使各個結構組列有次序。因此,在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中,需要遵從結構性原則,以服務模式為導向,推進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構建。
2.整體性原則
在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中,需要遵從整體性原則,以整體性為導向,推進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進一步構建,滿足會計工作需要。因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是一個系統性、整體性的工程,在會計信息化工作中,包含不同的子系統,而這些子系統之間相互關聯,由此組建大的系統。因此,在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中,以整體性為基礎,推進各個子系統之間的相連,促進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構建。例如:在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中,研究各個子系統之間的關系,找尋其中的關聯點,構建一個龐大的系統,突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整體性效度。
3.動態性原則
在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中,動態性是會計工作訴求。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需要工作人員遵從該體系死板地進行工作。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提倡動態性原則,是在工作中以此體系為標準,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地思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工作模式的更新,在不斷的變化中完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促進發展的穩定性。
三、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策略
1.明確構建目的
在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中,需要明確構建目的,以目的為導向,推進各個子系統工作的完善,構建龐大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因此,在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中,需要相關人員明確構建目的,做好總結工作,在此過程中,構建研究方案,促進方案的分類總結,并且通過會議形式,選取適合的方案,以此方案進行探討,在探討中推進體系的設計。與此同時,根據設計的方案,相關人員應該進一步研究設計方案,推進方案在實踐中的實施,提升工作人員工作效度,進而實現會計信息化標準構建的科學性、有效性。
2.構建會計信息化平臺
在會計信息化工作轉型過程中,企業財務信息數據逐漸增多,為了進一步保護好這些信息數據,需要構建會計信息化平臺,以會計信息化平臺為導向,推進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建設,為會計信息化工作模式提供保障。
第一,轉變會計思想工作觀念,樹立信息化工作理念,為會計信息化工作開展提供支撐。
第二,借助大數據技術,構建信息資源庫,加強財務信息數據的整合,并且將財務信息數據分批納入數據平臺中,進而有效地運用信息數據。會計信息化平臺能夠記錄財務工作往來信息數據,在需要數據運用過程中,加強數據信息的分析,為企業發展提供正確化的信息數據。例如:工作人員借助以往信息數據進行分析,預測企業發展趨勢,加強企業經濟管理效度,使企業在發展歷程中獲取更好的經濟收益。
3.加強法律法規體系的構建
基于會計工作的特性,需要加強法律法規體系的構建,促進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構建。當前在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網絡犯罪層出不窮,這對會計信息化工作模式形成一定的沖擊。為了確保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有效開展,保障數據的安全性,需要加強會計信息化法律法規體系的構建。從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來看,法律法規體系的構建是信息數據安全的前提。因此,在會計信息化標準構建中,立足于網絡發展趨勢,結合會計信息化特色,在以往法律法規體系基礎上,細化相關條款,為工作人員網絡化工作模式提供平臺與機遇。與此同時,法律法規體系的構建,以政府政策方針為引領,結合我國法律法規體系,推進會計信息化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與構建。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會計信息化是企業整體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在企業整體管理工作中占據重要地位,直接影響到企業未來發展趨勢。因此,企業應重視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構建,根據構建原則,從明確構建目的、構建會計信息化平臺、加強法律法規體系的構建、加強人才的培育四個維度進行,促進企業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喬繼英.以財務共享服務為視角分析“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信息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2).
[2]《“十三五”信息化標準工作指南》要求擴展和完善會計審計信息化標準體系[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7(7).
[3]隋玉明.提升會計信息化標準建設水平與加強會計信息質量研究[J].納稅,2017(19).
(責任編輯: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