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堅 車彥軍 武 榮 錢建軍
作為全球第三大貿易產業的旅游業,是世界各國經濟增長與創造就業的重要手段①。2018年,據統計國際游客已達到14億人次,增長了5%。可見其發展趨勢,極為迅猛。此外,旅游業創造了全球1/10的就業機會,其中主要為婦女和年輕人。而旅游行為的發生,與氣候條件關系密切,甚至由氣候條件所決定,如室外自然風光等。因此,學術界也越來越重視旅游氣候與旅游業的關系,并建立相關指數模型等②③,對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氣候進行定量評估,如Mieczkowskit④提出并建立的旅游氣候適宜性指數(Tourist Climatic Index,TCI)。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簡稱“贛”)西北區域,境內多山地、丘陵,且與平原相間分布。地形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植被覆蓋度高,生態環境較好。近年來,憑借優越自然資源和交通條件,宜春市旅游業發展迅速。其中,明月山和溫湯鎮風景名勝區最具吸引力。鑒于此,本文基于宜春市60年氣象觀測資料,借助旅游氣候評估中使用范圍廣泛的旅游氣候適宜性指數(TCSI),對宜春市旅游氣候資源進行分析,科學評估,以此助力宜春市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
研究所用宜春氣象站氣象資料來源于中國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宜春市相關旅游數據來源于宜春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數據處理與計算方法參照杜正靜等人研究方法⑤。此外,關于旅游氣候舒適度指數的計算,模型采用Mieczkowski(1985)提出后經杜正靜等(2018)修訂的TCSI模型。為了方便評估,TCSI指數被量化為不同的等級,如表1所示。

表1 旅游氣候指數評價等級
根據宜春市統計局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圖1),近20年宜春市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具有明顯的上升趨勢。2000年,宜春市接待游客人數為133萬人次,旅游收入達5.7億元。截至2019年,宜春市接待游客數量已超過1億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016億元,旅游效益實現巨大飛躍。結合旅游目的地發展的生命周期理論⑥,旅游目的地從孕育到發展演變,以及到最后的衰落,要歷經探查、參與、發展、鞏固、停滯、衰落或復蘇六個階段的過程。因此,宜春市旅游的生命周期演變,以2011年為界,可劃分為兩個階段:2000—2011年為參與階段,2012年至今為發展階段。發展時期可細分為2011—2013年為緩慢發展期,2014年至今為快速發展期。目前,宜春市旅游還處于發展階段,并且上升空間仍很大。

圖1 宜春市2000—2019年國內旅游人數及旅游收入
基于宜春市1959—2019年宜春氣象站觀測資料,利用旅游氣候舒適度模型(TCSI),對宜春市旅游氣候舒適度進行計算和評估,結果如圖2所示。1959—2019年,宜春市旅游氣候舒適度指數具有顯著增加趨勢(圖2a),有利于室外旅游業的發展。TCSI指數年內特征表明,宜春市旅游氣候舒適度存在兩個明顯高值區,即5~6月和9~10月,TCSI指數均高于60,為“好”。換言之,宜春市旅游氣候舒適度在5~6月和9~10月最佳,適宜室外旅游。此外,10月份TCSI指數達到最高,即10月份是宜春市旅游的最佳時期。7~8月,由于高溫酷暑,TCSI指數偏低,反而不適宜旅游出行。

圖2 1959-2019年宜春市旅游氣候舒適度年內指數特征
為了更好地分析TCSI指數的時間變化特征,不妨將研究時期分為兩段:1959—1988年和1989—2019年。如表2所示,前后兩個時期的年內TCSI指數分布特征基本相似,數值大小上略有差異。其中,2~11月TCSI指數均有增加,增加最多的月份為4月,增加至62.27,成為第5個TCSI指數到達“好”的月份;僅1月、12月有所下降,下降最多的月份為1月。總體而言,近期比前期全年TCSI指數上升了2.35%,其中,年內最適宜旅游的時期均有所上升,宜春市旅游氣候適宜度變化雖不是十分顯著,但春秋兩季氣候將更有利于旅游業的發展。

表2 1959—1988年和1989-2019年TCSI指數變化
為了分析旅游與氣溫、降水的關系,對旅游氣候舒適度和月平均氣溫、月降水分別進行統計分析。如圖3所示,TCSI與月平均氣溫、與降水量之間均具有很強的非線性關系。其中,月平均氣溫低于21℃時,宜春市旅游氣候舒適度隨氣溫升高而增加;平均氣溫高于30~33℃時,TCSI<50,即旅游氣候的舒適性大幅降低。TCSI與月平均氣溫的擬合方程為y=-0.1x2+4.147x+21.317(R2=0.63,p<0.001)。此外,TCSI與月降水量的擬合方程為y=0.00007391x2-0.027x+58.387(R2=0.037,p<0.05),與TCSI隨月平均氣溫的變化模式相反。因此,近61年,宜春市旅游氣候舒適性與氣溫和降水呈非線性的統計關系。需注意的是,氣溫和降水并非獨立作用于旅游氣候舒適性。例如,當氣溫超過21℃,且逐漸升高時,若降水也隨著適當增加,旅游氣候舒適性也會向趨好變化。

圖3 TCSI與月平均氣溫、月降水量的關系
本文基于宜春市宜春氣象站1959—2019年氣象站記錄,對宜春市旅游發展和旅游氣候舒適度(TCSI)指數進行了評估。結果表明,2014年宜春市旅游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發展趨勢良好。近61年,宜春市旅游氣候舒適性呈明顯增加趨勢。其中,5~6月、9~10月TCSI指數介于60-69,旅游氣候舒適性好,適宜旅游。近期31年,4月旅游氣候舒適度有所上升,第一個旅游適宜期未來很有可能從4月份起。此外,1959—1988年和1989—2019年TCSI指數變化并不十分顯著。總而言之,宜春市旅游業發展目前還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旅游氣候舒適性較好,未來旅游業發仍有上升空間,潛力巨大。
注釋:
①WTTC(2018)Economic impact of travel and tourism:2017annual update summary.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Available at http://www.wttc.org/research/economicresearch/economic-impactanalysis/
②CHENG Qing-ping,ZHONG Fang-lei.Evaluation of tourism climate comfort in the Grand Shangri-La region J.Mt.Sci.(2019)16(6):1452-1469.
③徐玉秀.廣州市旅游氣候舒適度對旅游客流量[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17,29(5):17-23.
④Mieczkowski Z(1985)The Tourism Climatic Index:a method of evaluating world climates for tourism.Canadian Geographer/Le Géographe canadien 29(3):220 233
⑤杜正靜,潘進軍,趙衛華,等.中國旅游氣候適宜性評價研究[J].氣象與環境科學,2018,41(4):17-26
⑥Butler R.W.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J].Canadian Geographer,1980,24(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