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霰宇
目前,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我國醫務工作者血源性暴露發生率高達300萬人。尤其是護理專業的學生,因為缺乏接觸臨床的機會和經驗,職業防護意識較差,護理操作技能不熟練,成為職業暴露的高危人群。目前,我國大部分醫學院,尤其是高職院校,缺乏職業防護課程設置,忽略了對護生職業防護能力培養,對護生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不良影響,如何提高高職基礎護理專業護生職業防護能力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隨機選定某校2015屆護理1班以及護理2班,展開分組對比研究,具體如下。
隨機選定某校2015屆護理1班以及護理2班,將實施傳統教學的護理1班作為參照組,在傳統教學基礎上實施職業防護體系教育的護理2班作為試驗組。均為自愿參加本項研究,試驗組(45例):女44例、男1例;年齡在19~24歲,平均(21.26±0.34)歲。參照組(45例):女43例、男2例;年齡在20~24歲,平均(21.29±0.32)歲。兩組相比P>0.05,可比較。排除存在抑郁、焦慮等精神障礙疾病者。
參照組:實施傳統教學,帶教老師嚴格遵循教學大綱完成教學,帶教周期共計4周。
試驗組:在傳統教學基礎上實施職業防護體系教育:
1.加強教師培訓。學校部分教師對于職業防護的知識,了解途徑來源于專業雜志或者報刊等,對于銳器損傷等職業防護缺乏系統、全面的了解,內容過于簡單,但教師又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基本要素,具有主導作用,也是教育活動的引路者和組織者。因此學校應加強對教師職業防護培訓,通過討論、健康講座等方式提高教師對職業防護的認知度,學習《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等職業防護法規等,了解職業感染的傳播途徑、危險性、預防措施、概念等,正確使用各項防護技能以及防護設備,例如口罩、手套以及隔離衣等。
2.規范高職護生職業損傷防護措施,提高防護意識。在帶教過程中告知護生應做到以下幾點:禁止徒手傳遞銳器、禁止手持銳器隨意走動等、禁止采用剪刀開啟瓶蓋等,注射完成之后針帽拒絕回套,切勿徒手掰安瓿,切勿采用手弄直或弄完針頭,所有的針頭以及注射器在使用完之后均應放回到銳器盒中。利器盒容量不可超過警戒線,在血氣分析、拔輸液針、更換輸液袋時,應掌握防護措施,安全使用醫療器械,科學處理廢物以及污染物品等。針頭必須做到1擠、2沖、3消、4注射、5隨訪。
3.實習前強化訓練。在護理專業學生實習之前,應加強各種技能操作培訓,尤其是穿刺技術,讓學生意識到建立靜脈通路,是職業性HIV感染極為危險的一個過程,通過專業講座等方式加強對學生職業防護培訓,舉辦職業防護技能操作大賽,督促、監督學生建立良好、正確的執業行為習慣,帶教周期共計4周。
對比兩組職業防護行為習慣評分、職業暴露發生率。
1.職業防護行為習慣評分:以醫院自制問卷評估職業防護行為習慣,包括發生銳器損傷的正確處理方式、抽動脈血氣中徒手封膠塞、輸液后重新將針頭插入輸液袋、無徒手清洗器械以及分離針頭、及時拆卸針頭、戴手套輸液以及輸血、利用紗布掰安瓿、未回套針帽、自我防護意識,每項總分均為10分,分值越高,職業防護行為習慣越好。
2.職業暴露發生率:統計吸痰期間不戴防護用品、直接暴露于X射線下、出現刀割以及針刺等銳器傷、不佩戴防護用品直接接觸化療藥物、皮膚直接接觸患者體液或血液發生率。
以SPSS26.0軟件計算,獨立樣本/配對t檢驗計量資料,數據(職業防護行為習慣評分)以±S表達,χ2檢驗計數資料,數據(職業暴露發生率)以[n/(%)]表達,P<0.05,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
表1 職業防護行為習慣評分兩組對比結果(±S)

表1 職業防護行為習慣評分兩組對比結果(±S)
?

表2 職業暴露發生率兩組對比結果[n/(%)]
試驗組發生銳器損傷的正確處理方式、抽動脈血氣中徒手封膠塞、輸液后重新將針頭插入輸液袋、無徒手清洗器械以及分離針頭、及時拆卸針頭、戴手套輸液以及輸血、利用紗布掰安瓿、未回套針帽、自我防護意識評分均明顯比參照組高,P<0.05,見表1。
試驗組職業暴露發生率(2.22%)明顯比參照組(20.00%)高,P<0.05,見表2。
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護理實習生實習期間刀割、針刺等職業暴露的發生風險高達62.1%。當前,隨著我國醫學模式的發展,高職基礎護理職業防護逐漸受到臨床重視,高職護士由于缺乏臨床經驗,技能操作不足,理論知識基礎薄弱,成為職業損傷的易感人群,高職護士的職業損傷風險、職業安全防護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提高高職護士職業防護能力是當前臨床高度關注的內容。對于高職護士而言,在學校雖然學到了一定的職業防護知識、技能,但以上知識和技能在遇到臨床職業暴露、實習環境時,就會變得支離破碎,因此加強對高職護士職業防護體系培訓極為重要。
加強高職護士職業防護培訓,重視提升護士技能操作,通過舉辦職業防護技能操作大賽,例如穿戴防護用品、穿脫隔離衣等,均對護生的職業防護可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進一步規范職業防護措施,有助于降低護士職業暴露風險,為醫院培養一批合格、健康的護理人員。通過舉辦各項職業防護教育,利用各種支持系統,盡可能滿足不同接受能力護士的培訓需求,激發護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將職業防護技能、知識的支撐,很好地轉化為永久的正確行為,有助于高職護士及早適應臨床工作。本研究示:試驗組職業防護行為習慣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試驗組職業暴露發生率(2.22%)明顯比參照組(20.00%)高,P<0.05。提示將職業防護教育引入到高職基礎護理教學中,可進一步提高護士職業防護能力。
綜上所述,高職基礎護理教學中進行職業防護教育,可顯著提高護士職業防護能力認知度,降低職業暴露發生率,督促其養成良好的執業習慣,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將該教學模式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