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徐曄

導學案不是對傳統教材的復制和粘貼,也不是單一的教材講解,而是結合新時期的教學元素制作出的一種教學課件。高中階段的課程,往往涉及復雜的理論知識,教師僅講解課本內容是不夠的,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推動信息技術的教學進程。
導學案不是簡單地羅列知識點,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制訂出詳細的教學計劃,達到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目的,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涉及的概念、理論性知識點多,為了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率,教師要多引入生活中的趣味性問題,促進學生的思考。
信息技術源于生活,并根植于生活。教師要多尋找一些貼近生活的題材,為學生學習信息技術提供平臺,并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如果學生難以進入學習的狀態,教師可以利用故事吸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教師自身也要多學習嶄新的技術,提升自己的專業教學能力,才能立足時代的前沿,為學生創造更有價值的教學模式,帶領他們理解信息技術知識。
第一,注重導學案的概念,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導學案的設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給學生施加過多的學習壓力。在基礎的教學階段,教師還應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學習,達到深層次的學習效果,師生一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在教學“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時,有的學生從來沒接觸過網絡,也沒有從互聯網上搜尋過相關的信息。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搜索引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其經歷自主實踐、動手操作的過程。
導學案的教學設計,就是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策略,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教師在運用學案導學模式時,要多和學生進行交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及時解決,從“以生為本,以學論教”的原則出發,努力找到適合高中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題材。
第二,引入實際的教學案例,提升學生的信息能力?!坝嬎銠C操作”是信息技術課堂最核心也是最關鍵的教學項目。為了提升學生的信息分析能力,教師可以引入常見的“計算機操作”任務,讓學生把個人簡介寫在Word文檔上,在真實任務中進行探究,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教師要給學生布置有效的課外作業,題型可以是單選題、多選題,也可以是計算機操作題、實踐題等。只要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都要重視,給學生構建多元互動的高效課堂,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魅力。
在進行導學案的設計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發放“電子版學案”,這樣做的目的是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督促學生預習,讓學生認真審視自己掌握的知識。有的問題較為復雜,學生自己解決不了,就需要向老師尋求幫助,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做到融會貫通,真正發揮信息技術課堂的優勢和作用。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課堂越來越多樣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也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青睞。在課堂中加入導學案,不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有效地提高高中學生的信息素養,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導學案的編寫需要經歷集思廣益的過程,教師要按照學生的思維方式提出問題,才便于學生對知識的連接,構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
第三,完善導學案的教學模式,訓練學生的信息感知力。信息技術是一門與時俱進的學科,涉及很多網絡的題材。教師要完善導學案的教學模式,訓練學生的信息感知力,才能從本質上訓練學生的協作能力、構思設計能力。導學案的設計要有層次性,不同層次的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情況不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有所差異。所以,教師設置的任務應該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以便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讓學生學會自主發現新的問題。
信息技術是高中階段的核心課程,也是每個學生必須重視的學習科目。教師要注重導學案的概念,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從網絡上引入實際的教學案例,才能配合導學案的教學模式,有效訓練學生的信息感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