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人物描寫能力不僅能使初中生在寫作過程中更好地展現人物的個性特征,還能使人物更加立體、形象、鮮活地展現出來,獲得讀者的一致認可。然而,想要提高初中生的人物描寫能力,初中語文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大量的語言素材,還要有意識地在隨筆中鍛煉學生人物描寫能力,在修改中提升學生人物描寫能力。
關鍵詞:初中生;初中語文寫作;人物描寫能力;具體策略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人物描寫能力之于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以及學生的重要性得到越來越多的肯定。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如何才能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提高初中生的人物描寫能力呢?在此,經過日常教學經驗積累,筆者僅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自身理解。
一、 在閱讀中積累大量的語言素材
閱讀既是寫作的基礎,也是寫作活動得以實施的重要保障。借助于閱讀,我們不僅能夠極大地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思維,還能使他們在一篇篇精彩文章的潛移默化影響下積累大量的語言素材、情感素材。在此基礎上,他們勢必會熟練掌握高效率、高質量的人物刻畫技巧,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獲得極大的成功。
為了更加順利地實現這一目標,筆者不僅要求學生精心準備了摘抄本,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好詞好句、名言警句、成語諺語以及詩詞等內容的收集與積累。在年深日久的不懈積累中,初中生必定能在量的積累下完成質的飛躍,進而運用準確、生動、流暢的語言表達方式展現人物性格特點。因此,筆者經常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將一些關于人物外貌的描寫、關于人物神態的描寫、關于人物心理的描寫以及關于人物行動等方面的描寫分門別類地摘抄、整理下來。
與此同時,在好詞好句的整理過程中,我們亦要引導學生在背誦、鑒賞、誦讀中對人物描寫類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與領悟,使他們在客觀、深入了解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基礎上熟練掌握語言的表達特色,進而真正地將閱讀積累化為自身知識閱歷的一部分,助力于人物描寫技能的綜合性提升。比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先生便通過外貌描寫(如,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語言描寫(不知道!人都到哪里去了!)、神態描寫(如,臉上還有怒色了)、行為描寫(如,行禮時,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等幾方面塑造了壽鏡吾先生德高望重、仁愛、和藹可親、寬嚴相濟的人物形象特征。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在班級內舉行一系列以“精彩人物描寫片段朗誦”為主題的誦讀活動。在此活動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將印象深刻的人物描寫片段有感情地背誦出來。在此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使學生在彼此交流、溝通中掌握更多精彩人物描寫的方法,還能使他們在精彩例文的引導之下進一步揣摩人物描寫的技巧,并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對文章主題思想產生更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在此基礎上,初中生的人物描寫能力勢必會在長期的閱讀積累中得到極大的進步與綜合性提升。
二、 在隨筆中鍛煉學生人物描寫能力
北宋愛國詩人陸游曾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中寫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可見,在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人們便已經認識到了實踐的重要性。其實,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亦是如此。作為奮戰在初中語文教育一線的教師,我們想要提升初中生的人物描寫能力,就必須讓他們在寫作中熟練掌握人物形象塑造的技巧。
尤其在寫人敘事類文章中,我們既可以引導學生著重從人物動機、能力、品位與偏好以及外貌特征等面重點塑造人物形象,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語言、行為、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多層次、多角度展現人物性格特征。比如,在創作《林沖雪夜上梁山》時,作者施耐庵不僅通過殺人動機、個人能力以及環境氛圍的描寫展現出了林沖的真實處境,還通過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等多角度、多層次地展現了林沖樂善好施、勇敢仗義、隨遇而安的性格特征。因此,當學生展開經典文學名著的閱讀時,我們既可以引導他們認真了解角色的性格特征、情感經歷等,也可以引導他們在讀書隨筆中著重關注一下人物形象的塑造技巧以及人物性格的呈現方法等。如此一來,學生才能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借助言談舉止、外貌肖像等方面描寫感知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形象塑造的要點,從而有效提升其人物描寫能力。
與此同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視角的描述來見解展現人物的形象。比如,在以“我的班主任”為主題的寫作實踐活動中,某學生寫道:“我的班主任王老師是一個既有耐心,又很聰明的人。”為了更好地展現這一觀點,該生在寫作實踐中列舉了老師調換座位的例子:“由于前排座位距離老師的位置最近,這個座位上的同學的小動作、小嘀咕在王老師眼皮底下纖毫畢現。為此,王老師特意擬定規則:將調皮搗蛋的同學調換到前座。只有在改掉壞習慣后,他們方可以回歸到原來的座位。久而久之,為了避免調換座位的尷尬,很多調皮搗蛋的學生在上課時再也不搗亂了!你說,王老師是不是一個很聰明的班主任呢?”
除了命題或者半命題的隨筆練習之外,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借助讀書筆記以及讀后感等形式感知、領悟人物形象,熟練掌握人物形象塑造的技巧。在此基礎上,我們不僅能夠使學生將感性思考轉換為理性思索,還能使他們在創作的過程中對人物描寫的技巧和方法產生更深層次的領悟。比如,在閱讀《紅樓夢·林黛玉進賈府》時,某學生就寫道:“在曹雪芹的描述中,我發現,林黛玉在進入賈府后始終都處于一種非常緊張的狀況。為了避免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她總是格外努力地觀察著賈府眾人,小心翼翼地應付著一擁而上的賈府眾人,甚至于‘是否讀書識字的問題,林黛玉也謹慎地給出了賈母、賈寶玉截然不同的兩種答案。可見,她在賈府中果真是‘事事留心,處處在意,不敢多說一句,不敢多行一步路,唯恐別人恥笑了去。”
三、 在修改中提升學生人物描寫能力
由于創作者們精益求精的執著追求和堅定信念,我們才能看到如此多的傳世佳作。正是在這股精神力量的牽引下,曹雪芹才能在“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后創作了享譽世界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作家巴金才能在“寫到死、改到死,用辛勤的修改來彌補自己作品的漏洞”的精神鼓勵下創作出了《家》《春》《秋》等傳世巨著;名家大師尚且如此,何況是創作能力仍然存在極大發展空間的普通中學生呢?因此,作為奮戰在初中語文教育一線的教師,我們想要提高學生的人物描寫能力,使他們創造更多立體、飽滿、鮮活、形象的人物,務必要引導學生耐下心來精心打磨文章。在耐心且精心的雕琢中,初中生不僅能夠在修改前后的對比中對自身的創作優勢、創作劣勢等產生更加全面、更加客觀的認識與理解,還能在此基礎上有效提升其人物描寫能力,從而創作出更有藝術價值的文學作品。
那么,如何在修改中提高學生的人物描寫能力呢?
在筆者看來,想要在初中語文寫作中更加順利實現這一目的,我們首先就要引導學生明確修改的方向與修改的大致內容等。因此,在修改過程中,我們既可以引導學生從人物的性格性情、見識閱歷、行為習慣、人際關系網絡等方面進行細致的梳理,使之在修改過程中塑造出更加真實、完美的人物,也可以精心設計一系列問題,并借助此類問題引導學生對作文中的人物進行進一步的反省和反思:人物在文章中的前、后表現是否保持著一致,有沒有突兀或者矛盾的地方?在不同的情境中,具有設定性格的人物會說出怎樣的話,做出怎樣的行為?在具體的描述中,人物有沒有出格的行為舉止或者言語表達?比如,某學生在作文中塑造了一個乖巧柔順、性格溫和、內斂內向的小女孩形象。然而,某一天,在被一塊凸起的大石頭絆倒時,她卻忽然跳起來,指著石頭破口大罵到:“什么玩意兒,攔人路的破石頭,爛石頭!”這種破口大罵的行為與小女孩的乖巧、內向的性格設定是非常不符合的。可以說,這種矛盾的出現使得學生在塑造人物時出現了“撕裂”。這種“撕裂”不僅會給讀者帶來一種非常強烈的不適感,還往往會成為人物形象塑造的硬傷,對人物形象的塑造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為了更好地展現小女孩的性格特征,我們不妨引導學生將文章內容改寫成:“她將眼淚憋回略顯紅腫的眼眶后,努力地爬起來揉揉膝蓋,又一瘸一拐地繼續向前走去。”
其次,引導學生在人物描寫中利用已知矛盾實現科學、合理的轉換。在文章創作過程中,創作者不僅能夠憑借一些科學、合理的轉換將不合理現象轉換成一種合理的存在,還往往能夠在此過程中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鮮活而立體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比如,在上述事例中,我們也可以保留小女孩“跳起來破口大罵”的粗魯細節,但是一定要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比如,小女孩被老師誤會作弊,回到家中還被媽媽責怪不會據理力爭,路上被騎著車子橫沖直撞的同齡人斥責……在這些附加條件襯托下,小女孩的不合理言行也便成了一個合理且自然的情感宣泄點。由此可見,在助力完美人物形象塑造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既要鼓勵學生在認真的反思、反省中發現他們在人物描寫中的不足之處,使他們在客觀認識自身人物描寫能力的基礎上揚長避短,又要引導學生善于從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進行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與思考。唯有如此,初中語文教師才能引導學生塑造出血肉豐滿、立體形象的人物。
總而言之,人物描寫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創造能力,還能使他們在宏觀把控和微觀調控中熟練掌握人物形象塑造的訣竅,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人物形象的精心打磨中感受人物描寫的樂趣,進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寫作實踐活動之中。
參考文獻:
[1]王微微.關于指導初中生記敘文寫作的幾點心得體會[J].課程教育研究,2016(15).
[2]唐小潔.我手寫我心:初中生記敘文寫作研究[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6(Z2).
[3]林鋒.淺談“學習圈”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以作文指導課《人物描寫》為例[J].科學中國人,2017(17).
[4]都榮升.淺說人物描寫的個性化:從評書《三國演義》談起[J].作文成功之路,2017(7).
作者簡介:
許江梅,福建省晉江市,福建晉江市西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