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比較明顯的幾點問題,指出一些教師的閱讀教學方法太過單一死板,使得原本應該強調學生自主閱讀理解的課堂,變成了大家一起背標準答案的課堂,長期處在這樣的閱讀學習環境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常常會被打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需要積極想辦法實現教學方式轉型。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問題;小學語文
閱讀是學生應當具備的一項基礎能力,重視閱讀教學,提高其有效性,就意味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閱讀的機會。但是從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來看,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教師積極尋求對策,為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做出努力。
一、 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教學功利性強
盡管如今我們大力推進課程改革,要求在學科教學中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最終的教育教學目標,但是素質教育畢竟是最近幾年才提出的教育新觀念,教師無法及時轉變教學觀念的現象也是普遍存在的。過去不管是老師、學校還是學生家長都認為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越多,考試才會越好,也只有考試考得好,學生未來的發展才會更樂觀,因此出于各方面的壓力,閱讀教學十分功利,即為學生安排大量的閱讀任務,為了使學生在考試中有更強的應變能力,教師還會安排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閱讀文章讓學生練習,使學生陷在題海之中,以為可以通過高強度的訓練提高能力,殊不知被閱讀任務壓得喘不過氣的學生,根本不會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還會對閱讀產生反感和抵觸。要知道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遠比教會學生答題技巧重要??墒遣簧倮蠋熑匀恢蛔⒅亻喿x目標,忽視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培養。
(二)閱讀答案過于規范
閱讀和寫作一樣,強調的是學生個人的思考和表達,本不該像數學學科那樣設置標準的答案,但是面對考試打分的現實,我們還是不得不想辦法讓學生的回答往標準答案上靠,雖說只要學生的作答與標準答案貼近即可得分,但是如何才能讓學生回答出相近的意思,就又是現實給教師出的難題。保守的教學環境下,教師教育觀念轉不過來依舊考分至上,因而在閱讀課堂上,我們經??梢砸姷浇處煘閷W生提供標準的閱讀理解的答案,甚至有些教師還編好了應試話術。比如在做到問修辭手法的閱讀理解題型時,可以說:這句話運用了夸張,夸大了……的……特點,表達了作者……的情感,或者這句話使用了比喻,生動形象地為我們展現了……的畫面,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等等。讓學生在遇到類似的題型時,直接往里面套答案。這樣的教法從某種程度上說,的確可以幫助學生在考試中得分,但是卻從根本上忽視了甚至扭曲了閱讀的真正意義,會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教學方法枯燥單一
同樣是出于教育觀念落后的原因,教師在閱讀教學上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也過于單一,大多是教師為學生安排閱讀任務,等閱讀完成后,教師隨便叫起一兩個學生回答問題,然后教師就帶著大家一起認讀課文中的生字詞,分析課本主要講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幾乎每節閱讀課都是這樣的流程,且在閱讀課上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很少,經常整堂課都只能聽見老師講課的聲音,這樣枯燥且被動的學習,使得學生對語文閱讀不剩多少閱讀興趣。
二、 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教師積極轉變教學觀念
前面我們提到的當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那些問題,其根本成因都是教師自己觀念錯誤,因此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教師要明白新課改改的到底是什么,改的不只是教學方法,更是教學理念,要摒棄考試成績至上的錯誤想法,要明白與老師的“教”相比,學生的“學”才是課堂的主題。只有教師樹立起科學的教育觀念,才能在正確的教育觀念的指引下,滿足學生的自主閱讀,促進其思維的發展;才能靈活選擇多樣化教學方式,使閱讀課堂變得豐富和活躍起來,不再是以前那樣大家對著一本書中的一篇課文,老師干巴巴地講,學生眼巴巴地聽;才能使學生從閱讀題海中脫離出來,真真正正地體會和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二)靈活選擇多樣的閱讀教法
閱讀課上教師可以選擇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出于小學生群體性格特點的考慮,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外放的、形式感比較強的教學方法,比如進行分角色的朗讀,又比如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學,等等,這些方法都能夠有效吸引學生。
像是一些課文的故事性比較強,我們就能夠讓學生對其分角色去朗讀。比如我們在學習《將相和》一課時,就可以找幾個學生對文中的人物進行扮演。教師可千萬不要小瞧孩子分角色朗讀的能力,他們聲音洪亮,語氣和神情都把握得十分標準,將廉頗一開始的傲慢不屑和后來的自慚形穢,藺相如的平和闊達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相較于坐在座位上對著課本閱讀,學生更愿意動起來、表演起來,而且在準備過程中,學生也會主動加深對文章的閱讀,他們為了把文中的人物演繹好,都會超級認真地閱讀課文,尤其是會認真研讀關鍵部分,會揣測人物的心理,如此一來閱讀質量自然不差。
在課上,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像是我們在學習《猴王出世》這一課時,就可以為學生播放西游記動畫片,讓書中的文字直觀地表現出來?!段饔斡洝返囊魳芬怀觯瑢W生立馬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看著大屏幕上孫悟空從石頭里蹦出來、看著孫悟空在其他猴子的慫恿下跳過瀑布、看著孫悟空被拜為大王、看著孫悟空和猴子們玩玩笑笑,都非常專注。這時教師再讓學生開展閱讀,試著翻譯一下課文,看一看文章和電視有什么出入的地方,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會被有效地激發出來。
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式的教學,就是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閱讀任務。比如我們在學習《愚公移山》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作思考“愚公是怎樣的一個人”的問題。小組合作學習,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進行充分的閱讀和表達。像有的學生讀完課文,說愚公是一個傻乎乎的人,明明可以搬家,卻偏偏只想到搬山的辦法,而有的學生在讀完課文之后,就說出愚公是一個勇敢堅韌的人,面對困難勇敢挑戰,從不放棄。在相互交流與討論中,愚公這個形象就變得立體飽滿起來,學生的閱讀理解與表達能力也會得到有效的增強。
這些都是有助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教學方法,豐富的教學方法可以讓課堂變得新穎有趣,也更能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使學生走到閱讀文章的更深處,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三)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閱讀是要講究方法的,不是說拿著一本書光讀就可以了,要想讀懂書中的內容、讀懂書中的情感以及提高閱讀效率,就需要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過去學生都是在老師的安排下開展閱讀,什么時候解決生詞問題、什么時候分析哪些文本內容都是跟著老師的腳步走,自己比較缺乏自主閱讀的能力。為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粗讀,就是對文本進行大致上的閱覽,了解全文所講的基本內容,這個環節主要是快速的默讀,找到不認識不理解的生字詞并自主解決。為了訓練學生粗讀的能力,教師可以找一些閱讀材料,規定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默讀,并能夠說出故事大概。當了解了故事大概之后,我們就可以進入細讀的環節,既對文章進行逐句的閱讀,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抓住文章主旨。在粗讀環節,教師不需要對學生進行指導,而在細讀環節,教師就要有意識地通過拋出問題來引導學生帶著目標問題去展開細讀。而精讀,就是在細讀的基礎上更深一個層次的閱讀,主要是針對文中的重點語句,并將文本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實現與作者的情感共鳴。我們常常說真正讀懂一本書,要經過把讀薄、再讀厚、再讀薄的過程,而粗讀、細讀到精讀就是體現了這一過程。另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多寫讀書筆記,多對閱讀材料中的好詞好句進行摘抄,我們說讀寫是一家,多讀多練筆,也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豐富閱讀材料,擴寬閱讀視野
要想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教師多從課下時間找辦法,讓閱讀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許多學生在課下并不會主動翻開一本書去讀,其原因包括缺乏合適的讀物。學生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平時能夠多看看書,所以會給學生買許多課外書,可是卻發現孩子并不愛讀,這是因為家長對圖書的選擇只憑自己的喜歡,覺得哪本書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就買哪本,于是很多家長都給孩子買了中外名著。其實對于小學生來講,有些中外名著的閱讀難度太大了,并不適合他們,為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讀物,像是《哈利·波特》《來自未來的我》《爺爺一定有辦法》《小王子》等等,這些趣味性強的圖書都可以吸引學生,讓他們讀進去。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每個月都寫一篇讀后感,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月自己看了什么書,有什么感想。一開始學生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這個作業,會不得不每天看書,可是時間長了,就會自然地將看書當成每天必須的事情,學生看的書越來越多,閱讀能力自然也會跟著提高了。
三、 結語
閱讀是學生應當具備的一項基礎能力,而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以往傳統語文課堂上,教師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是比較忽視的,他們更強調利用有限的時間,幫助學生閱讀更多的文章,讓學生學會更多的應試技巧,從而能夠在考試中更出色地完成閱讀大題,這樣的教學觀念不再適用于主張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應該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觀念,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為重點,靈活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龔淑萍,閆曉莉,王俊玲,等.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A].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一卷)[C],2016.
[2]王月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方法初探[A].2019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2019.
[3]劉宜鐸.試論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A].2019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2019.
[4]張元良,張春穎,徐云成,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參與有效性的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2017.
[5]吳雙蓉.說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A].社會發展論叢(第二卷)[C],2019.
[6]張秀玲.閱讀與悅讀:談小學生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9(18).
作者簡介:
王貞龍,貴州省銅仁市,貴州省石阡縣國榮鄉新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