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蕾 青木 王方 姜宣 孫力舟

近日,臺灣民進黨當局宣布與索馬里蘭互設“代表處”,讓很多人感到茫然,因為不僅中國大陸,連臺灣島內知道索馬里蘭的人都寥寥無幾。索馬里蘭位于非洲東北部,1991年宣布“獨立”后,至今未獲任一國家承認。
此次“互設代表處”是臺當局拓展所謂“國際空間”的新動作,而值得關注的是,臺灣和索馬里蘭同為“無代表國家與民族組織”(UNPO)的組織成員。有人稱該組織為“另類聯合國”或“小聯合國”,其實它就是一個分裂勢力的“大本營”。
博取眼球,抱團取暖
“無代表國家與民族組織”于1991年在荷蘭海牙成立。該組織自稱“建立于國際成員基礎之上,尋求在世界范圍內增強不被代表和被邊緣化的民族的聲音,以保護他們的基本人權”,其實并非如此。
UNPO現有39個成員,主要位于亞非地區,比如“東突厥斯坦”和“藏獨”組織等;歐美國家中,有加泰羅尼亞(西班牙)、哥倫比亞特區(美國)、布列塔尼(法國)等。
今年4月,尼日利亞“比夫拉獨立運動”(BIM)在其領導人拉爾夫·烏瓦祖魯伊凱推動下加入UNPO。但隨后,另一個組織“比夫拉原住民”的領導人恩納姆迪·卡努,指責拉爾夫的舉動自降身價,貶低了獨立運動各組織為獲得聯合國有關機構認可而付出的努力。分析認為,爭吵的本質是各組織間對領導權的爭奪。
事情可追溯到尼日利亞獨立時期,當時尼東南部的伊博族擔任大量政府要職,與北部豪薩-富拉尼族、西南部約魯巴族不睦,在伊博人聚居區發現大量石油后,矛盾加劇,1967年,伊博人宣布成立“比夫拉共和國”,隨后戰爭爆發。最終聯邦政府獲勝。
戰后,伊博人轉而經商。當前在海外經商的尼日利亞人大部分為伊博族。雖然戰爭已過去幾十年,許多伊博人一直認為他們受到了不公正對待,并為“獨立”抗爭。
成立于2015年的“比夫拉原住民”影響力較大,其領導人卡努寄居倫敦,想廣泛爭取海外伊博人及英美政客的支持。他認為,“比夫拉獨立運動”已經引起聯合國和非盟等組織的注意。當然,尼聯邦政府的態度是嚴厲打擊。2017年8月,尼聯邦政府發起“蟒蛇之舞”行動,打擊該組織,9月,該組織被定性為恐怖組織。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它并非追求“獨立”,而是想建州。在華盛頓的影子參議員保羅·施特勞斯看來,UNPO里有一幫活躍的分離主義勢力,華盛頓加入后可以吸引更多關注,有利于推動建州訴求。
華盛頓建州倡議背后有復雜的政治因素。今年6月下旬,眾議院通過了民主黨人提出支持華盛頓建州的草案,但共和黨控制著參議院,不會讓這項草案成為法律,因為依華盛頓長久以來的政治色彩,獨立建州增加的兩個參議員席位會落入民主黨人手中。
充斥歪曲和造謠的“失意者俱樂部”
目前,UNPO的負責人是擔任秘書長并管理在美國和荷蘭兩個基金會的拉爾夫·邦奇。此人是美國籍,2018年就任。UNPO仿照聯合國搭建,決策機構是成員大會,大會現任主席是“俾路支斯坦”的納賽爾·博拉戴。
UNPO的成員是不獲國際社會承認的主權國家內部的分離運動組織,多為土著、少數族裔群體以及未被承認的“國家”等,稱得上是“失意者俱樂部”。其中,有的分離運動有一定地盤,建立了“政權”,比如臺灣;有的在所屬主權國家外建立總部,在國內時常發動襲擊,對本國其他不贊成獨立的人士進行攻擊,比如“東突”。有的已經獨立并加入聯合國,比如東帝汶;還有一些獨立運動被打散(如車臣)或自行解散(如韃靼斯坦)。
UNPO在其網站上對每一個成員都做了詳細介紹,但不少內容是歪曲和造謠。例如,在對“西藏”的介紹使用了“西藏流亡政府”所言的“大藏區”,宣稱西藏自治區并非真的西藏,其管轄范圍是“1965年中國政府出于政治原因劃定的”。這種說法完全無視基本史實。又如,在介紹“東突”時,污蔑中國對維吾爾人推行嚴厲的生育政策。
不過,加入UNPO,并不意味著有關地區的居民或民族全部傾向獨立,只能說其中有部分人建立了爭取“獨立”的組織,然后這些組織加入了UNPO。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加入UNPO的組織并非追求獨立,而是為爭取更多自治權益,比如曾為UNPO成員的“拉科塔國”(美國印第安原住民)、加拿大土著努哈爾克等。這和車臣、“疆獨”等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涉華“四獨”在那里勾連
在UNPO成員中,涉及中國的有“臺獨”“藏獨”“蒙獨”和“疆獨”。實際上,UNPO最早由“疆獨”分子艾爾肯·阿力普提肯和十四世達賴喇嘛等于上世紀80年代發起。正因如此,中國一直是UNPO針對的一個目標。UNPO成立時,艾爾肯還成立了分裂組織“世維會”。
有學者稱,在UNPO,臺灣、“藏獨”和“東突”擁有“明星級地位”。這三者均為UNPO的“創始會員”,臺灣和“西藏”還是所謂“主席團”成員。民進黨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旭成曾代表臺灣擔任UNPO執委會主席,2006年,UNPO在臺灣召開了年會。
對于此次臺灣與索馬里蘭互設“代表處”,臺灣英文新聞網的一篇文章認為,很多臺灣人根本沒聽說過索馬里蘭,后者的獨立沒有被任何國家和國際組織承認,與這樣的實體建立關系事實上造成了危險的先例,也會讓臺灣一直渴望與西方世界建立更緊密聯系的目標變得遙遠。其實,這已不是臺灣首次與UNPO成員建立關系:2008年科索沃宣布“獨立”,臺當局迅速予以承認,但科索沃沒有接受。
當下,全球危機重重,UNPO也在尋求擴展。6月底,UNPO宣布7月31日至8月2日舉行大會。但據媒體報道,受疫情影響,大會在線上召開。這次大會也是為明年UNPO成立30周年做準備。據稱,該組織將成立工作組研究中國、俄羅斯、美國、歐盟的外交和投資政策如何影響全世界“無代表”人口的權利。
一位接近UNPO成員的消息人士透露,UNPO的資金主要來自會員,此外還有一些西方基金會的捐款。由于西方國家擔心自己國內的分裂組織,因此不愿主動給這個組織捐贈。
德國漢堡國際政治學者哈拉爾德認為,UNPO的官方目標是支持公平的自決權、支持國際公認的人權標準等“五項原則”,但說到底,其成員就是鬧獨立、搞分裂。哈拉爾德表示,現在西方政府及機構對一些分裂組織的熱情不似以往,原因是現在西方內部很亂,極右翼崛起,恐怖主義活動增加,經濟面臨衰退,他們已經有些焦頭爛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