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美紅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語篇教學已經變成了現階段我國小學英語學科實際教學的主要內容。然而,語篇教學也屬于重點與難點內容,因此,教師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讓小學生充分參與到英語課堂當中。基于此,分析了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期望經過本研究,為未來的有關研究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情境;興趣
語篇教學主要是在語篇的基礎上展開語言教學。語篇教學關鍵內容是在英語課堂當中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并且創設實際語言情境,讓小學生在這樣的情景與環境當中感知語言。這樣的英語語篇教學并不是單一的知識教學,其需要將學生放置在英語課堂的主體位置上,充分發揮出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將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綜合能力當作是主要目的,讓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習與掌握更多的語言知識。
一、創設情境,為學習英語課文打下伏筆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設置更加具備意義的情境,讓小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英語語篇學習活動當中,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小學生在實際學習的時候,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與組織作用。應該根據英語課堂的具體需求情況,將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運用其中,讓小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英語知識學習活動當中,依照教學目標展開思維加工。比如,教師在實際教學“Family life”的時候,文章內容將Kitty與家庭成員的實際活動情景展現出來。這樣的話題是小學生非常熟識的,也會調動他們的興趣與積極性。要想讓小學生更加深入且全面的理解與掌握本課文內容,教師要設計相應的情境,將一家三口在家庭當中進行活動的場景展現出來,并且呈現出較為單一的課文內容。之后,教師要設計有關問題,比如,How many rooms are there?以及What are they?等等,經過這樣的提問,讓小學生根據畫面以及文章內容等找出相應的答案。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非常容易便可以解答出來。經過這樣的具體情境設計,一方面,可以將英語文章的困難程度得以降低;另一方面,為英語課文增添了更多的伏筆,最終對小學生深入學習與探究英語知識至關重要,促進了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全面發展。
二、設計有效活動,豐富英語學習內容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表明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該將小學生的興趣點與實際經驗為著手點,其教學內容手段以及內容應該展現出真實性特征,并且加強英語課程和其他課程之間的實際關聯,增強兩者之間的相互滲透,提高小學生的聯想能力與思維水平,促進小學生的整體發展。在小學高年段英語學科實際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課堂環境與氛圍,為了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
一方面,教師在設計具體活動的時候應該重視生活化,而教師要設計出和小學生具體生活緊密關聯的多樣性活動,讓小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這樣的活動當中,這對他們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與此同時,小學生要活學活用,將自身已經掌握的英語知識運用在處理實際問題上,這樣對培養小學生的英語素養非常重要,也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英語知識運用能力與水平。比如,教師在實際教學“Family life”的過程當中,小學生在了解Kitty家庭成員在每個房間當中的實際活動以后,教師要讓小學生探討自己在房間當中會做出怎樣的活動,這樣的活動在設置的時候和小學生的具體生活緊密關聯,調動出小學生積極投入到探討活動當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小學生學習與掌握了更多的英語知識。與此同時,為小學生學習之后的新課程內容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另一方面,教師所設置的教學活動應該具備層次性特征。在實際設計英語語篇內容的時候,應該探究其困難與容易的具體程度。如若教學活動較為簡單,小學生便會喪失深入學習以及探究的主動性與熱情。反之,如若教師所設計的活動比較困難,非常容易讓他們喪失自信心與成就感,這對小學生的整體發展起著不利影響。因此,教師在實際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準確的掌握教學梯度,讓英語課堂環境與教學過程更加的順暢以及自然,讓小學生充分投入到這樣的課堂活動當中。
比如,教師在具體教學“Family life”的過程當中,針對描述人們實際活動的畫面,教師可以設計以下活動:將活動畫面展現出來,并且提出相應的提示詞語,之后讓小學生根據圖片的內容進行簡單且全面的描述,這樣的教學活動對多數小學生而言非常容易,他們可以使用自身學習的英語知識展開語言輸出。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只需要展示人物與畫面,使小學生對之后所要展開的活動進行預測。經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小學生的聯想能力;另一方面,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創設了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讓小學生在較為和諧的氛圍當中學習與掌握更多的新型英語知識。隨著課堂教學活動越來越深入,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其難度不斷增加。最終,教師可以展示三幅圖畫,比如,課間活動、海灘活動以及打掃衛生的,之后使用小組合作方法選取其中的某篇畫面展開寫作訓練,而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不斷指導小學生。
三、加強閱讀指導,激發英語學習興趣
語篇教學在英語學科教學過程當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要在實際教學的時候,一方面,應提升小學生的語篇認知與意識,讓其構建完善的語言結構;另一方面,在語篇具體教學的時候,重視閱讀方法與技巧,讓小學生學習與掌握更多的語篇內容,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水平。閱讀能力需要讓小學生參與到眾多閱讀活動當中,進而積累更多的經驗。教師在實際指導的過程當中,要設置某些填空題與問答題,并且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小學生對英語文章內容進行整體掌握。在小學生熟悉與掌握這些內容之后,安排相應的寫作練習,讓小學生依照具體內容展開復述,進而讓小學生更加深入且全面地了解與掌握文章內容。
四、結束語
在現階段,我國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教師要讓小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尤其是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教師應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讓小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英語語篇學習活動中,提升小學生英語閱讀的能力與水平。也就是說,要讓小學生在英語語篇學習過程中帶有目的性學習,并且獲得更多的英語信息。與此同時,也要讓小學生對這樣的信息進行推斷,使小學生更加深入且全面地理解英語文章內容。
參考文獻:
[1]岳志堅,許敬.PBL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外語教育,2018,(06):72.
[2]張子麗.小學英語課堂提問類型對學生口語輸出的影響[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06):61.
[3]胡英博.小學英語讀寫教學現狀與實踐探究——以PEP教材中的Read and write為例[J].教學月刊,2018,(12):28.
[4]馬恩婷.文化育人;潤物無聲——淺談牛津小學英語Culture time板塊跨文化教學[J].小學教學研究,2018,(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