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措毛
草原資源是我國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現實世界中,草原不但是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促進我國畜牧業穩步發展的基礎保障。近年來,我國一直很重視草原生態保護工作,也實施了一系列的草原生態治理措施。本文以青海地區為例,就草原生態治理做了相關的闡述與分析。
一、青海地區的草原生態現狀
眾所周知,草原生態系統對維持全球及區域性生態平衡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草原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構成部分,不但具有保護水土和防風固沙的作用,還能夠保障自然環境中生物的多樣性。草原生態系統一旦遭受了破壞,不但會對草原地區的局部利益產生直接的影響,還會使更廣泛的地區出現危害。青海省位于我國的西北內陸,地貌復雜多樣,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區為高原,東部多山,西部為高原和盆地,兼具青藏高原、內陸干旱盆地和黃土高原三種地形地貌。近年來,對于青海地區而言,雖然有著豐富的草原資源,但草原生態系統卻呈現出了日趨惡化的趨勢。具體來講,水土流失問題、草地沙化問題以及草原退化問題等都越來越嚴重。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表明,造成該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過度放牧,這是導致草原生態系統惡化的主要原因。在草場面積不變的情況下,牧區牲畜的數量越多,草畜矛盾就會愈發的明顯,從而導致草原壓力的增大,進入引發各種生態問題,例如草原病蟲害的加劇;另一個是過度開發。在這種情況之下,必然會使越來越多的草原成為沙地或裸地,從而導致草原生產能力的不斷降低。因此,大力的開展草原生態治理工作還是很有必要的。
二、草原生態治理措施
1、構建完善的草原生態保護制度
在當今新的發展時期之下,如果想要對草原生態系統進行有效的保護,就必須要構建出完善的草原生態保護制度。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首先,要禁止過度放牧和開墾草原,積極的采用輪休措施來促進草原生產力的逐步提升,根據牧草的生長情況來制定具體的放牧計劃。其次,貫徹落實退耕還草政策,大力的培養牧民的生態保護意識,引導當地的牧民對放牧活動進行合理的掌控,可以自覺的退耕還草。與此同時,對于積極參與草原生態恢復活動的牧民,相關的政府部門可以給予其適當的現金補助或糧食補助,以此來大幅的提升牧民對草原生態治理工作的可接受程度。另外,對于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地區,要限期整改治理,并加大對違法禁令行為的懲處力度。最后,全面強化草原平衡管理,以此來使草原生態系統始終處于良性循環發展的狀態。在工作實踐中,對于草原的承包經營者而言,要樹立起良好的草原生態保護意識,科學合理的開展畜牧養殖活動,確保牧區牲畜的數量可以與牧區飼草的數量保持平衡的關系。對于相關的政府部門而言,要定期的對當地的草場進行核定和查處,一旦發現違規行為,要給予嚴厲的懲處。
2、科學合理的發展草地工業項目
對于草原地區而言,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適時的引進草地工業項目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引進草地工業項目的過程中,首先,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草地工業項目,嚴禁引入存在污染隱患的草地工業項目。另外,對于那些存在污染問題與資源浪費問題的企業,絕不能夠讓其進入到草原地區發展。其次,對項目管理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視,對項目進行合理的統籌規劃。另外,在項目開展區域,要提前修建好草原隔離帶,以此來有效的減少工業生產活動對草原產生的污染。
3、做好牧民安置工作,不斷的提升草原地區的執法力度
在開展草原生態治理工作的過程中,首先,要始終遵循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在對草地資源進行有效保護的基礎上,還要對當地的牧民進行合理的安置。在此過程中,要對當地牧民的實際需求進行充分的了解,并為其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例如通過相關的教育補貼政策來解決牧民的子女教育問題。其次,對移民區的建設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視,完善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牧民創造出溫馨舒適的工作環境與生活環境。在這種情況之下,必然會促使牧民積極主動的移居到移民區。其次,不斷的提升草原地區的執法力度。具體來講,要強化執法隊伍建設,組建和培訓出一只專業素養較強的草原監管執法隊伍,貫徹落實相關的草原生態保護管理條例,對違規違法的行為予以嚴厲的懲處。
4、從綜合角度出發來制定草原生態治理措施
在開展草原生態治理工作的過程中,要從綜合角度出發來制定草原生態治理措施。在工作實踐中,在對半固定沙地進行治理的時候,可以采用固沙造林、人工種草以及圍封禁牧等措施;對于那些還未被破壞的草地資源而言,要強化管理,禁止開墾;在對流動沙地進行治理的時候,可以先架設網圍欄,隨后再進行固沙造林工作;對于持續退化的草地而言,要禁止一切放牧活動。在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劃定永久性禁牧區。
(作者單位:813399青海省興??h自然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