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芳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中堅持文化先行,其主要內涵以文化交流和文化傳播為主,即通過深化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以此來促進區域的合作和共同發展。縣區圖書館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文化傳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合理的建設縣區圖書館,對做好“一帶一路”文化傳承,深入地區經濟研究、服務地區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設“一帶一路”資料庫,建立健全數字化信息服務,加強文化宣傳,使圖書館發揮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和專業優勢,為推進國家戰略實施以及地方經濟文化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縣區圖書館?“一帶一路”?文化建設 經濟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01
“一帶一路”倡議是古“絲綢之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新時代的產物,融合了古代中國人的智慧和現代文化、經濟、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成果,是新時代中國與鄰國發展友好貿易關系,推動我國和鄰國經濟進一步繁榮,促進國際關系友好發展的一項偉大舉措。“一帶一路”承載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文化記憶,喚醒了人們的精神文明的需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勾畫藍圖。在這一偉大的戰略決策中,信息服務是一種重要支撐,而圖書館作為重要的公共信息來源之一,不可避免地扮演了重要角色。通過圖書館搭建文化傳承的平臺,是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徑。
一、“一帶一路”倡議的文化傳承
2100多年前,中國西漢時期張騫兩次出使東亞,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東漢時以洛陽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連接地中海各國。通過這條走廊,中國的絲綢、瓷器、造紙、火藥等被販賣到中亞、西亞和歐洲,西方的寶石、玻璃等被帶回中國。1877 年出版的題為《中國》的書里,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把公元前 114 年到公元 127 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在“絲綢之路”發展的千百年間,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創造出了璀璨的人類文明,滋生了交叉相向的特色文化,承載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記憶。
二、圖書館對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
在湯因比《歷史研究》一書中,作者闡釋了藏書文化是中華文明千年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堅韌不拔是因為語言沒有中斷、文字沒有中斷、文化沒有中斷,使中華文化始終保持其一貫的性格。而這種連貫性,離不開歷代圖書館工作者、檔案工作者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把文獻和檔案一代一代延續到今天。因此,圖書館對文化傳承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圖書館工作者、檔案工作者的歷史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建設圖書館“一帶一路”資源文化是推動“一帶一路”文化傳播的必然之舉,“一帶一路”優秀文化是在傳承古“絲綢之路”文化上結合新時代和國際形勢下做出的新的文化倡議。這種優秀文化需要被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和傳播。而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播中心,對文化宣傳具有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因此二者的結合將會是推動“一帶一路”文化傳播的有效手段。
三、“一帶一路”中的圖書館建設
1.建設具有當地特色的“一帶一路”資料庫
各級圖書館應建立以“一帶一路”為專題的資料庫,從而更方便、全面、有針對性地為地區經濟研究、經濟發展提供迫切需要的信息。建設資料庫時,可以收集與“一帶一路”建設發展高度相關的境外貿易、基建、投資、融資等相關信息,匯總“一帶一路”重點投資項目的最新建設情況與沿線各國的合作交流活動。再者,凝練外國媒體對“一帶一路”的報道和評論、專家學者針對“一帶一路”發表的最新觀點、相關研究進展等資料,緊跟學界研究趨勢,總結“一帶一路”研究的重點課題。此外,可以將公開、未公開發表的文字、圖片,會議交流材料,經濟、資源、物產等的研究成果和調查報告,以及各類史料志書等進行整理和準確匯編,為研究人員、企業及個人提供權威專業的經濟、社會數據,明確“一帶一路”建設重點,把握“一帶一路”投資發展方向。
2.加強“一帶一路”數字化資源建設
隨著互聯網技術深入發展以及國際文獻交換的延伸發展,數字化共建共享的合作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加強資源電子化、網絡化建設,以現代科技作為手段更高效、更全面地滿足不斷增加的信息需求。各縣級圖書館應積極籌備建立數字化圖書館共享平臺,將所在地“一帶一路”相關信息資源通過共建共享,將不同載體、不同區域的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整合,這將突破時空限制,極大提高不同地區不同文化交流的便利性,促進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3.加大宣傳力度
在建立以“一帶一路”倡議為主題的資料庫以及數字化資源后,縣區圖書館要通過各種活動有效地促進“一帶一路”文化的傳播與傳承。縣區圖書館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進行文化宣傳:(1)通過文獻互贈與交換來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合作;(2)舉辦或參與合作論壇;(3)聯合舉辦展覽;(4)開展互訪交流和業務培訓合作(5)建設圖書館分館。借助宣傳方式的多樣化,以更加豐富的文化展現形態傳播“一帶一路”文化,使更多的讀者在多樣化的“一帶一路”資源當中,感受“一帶一路”的魅力,徜徉在“一帶一路”文化專區不自覺地被“一帶一路”文化感染,接受“一帶一路”思想,做“一帶一路”文化的傳播者。
結語
縣區圖書館聚焦“一帶一路”倡議,做好“一帶一路”文化傳承,充分體現了圖書館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和文化擔當。建立“一帶一路”信息資料庫與數字化平臺,更方便、全面、有針對性地為地區經濟研究、經濟發展提供智謀與服務。采用各種途徑廣泛宣傳“一帶一路”文化,對提高廣大人民群眾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富學,程傳銀,高繼科等.“一帶一路”背景下散存少數民族體育文化信息資源的數字化保護問題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51(01):5-11.
[2]關志英.“一帶一路”時代周邊國家文獻資源體系化建設的機制體制創新[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7,35(04):40-5+58.
[3]吳建中.再議圖書館發展的十個熱門話題[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7,43(0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