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紋紋
摘?要:近年來,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在我國已經幾乎普及到了每一個人,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其中信息技術是互聯網技術的基礎,只要使用計算機和網絡就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應用,目前信息技術已經引入到了小學教育中。本文對如何提高小學信息與技術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信息技術?班級管理?及時性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1
引言
目前,電腦與手機已經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信息技術的掌握與應用變得越發重要,教育部門已經認識到了小學階段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學生能正常使用常用的軟件和設備,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時,還要注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信息與技術教學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信息技術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對網絡信息進行收集、整合、處理、分析、應用的手段,和對電腦、智能手機及各種常用軟件的使用能力。在當前的生活中,信息技術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是無法替代的。如果不能掌握信息技術,學生將無法融入現代生活,因此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尤為重要,關乎著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另外,信息技術教學大多要使用到計算機和各種軟件,能夠調動學生多種器官,鍛煉學生從不同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除了教材之外,信息與技術教學涉及計算機、Word、Excel等硬件和軟件,直接關乎著教學的成敗。學校要確保每臺計算機、軟件都能正常運轉,同時也要緊跟科技發展,盡可能地更新設備,并保證軟件都是最新版本,讓學生使用最新的系統和功能,能夠更好地融入當前的網絡環境中。
二、提高小學信息與技術教育有效性的方法
1.維護良好的課堂秩序,隔絕其他因素的影響
信息與技術教學擁有其特殊性,需要連接到網絡,計算機上也會自帶一些小游戲。小學學生年紀較小,缺乏自制力,非常容易被網絡上的信息和這些小游戲所吸引,從而忽視了教學內容,影響學習效率。另外,由于小學一個班級的學生很多,而且座位分散,學生經常會出現打鬧、閑聊的情況,教師也無法進行有效、全面地監督,也會影響學習質量。對此教師應該注重維持班級秩序,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區域,選出幾個學生負責人,讓學生監督學生,維持課堂紀律,遏制打鬧、閑聊等現象。在網絡監管上,教師也應該多加注意,在不需連接網絡的時候,應該切斷網絡連接,防止學生被網絡信息所吸引。教師也可以在電腦上安裝監控和強制操作系統,可以監督所有計算機的使用情況,如果發現學生玩小游戲,可以強制停止。另外,教師也要注意教導學生對計算機和軟件的維護,讓學生養成安全關機、正確啟動的習慣。
2.合理引導,激發學習積極性
因為計算機中自帶的眾多小游戲,信息技術課程一直是最受小學學生喜愛的課程,這是導致學生上課時注意力不能集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學學生活潑好動,思維開闊,喜歡游戲是他們的天性,這是沒有辦法阻止的。但反過來說,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一點,通過游戲來引導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指法練習》這部分內容中,教師可以用游戲合理引導學生。對于小學學生來說,指法練習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許多學生都只用一根手指來敲擊鍵盤,玩鬧的性質大于學習,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對此,教師可以準備大魚吃小魚、淘金、推箱子等小游戲,并將這些小游戲展示給學生,激起學生的興趣。然后教師可以舉辦打字比賽,給學生準備一篇文章,要求學生以正確的指法打字,速度最快、準確率最高的學生可以得到這些游戲,并在剩下的時間中游玩。在小游戲的激勵下,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自覺地就認真了起來,放棄了“一指禪”,開始以正常的姿勢打字,而且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習效率很快。這種教學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3.倡導小組式學習
為了讓小學學生適應當前的網絡社會,課程改革對小學學生和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改變教學中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整合的能力,學會利用軟件與同學進行交流。為了更高效地培養學生這些能力,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式學習的方法,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一個個3人或4人的小組,然后給出“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比較常見的課題,讓學生自行在網絡上收集信息,然后和小組成員討論、分析,以小組為單位寫一篇文章或者制作PPT。這樣可以在海量的網絡信息中給予學生一個明確的目的,又最大限度地減小了學生的限制,讓學生可以在網絡中自由發揮,搜索相關的信息,鍛煉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在小組討論階段,學生會對信息進行整合,并分析哪些信息是可用信息,哪些是不可用信息,并且按照文章的框架進行排列和整合,鍛煉了學生的信息整合能力。這種小組式的學習方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各項信息技術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
4.建立科學的學業質量評測體系
在教學工作中,學業質量評測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可以通過評測對自己當前的學習水平有一個較為直觀的認識,從而進行有針對性地學習。教師也可以通過學業質量評測,對教學情況有一個整體的掌握,并進行調整和優化。與一般學科不同,信息技術這門學科需要使用計算機和各種軟件,難以通過試題將學生的真實水平反映出來。對此教師可以以Word常用軟件的使用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打字能力、基礎計算機知識為核心,通過實踐考試的方式,建立科學的評測體系,提高教學效率。
結語
當前社會,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人們生存的基礎能力,對于小學學生要加緊培養,使他們能盡快適應當前社會。教師應該維護課堂秩序,合理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分組的形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建立科學的評測體系,提高信息與技術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余鋒.如何提高小學信息與技術教學的有效性[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6):249.
[2]汪琳.巧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