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林
【摘 要】財務舞弊問題一直是各行各業關注的熱點,在國內外證券市場上財務舞弊事件層出不窮。近幾年,醫藥企業的財務丑聞尤其嚴重,如ST國藥、爾康制藥、康美藥業等都是大型的醫藥企業,造假數額巨大、手段極其惡劣、違法情節特別嚴重,被央視“點名”。因此,需要對醫藥企業財務舞弊問題進行探究,找到原因并提出應對措施,避免由于舞弊造成的資源配置不均,誤導投資者決策,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文章以2019年康美藥業財務舞弊事件為例,基于GONE理論,從4個維度分析了康美藥業的舞弊動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防范建議。
【關鍵詞】康美藥業;GONE理論;財務舞弊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8-0138-03
1 理論概述
當前,全球對財務舞弊理論方面的研究已經有很豐富成果,其中二因素論(舞弊冰山理論)、三因素論(舞弊三角論)、四因素論(即GONE理論)、舞弊風險因子理論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認同。本文基于GONE理論對案例進行分析,以下是此理論的具體內容。
GONE理論是由貪婪、機會、需求和暴露4個因子組成,它們相互促進、相互影響,是舞弊的充要條件。貪婪如今被賦予更廣泛的含義,是依道德層面而言的,是自身價值的取向,其道德意識的高低會影響其價值判斷。需求因子又稱動機因子,是行為的關鍵。若行為人擁有正當的動機,則會形成正當的行為;若有不良動機則很容易因環境變化,根據自身的需求而采取如財務舞弊等不正當的行為達成目的。機會因子要求舞弊者在企業中有一定的權利,若一個人本身擁有相對的信息優勢及管理會計的權限,一旦他的行為未受到有效的監督和制約,就構成機會因子使其行為有可操作性。暴露因子分為兩部分,一是舞弊行為被發覺和披露的可能,二是對舞弊者的懲罰性質及力度。舞弊本身就是欺騙和隱瞞,其非法會計行為被發現或被揭露的可能性的大小及被發現后的懲罰性質及力度都會影響舞弊者的選擇,從而給潛在舞弊者足夠的威懾力,若外部監管環境差,懲罰力度低,企業為了利益將更有理由進行違規、違法操作。
2 案例回顧
2.1 康美藥業介紹
康美藥業成立于1997年,2001年3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一家供銷一體化的大型民營醫藥企業。從治理結構來看,康美藥業存在完善的雙層治理結構,即股東大會下設有監事會董事會,且其監督管理部門完備,包括戰略、提名、薪酬和考核及審計委員會,可見該公司在治理結構上、制度上能夠保證所有者的控制和利益。從管理人員構成來看,董事長馬興田兼任總經理,其妻子徐冬瑾任副董事長及常務副總經理等職務。
2.2 康美藥業的財務狀況
首先,康美藥業一直以來都存在存貸雙高的情況,截至2018年末,其期末貨幣資金高達399億元、有息負債有247億元,分別占凈資產的119%和104%。其次,康美藥業的經營現金流量凈額遠低于凈利潤,按照企業的正常運營,經營后動現金流量凈額一般應大于1,但是康美藥業在2015—2017這3年中的比僅有0.39,對貨幣資金產生考驗。再次,康美藥業的年報中未按規定對應收款被關聯方占用這條信息進行披露,且關聯占用金額巨大,累計向控股股東及關聯方提供116.19億元的非經營性資金,用于購買股票、替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償還融資本息等。最后,存貨存在疑點,在財務造假披露前,康美藥業的營業收入和存貨幾乎同步增長。
2.3 康美藥業舞弊案始末
康美藥業在此次財務舞弊事件爆發前一直是備受股民青睞的“白馬股”企業,而康美藥業于2018年12月28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2019年4月30日,康美藥業發布的自查報告中承認2017年多計入貨幣資金299億元,存貨少計195億元。隨后,證監會便通報康美藥業財務報告造假,自此近300億元貨幣資金“離奇失蹤”案結束,財務舞弊事件坐實。同年5月21日,康美藥業主動戴帽為“ST康美”。
2.4 康美藥業財務舞弊行為
康美藥業的舞弊行為不僅在財務報告中出現,而且挪用資金給關聯方,買賣公司股票。在證監會下達調查通知書后,康美藥業開始自查,3張報表配合調節,欲使300億元的不翼而飛歸咎于財務差錯。但后來監管部門很快介入調查,證實康美藥業存在舞弊行為,其通報結果顯示,2016—2018年度康美藥業存在3項重大違規行為:一是使用虛假的銀行票據,虛增存款。二是通過偽造業務憑證進行收入造假。三是對將部分資金轉入關聯方賬戶用于買賣本公司股票等用途進行財務舞弊。
3 基于GONE理論對康美藥業分析研究
3.1 貪婪因子分析(G)
所謂貪婪可以理解為道德水平低下,是一種有不良道德意識的價值取向,使財務舞弊成為符合其價值取向的行為。
康美藥業在此次財務造假案件公布之前一直“黑歷史”不斷,多次行賄,行賄資金超700萬元。其中,2000年向證監會監管部審核處處長及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等人行賄,金額高達694萬元。2004年董事長馬興田又向原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原揭陽市委書記陳弘平行賄。一次又一次的行賄行為,無不體現舞弊者的道德水平低下,而當權者的取向決定了公司的方向,領導者的道德標準對一個企業文化的建設,與企業社會道德的高低有很大影響,本案例中最高領導者的個人價值取向和不良道德意識,都會構成財務舞弊的風險。
3.2 機會因子分析(O)
機會因子是為舞弊行為提供條件,使其有空可鉆,有機會完成舞弊行為。通常表現在股權結構、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執行力及董事會監事會的人員配置方面。
內部機會的因素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康美藥業公司內部治理環境存在缺陷。盡管公司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但是在任職方面存在問題,該公司實際控制人一股獨大,大股東馬興田及其夫人持共計34.88%的股份,二人分別是普寧國際信息咨詢服務公司和金信典當行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在相比其他持股不足5%的股東來說,二人對康美藥業持有絕對的控制權和決策權。馬興田身兼董事長和總經理兩職,分別處于公司治理層和管理層,職權的交叉打破了董事會和管理層的制衡關系,且在2016—2018年康美藥業在涉及“三重一大”的決策時,例如向其控股股東及關聯方提供非經營性資金100多億元時,多次未經決策審批或授權程序,佐證了康美藥業在日常經營管理中,董事長馬興田兼總經理凌駕于內部控制制度之上,治理結構存在很大問題。二是公司內部缺失風險管理意識。高短期負債,沒有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近300億元的貨幣資金蒸發;存貨周轉遠超同行業的平均水平,這些都表明康美藥業會計系統控制方面存在重大缺陷。
外部機會的因素:此次對康美藥業審計的“正中珠江”,由于對銀行存款的函證不科學,存貨鍵盤程序不合理,使得收入確認的審計程序失當,導致此次審計失敗,未發現其財務舞弊行為,且“正中珠江”2012—2017年連續6年對康美的審計報告出具的均是“標準無保留意見”,但證監會的公告中可見該公司在2016年已經進行了財務造假,可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不力同樣為舞弊行為提供了機會。
3.3 需求因子分析(N)
康美藥業是有名的存貸雙高企業,賬上流動資金“充足”,但仍大規模舉債。自2006年發行第一只債券后,2014年后康美藥業加速債券融資,2017年發行債券6支,2018年發行債券13只,以這樣大規模的舉債來滿足公司多元化的擴張無疑一定存在風險。且康美藥業的前十大股東的股權幾乎全部質押,這都反映了康美藥業有巨大的資金需求,且有通過粉飾報表,吸引股民目光,力求股價上漲的需求,以此保證資金的正常運轉。
3.4 暴露因子分析(E)
舞弊行為被發現和披露的可能是影響舞弊者決定的暴露因子中的一個因素。一是康美藥業近年來頻頻出現在涉賄名單上,行賄對象不是藥監部門就是政府官員。二是康美藥業2016年、2017年的財報都存在重大錯報,但投資者和監管部門都未發現并曝光其舞弊行為,這都說明我國證券市場不夠完善,相關監督機制不健全。三是“正中珠江”已連續18年為康美藥業進行審計工作,研究表明事務所任期與審計質量呈負相關關系,并且客戶重要性會加強二者的負相關關系,這都使得舞弊行為和披露的可能性很低。
另一個因素是被揭露后的懲罰性質和力度。康美藥業在這次舞弊事件中最終對馬興田、許冬瑾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90萬元的罰款,而對比虛假300億元的貨幣資金完全不成正比,其舞弊成本很低。綜合以上因素共同構成此次財務舞弊行為。
4 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防范措施
4.1 遏制個體貪婪
一是企業道德和企業社會責任建設需要加強,可以采取對人的道德理性教育、法律監管、輿論監督及企業自我完善等措施,進而推動企業道德建設、企業文化建設。二是加強財務人員職業道德的培養,從高校培養人才開始就要強調職業道德的重要性,企業要做到要強化內部控制,完善企業的規章制度,提升財務相關人員職業道德水平和綜合能力,保證財務工作質量和效率,從而自上而下地遏制個體貪婪。
4.2 減少舞弊機會
一是減少內部舞弊機會。加強公司治理,企業應優化股權結構、職權分離(董事長及總經理各司其職)、完善內部決策監督機制;加強內部審計體系,并給予充分的自主權,保證其獨立性。二是減少外部舞弊機會,會計師事務所要提高自身的獨立性和會計道德水平,當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無法保證時,很可能會受到引誘,隱瞞事實,為上市公司及自身謀取私利。所以,要加強會計師道德素養的培養,要在相關法律法規上對注冊會計師行為進行約束。
4.3 降低不良需求
首先,公司發展出現不良狀況是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主要原因,企業要制定正確的擴張戰略,要使目標服務于企業的發展,量力而為方能穩步長遠。其次,明確財務管理目標是為企業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
4.4 完善暴露機制
一是事務所任期不宜過長,盡管我國現在已經實行對注冊會計師5年強制輪換的制度,但是目前事務所任期對審計質量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僅對審計人員個人的任期約束已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所以出臺與事務所任期相關的政策勢在必行。二是強化外部監管,監管部門不應只注重結果控制,還應注重過程控制,加強日常監控。要警戒具有持續不良聲音的企業,加大對舞弊行為的懲罰力度,大力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為市場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5 結語
在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下,財務舞弊問題不僅對社會發展產生巨大的危害,甚至對全球都有巨大的影響,如美國的安然事件。想要降低上市公司財務舞弊事件發生概率,就要從其動因入手,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無論是舞弊三角理論還是GONE理論都是這一目的。運用這些理論對不同的公司進行案例分析,便于總結其中的共通點及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的差異,為實證分析提供借鑒。
參 考 文 獻
[1]鄭秋月,魯軒,蔣冬梅.我國上市公司會計舞弊動因與治理研究[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9(2):192.
[2]龐思聰.事務所任期、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量[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9.
[3]唐昆.基于康美藥業內控失敗的案例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26):164-165.
[4]江晉慧.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企業合規性矛盾研究——以ST康美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9
(5):138-140.
[5]Ye S,Hu S,Sun L.Case Analysis of SHENXIANYUAN Financial Fraud Based on the GONE-theory[C].2018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Management(IC-
EDEM 2018). Atlantis Press,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