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川
摘要:巴松管又被稱為大管,是一種低音的木管樂器,更是雙簧樂器的一種。巴松的演奏歷史悠久,這是與其音域的寬廣,宛轉悠揚的特色分不開的,但在演奏過程中,也因吹奏巴松損耗氣息,所以,吹奏巴松需要具備一定的技巧。特別是口型技巧,更是演奏巴松管的基礎,本文將對巴松管的音色及其訓練方法分析進行研究,為后續的演奏者帶去更多參考建議。
關鍵詞:巴松管;音色;訓練方法
隨著我國社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精神文化水平有了極大的提升,特別是欣賞藝術的水平。巴松管樂器作為一種木質的樂管,可以將音樂更好演繹出來,但對于演奏及訓練卻也有著更多的要求,接下來,我們將從不同的角度對巴松管的音色及其訓練方法分析進行研究。
一、明確巴松管音色訓練要求,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我國眾多西洋的樂器中,巴松管一直是最特殊的存在。由于其寬廣的音域及悠揚婉轉的音色,備受國人的喜愛。在演奏中,適當加入巴松管,可以提升音樂整體的完整度,是音樂演奏如虎添翼。隨著巴松管的演奏越來越多,更多人也開始加入到巴松管演奏學習中。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全面掌控巴松管的相關演奏技巧,才能使演奏變得更加完善。為了使吹奏巴松管過程更有吸引力,教師需要不斷激發學生的演奏興趣,結合學生當前的演奏特點及學習能力,有針對性的對演奏巴松管進行音色訓練,提升學生對巴松管的演繹技巧,讓學生可以更加嫻熟的掌控巴松管,讓觀眾通過學生的演繹,提升對整首樂曲的欣賞程度,使音樂演奏的更加美妙動人。
剛面對巴松管,很多學生覺得巴松管的演奏太難了。這時,教師一定要加重對學生演奏技巧的訓練,讓學生明白掌握技巧后,才能輕松的使用巴松管。同時,還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訓練[1]。這樣才能逐步增加學生的技巧。如:在進行巴松管訓練時,需要對低音區、中音區、高音區的音色進行訓練,教師要交給學生基本的音色吹奏技巧,可以播放一些視頻、提升學生對巴松管的認知。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巴松管的基本演繹時,需要具備哪些基本條件。在視頻播放后,教師再示范一次,幫助學生更加細致的觀察演奏的步驟,避免學生在剛剛演奏的階段,就出現錯誤,從基礎使用的步驟中,提升學生對巴松管的操控及練習。
二、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欣賞資源,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在對巴松管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很多問題及阻礙。教師在此過程中,需要利用積極的方式,幫助學生抵御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利用積極的訓練措施,提升學生學習樂器的積極情緒[2]。同時,也要在學生訓練過程中,利用不同的辦法,降低學生的厭學情緒。幫助學生在訓練中取得進步與成功。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去尋找不同的教育資源,同時,也可引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增強趣味性,讓學生積極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使巴松管的演奏課程更加富有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學習建立足夠的興趣,才能激發學生快速的學習巴松管知識及演奏技巧[3]。運用正確的吹奏口型,才能靈活的調整吹奏時樂器發出的音色及音量。口型調整的教育,更是十分復雜的科目,需要演奏者利用唇部及附近肌肉,不斷的將音樂準確的演繹出來。更要學會控制面部表情及唇部肌肉,用嘴巴肌群對音色進行口直。這樣才能通過不斷地訓練、糾正,確認巴松管的口型培訓技巧。在演奏過程中,才能將巴松管的三個半八度的特色表現出來。通過教育教學資源及口型的訓練,讓學生能夠充分引用巴松管,利用較為簡單的樂譜進行訓練。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全面了解并熟知吹奏技巧,帶著自身的熱情與興趣,參與到巴松管的演奏之中。
三、對原有音色進行融合和創新,拓展巴松管訓練廣度
任何事物都是在發展變化的,更是在不斷追求與創新中,成熟起來的。巴松管的教育,也應如此[4]。除了讓學生了解及掌握巴松管的歷史,欣賞教育教學資源,強調吹奏技巧,更應立足學生的實踐技能。針對學生的演奏短板出發,了解學生在演繹過程中是在聽覺還是在音準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首先,是進行聽力訓練,幫助學生建立敏銳的聽覺能力,利用交叉訓練的方式,進行演奏,并在演奏結束后指出不同。其次是對學生的音準進行訓練,可以錄制下學生演奏的過程,讓學生利用聽覺訓練方式,掌握自身的演奏時的亮點與缺點,這樣才能將每個音節吃透,在對新的表演內容進行的創新,不斷拓展學生的演繹的廣度及寬度,讓學生全面掌控對巴松管的操控技能。
對巴松管演繹內容,并能僅僅停留在技能,或是演奏內涵中。更應激發學生對基礎內容的練習。熟能生巧,在創新的過程中,更要回歸到本位思想。讓學生了解最原始的巴松管音色,聽昕名家的經典演繹,對原有的音色內容掌握的更加深入,才能對原有音色進行創新,激發學生創新的實踐,對演奏的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與學習。在對新的樂曲進行節奏的整體邊改,教師也要參與到學生的演奏過程中,讓學生真正的愛上演奏,并將創新發揮到極致。
結語
巴松管的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長期、堅持的過程。教師除了要具備夯實的基礎能力、訓練經驗,還要關注學生在求學過程中的表現。利用不同的訓練方式,幫助學生尋找自身的演奏音色,做好適當的教學與培訓工作。讓學生能夠全面了解及掌握巴松管的特色后,還能利用自身的優勢,發揮創新教學的重要性,進行內容的創新之旅,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訓練環境,幫助他們更好地提升對巴松管的演奏技巧。
參考文獻
[1]楊曉東,巴松音色及其訓練方法研究[J].戲劇之家2019,(23):81.
[2]馬鳳琴,節奏訓練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探微[J]成才之路,2018,(18):67.
[3]黃祎.對巴松音色和音樂表現形式的研究[J]北方音樂,2018,(10):13.
[4]徐特,室內樂中的巴松及其音色研究[J].音樂創作,2017,(1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