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磊 顧柳芳
【摘 要】目的:分析二甲雙胍聯合飲食控制運動療法治療BMI偏高的社區糖尿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于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我社區的BMI偏高糖尿病患者(62例)作為觀察對象,利用數字分配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患者31例,對照組患者31例,對觀察組二甲雙胍聯合飲食控制運動療法治療,對照組患者實施二甲雙胍治療,將血脂指標水平及BMI、血糖水平,作為觀察指標結合進行治療效果判定。結果:觀察組患者血脂指標水平及BMI與對照組差異明顯,有效率更高(P<0.05),觀察組血糖水平相比于對照組,指標較低且差異顯著(P<0.05)。結論:應用二甲雙胍聯合飲食控制運動療法治療BMI偏高糖尿病,能夠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及BMI值,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在治療糖尿病中應用。
【關鍵詞】二甲雙胍;飲食控制運動療法;糖尿病;社區
現將于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我社區的BMI偏高糖尿病患者(62例)作為觀察對象,分析二甲雙胍聯合飲食控制運動療法治療BMI偏高的社區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本社區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期間的BMI偏高糖尿病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與醫護人員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及交流,語言功能完整,無障礙性疾病;入組患者均經本人同意、患者家屬均知曉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者精神狀況無法參與研究,對于此次研究不愿意配合者;利用數字隨機分配法將患者分為兩個小組,為觀察小組及對照小組,每小組患者人數為31。觀察組:男性患者人數例數為15,女性患者人數例數為16,平均年齡數據(48.8±2.6)歲,對照組:男性患者人數例數為16,女性患者人數例數為15;平均年齡數據(48.2±2.5)歲;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認定批準,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經過分析,指標信息相似,差異不明顯(P>0.05),比較研究意義明顯。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20023370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0.85克/日/次)治療,觀察組實施飲食治療,對患者的血糖水平、病情、飲食習慣、進食時間進行評估,根據患者的體重、性別、身高、勞動強度以及并發癥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對患者的不健康飲食進行錯誤糾正,同時,碳水化合物攝入比例保持在60%,脂肪攝入比例保持在25%,蛋白質適量比例保持在15%,膽固醇受量在300mg之內,同時鼓勵患者多進食蔬菜及水果等高纖維食物。
1.3 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血脂指標水平及BMI、血糖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二甲雙胍聯合飲食控制運動療法治療BMI偏高的社區糖尿病的臨床療效研究調查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分析,采用()表示血脂指標水平及BMI、血糖水平,使用t檢驗數據,P>0.05:研究數據屬于無意義數據,P<0.05:研究數據屬于有意義數據。
2 結果
2.1 結果研究數據-兩組患者血脂指標及BMI比較
觀察組患者血脂指標水平及BMI相比對照組,優勢更加顯著(P<0.05),數據見表1。
2.2 結果研究數據-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比較
觀察組血糖指標相比對照組發現,觀察組指標數據優勢更加顯著(P<0.05),數據差異有意義,指標數據見表2。
3 討論
2型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需要對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避免引發糖尿病并發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2]。在2型糖尿病的治療過程當中,運動、飲食、藥物、血糖監測以及健康宣教均為糖尿病治療有效措施,而飲食治療也是糖尿病治療的關鍵,為患者實施營養健康指導干預,將患者的飲食結構已經能量配比調整到最佳,并增加纖維素的攝取含量,能夠有效的控制患者的餐前、餐后的血糖水平,同時結合二甲雙胍口服降糖,此藥物能夠與胰島素進行結合,增強胰島素的葡萄糖利用率,能夠有效的減少胰島細胞的分泌刺激,同時減輕患者的體重,屬于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3-5]。
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血脂指標水平及BMI、血糖水平與對照組差異明顯,觀察組具有顯著優勢(P<0.05)。
綜述,應用二甲雙胍聯合飲食控制運動療法治療BMI偏高糖尿病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菅小紅,徐建賓,劉洋,申晶,陳一梅.奧利司他膠囊聯合二甲雙胍片治療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20,36(07):756-759.
馬鈺璐.二甲雙胍聯合胰島素泵皮下注射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糖尿病雜志,2020,16(02):44.
郭曉莉.門冬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實用糖尿病雜志,2020,16(02):62-64.
張靜.聯合應用諾和靈30R、拜唐蘋、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01):172-173.
南茜,柳紅芳,武曦藹,婁錫恩.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對2型糖尿病中醫證素的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35(06):1072-1074.